王凱莉:白領族的腳車通勤夢
(記者)
友人日前興致勃勃花了逾1500令吉,買了一輛可以帶上輕快鐵的折疊型腳車,為了就是要實踐腳車通勤。
他在吉隆坡工作,住家與上班地點有數十公里之遙,在還未開始騎車上班之前,他充滿期待告訴我們,他的腳車通勤大計。
數周之後,我簡訊他,腳車通勤大計如何了?他告訴我,面對諸多問題,包括輕快鐵的時間表等,但最大的問題是,老闆似乎對他騎腳車上班有意見,還發函警告他不能把腳車放在公司里。
我這個朋友確實是捉狂了,他感到不惑,為何工廠內的外勞可以騎腳車上班,腳車也可以停在工廠範圍內,而他這個工程師卻不可以。
他詢問我的意見,我說,要嘛就好好跟老闆談,要嘛就換工作,找個可以允許工程師用腳車“上班”的老闆,否則就只能暫時把這個夢想擱置。
在國內,以腳車通勤最大的群體,應該就是外籍勞工。白領階級用腳車上下班,還是屬於少數。
先要取得老闆“祝福”
對於腳車通勤族,白領人士的腳車,檔次都比較好也比較貴,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停放腳車問題。
因此,白領階級想要用腳車通勤,恐怕最先要取得老闆的“祝福”,即願意提供安全的腳車停放空間。
再來,就是公司或公司附近必須有適合的洗浴空間,畢竟在大馬四季如夏,騎車上下班,肯定會汗流浹背,抵達公司之後,還是得更衣再工作,辦公室空氣中才不會瀰漫一股酸酸鹹鹹的異味。
腳車通勤在先進國而言,並不奇怪,只是本地的大環境,包括氣候的關係,和公共交通和基本設施都還不成熟,很少人會像我這位朋友那麼勇猛,想要用腳車和輕快鐵通勤。
民眾的積極主動想要行動支持綠色理念,卻因為政府本末倒置的政策,如調漲公共交通收費,都讓人覺得這個政府比較擔心國家收入和朋黨的利益,會受到公共交通發達而影響。 故此,我們的環保運動始終只是流於形式,而難以深化,至於白領階級的腳車通勤文化,恐怕還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