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库.牛腩发 猪头皮良
特约:林金城
阿良说他父亲的外号叫“牛腩发”。
不晓得是他的华语和广东话不够灵光,还是当他知道我也是客家人后,便一直用客家话跟我交谈。我时不时词穷,转用华语,但没两句他又讲回客家话。好像硬要将我拉进周遭的客家氛围,像回到我记忆中的童年安邦,在同样以惠州客为主的客家村里,一个长期在家跟外婆和母亲讲粤语的客家小孩,在巴刹被小贩问得连一句话也答不上的尴尬。
为什么呢?我明知故问。坐在一旁吃早餐的良妈袁观娇,突然用广东话搭腔,说当年阿良的老豆邓煌发,起初从家乡彭亨劳勿新巴力(Sempalit)来到吉隆坡,就在吉隆坡旧巴生路一间茶室帮人冲茶,后来经人介绍,与家住雪州沙登的她结婚后,才搬到这里,开始在巴刹旁卖起叉烧云吞面和牛腩。由于牛腩最出名,所以大家都替他取个外号叫“牛腩发”。我问,大概是哪一年的事呢?83岁的良妈迟疑一下:太久的事忘记了,当时阿良才出世几个月呢!
我回头看一看阿良,他笑笑用客家话说:应该是1963年。
老人家继续回忆,说当年生意好,每天都能卖出十多斤的面呢!而她每天都坐巴士到吉隆坡茨厂街巴刹,向附近烟铲巷采购新鲜牛腩及面条回来。当年除了做巴刹生意,由于沙登附近还有许多锡矿场和橡胶园,所以每天清晨五点多便开始有村民来巴刹吃面,然后再打包些茶果到矿场芭地干活。当时,不远处还有间沙戥戏院,开场散场,人流不息,所以他们的面摊都开到下午五点才收摊。
突然,她像想起什么似的,问我是客家人吗?我愣了一下,笑说跟她一样是赤溪人啊(阿良之前告诉我的)!只见她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接着就只用客家话跟我聊天了。
回归客家本味
是的,沙登是个不折不扣的客家新村,尤其以惠州客居多,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吃到惠州风味的萝卜粄煮水和炸油,也可以在巴刹的茶果摊上,找到几乎绝迹的惠州茶果“擦粄”,更可以在一般食肆吃到惠州人来到大马后,才创变出来的木耳焖炸肉。怎么说呢?因为在惠州原乡根本就没有这道菜,有的只是炸得酥脆咸香的南乳炸肉罢了,倒是惠州人南来后,加入木耳将它焖成一道海外再创的惠州客家菜。
这跟阿良的面摊有什么关系?我们待会再聊。
自1998年阿良接下父亲的面摊后,除保留之前的叉烧云吞面、冬菇鸡脚面、水饺面和牛腩面等传统广式面食外,五年前更加入客家炸肉面和去年推出的卤猪头皮面。前几款我都试过,觉得皆属于“中规中矩”的古老味道,可喜的是其捞面酱料,既不花俏也不马虎,与童年记忆的味道接近,不放蠔油,不加甜滋滋的叉烧酱,就只简单地拌入新鲜爆香的葱头油、老抽和生抽,就够了。
倒是让我刮目相看的,是阿良的客家炸肉面。虽然这道结合客家风味的干捞面食到处可见,但能做到木耳炸肉与面体酱料相互配搭,而不至于味觉上“肉面分离”,这还得归功于上述拌酱的精彩,和炸肉确实调制得棒极了。能在一个到处听到客家话语的早市巴刹,尤其是惠州人聚集的市井深处,吃一盘足以冠上“惠州客家”的炸肉面,倒是欣喜地回归到客家本味了。
至于卤猪头皮,则是阿良从客家岳父那里“偷师”学来的美味。由于逢年过节,老婆家里总喜欢煮一大堆的卤鸭卤味,大家都酷爱非常,于是灵机一动,索性将这家庭食谱越洋从沙巴斗湖搬回沙登,改良出别具个性风味的卤猪头皮面。
味道如何?
我只想替阿良取个外号叫“猪头皮良”!
发记牛腩面
创始年:1963年
地址:No. Petak 8, Pasar Pagi, Jalan SK 10/1, Seri Kembangan, Selangor.(沙登大街巴刹后巷)
营业时间:06:00~11:00(星期一休息)
电话:016-2510554(邓国良)
GPS:N 03.02273°E 101.70640° 街口位置。只能步行,约40公尺,右侧为巴刹后门,左侧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