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健勇:成為智慧達人秘密武器
曾經我的生意夥伴帶了他一位很有心要閱讀的朋友到書店去血拼,把他丟到他有興趣的區域后,我的朋友就自己去廝殺了。
兩三小時后,我朋友提著一大籃戰利品會到剛才的區域時,發現自己的朋友還沒決定要買哪一本。結果,那個人一本書也沒買。回程的時候,我朋友問他原因。對方說怕自己買了沒用的書,或錯買了爛書。
我朋友心想“你買一本英文書,最貴可能是七八十元,你平常請人吃飯,根本不只這個數目啊!”
愛看書的人,或有意無意的,是要在閱讀中,讓自己的思考體系逐漸成形。所以,才要在大量的閱讀中,慢慢的尋找出自己的經典。
我這裡指的經典,不一定是古人留下的文獻。讀古人的文獻,自有他特定的方法,有個別學派的傳承,才能明白該派的閱讀次第。但,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更貼近現代社會的經典。
何謂經典?
一本起碼會讓你重看三次的書,而且三次都會讓你有不同角度的啟發,甚至會有新的發現,對你來說,這就是一本好書。
能夠讓你起碼看七八次以上,而且還持續不斷的重看,還是會覺得很有味道的話,或有新啟發的話,你就有了一本經典。
你起碼蒐集了幾本經典后,每年都會重看的話,我覺得三五年內,你的思想體系應該有了雛形,10年內會成熟。
經典,起碼要五六本
這些書能夠成為你個別化的經典,是因為書中的理念和價值觀,與你契合。一些虔誠的宗教信徒能夠一生人都醉心一本經典,就是因為經典的立場就是他的價值觀和信仰,所以這些信徒的的性格,往往都是非常鮮明的。
問題是:他們只有一本經典,導致思考窄化,甚至是單一化。
為了防止腦袋僵化,我們的個別化的經典,起碼要五六本以上,最好是不同領域的。
除了要看很多書吸收資訊、做很多思考外,真正的“有深度”同時要有不同領域的資訊會cross over(跨界交流),意思是看到不同領域的資訊或理念,有相通或可互相植入的空間。
但,真正的“消化資訊”來自一個性格鮮明的人吸收了不同領域的深入資訊,同時也吸收到有“跨界交流”的水平。
所謂的個人風格,就是自己的性格污染了所吸收的資訊,而你的性格和價值觀,會主宰哪些資訊會跨界,跨界交媾后的資訊,又會生產出什么新的見地。
看書就好像菜餚般,不同的材料以不同順序來烹調,就會產生微妙的變化。
書,是有味道的。知識,是有力量的。智慧,就是結合不同力量后的武器。
(署理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