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草草不工──甘草
甘草,是極為友善的植物,任何東西都能配合,所以把什麼角色都能扮演的人,叫為甘草演員。大家以為是東方的植物,其實從地中海延伸到亞洲,分佈極廣,它的甜味是甘蔗的五十倍,在古代糖價高,故甘草甚為流行,但甘蔗被大量種植之後,甘草漸失地位,目前並不受重視。
在藥用上,幾乎所有中醫配方都加了甘草,它能減輕發炎,也可治痙攣、緩解咽喉腫痛,對付感冒、排除痰液、降低支氣管帶來的痛苦、醫消化不良,甚至是一種溫和,天然的輕瀉劑,甘草像能治百病。
但是最重要的,是用來減低中藥的苦澀;同時,東方人一碰到甘草味就聯想起藥物,也有人對這個味道很反感。獨特的氣味來自甘草的根部,西方人把根掘出來,煮沸、過濾、分離出汁液,冷卻後凝固為一大黑色、帶黏性的膏狀物。
東方的窮國父母,有時切出甘草薄片,讓小孩含之。兒童也把大人帶回來的藥包打開,尋找出甘草來吸啜。中醫們看了也不反對,但見大人多吃甘草的話就會阻止,過量的甘草令血壓升高,又孕婦極忌甘草。
當今,新派菜中也常用甘草,廚師以為客人怕吃味精,就用甘草來代替,其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弄出來的東西並不好吃。
若要用甘草來當糖或味精,只有醬油和醋能蓋過它的氣味。台灣有種小瓶的醬油叫“壺底油精”,民生食品工廠製作,很甘,能增進食慾,賣得很貴,其實就是加了甘草,如果在家裏用醬油煮甘草,也有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