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地名(第36篇).吳仲達:巴生中路美食天下 中江取名源自舯舡

木中附近河畔休閒公園的美人魚塑像。

地名裡有“中”字的不多,柔州峇株巴轄縣的“中江”,馬來地名是Tong kang Pechah,Tong kang 是指早年華人從中國南來所乘坐的船隻舯舡,有一艘運載礦石的舯舡在Sungai Simpang Kiri翻覆,因而取為地名。

“中江”從90年代開始,製造業的工廠林立,其中有織布廠,還有3個著名牌子的餅乾廠也設在這裡。美食方面,中江米粉是當地聞名的。

木中人口馬來人居多

砂拉越斯里阿曼省的木中(Betong)是一個縣的行政中心,這裡是伊班人的長屋中心,是伊班人的傳統家鄉。木中人口以馬來人居多,伊班人次之,華人排行第3。

新山縣的“中林港”,馬來文稱為 Sungai Tiram, 這是一個小鎮。

雪州巴生縣的“中路”(Meru),距離巴生10公里,這裡有全國最大間的手套廠,此外還有不少中小型的工廠。中午時分工廠工人都出來用午餐,因此這裡的茶室和食攤多達百家,可說是小食天下,其中有一檔受推薦的是在檳州小食中心祖傳三代的雲吞麵,自製的蜜汁叉燒,散發香噴噴的炭燒味。

地名中有“老”字的不少,其中以柔州最多。在麻坡縣的“玉老”,馬來文是Relau ,馬六甲也有一個馬來文同名的Relau ,華文稱為“力老”。檳島也有一個地方叫Relau ,華人叫著“湖內”。Relau在馬來文是熔爐的意思,這些地方早年大概都有打鐵店吧,打鐵店裡面便有一個熔爐。

“老巫許”是3個好友

麻坡的“老巫許”(Durian Chondong)是在柔佛港主制度下開發的,港主是福建人林忠亮。至于“老巫許新港”,馬來文是 Singkang Durian Chondong,港主不明。

據餘風寫的“大馬風情畫五”一文提到:“外祖父生前常常喜歡跟我們談起老巫許的開發奇跡。當年(外祖父生前的年代,少說也該有一百年了)3個好朋友:姓劉的(“老”是福建的發音),姓巫及姓許,3戶人家由麻河登陸,選擇在這荒蕪的叢林中落地生根;開闢了這一片森林,果然形成了一個村落。因此,這個村子就以他們的姓命名。”

老越曾是罪惡之城

砂州林夢省的“老越”,當地名稱是Lawas ,在林夢省的東北部,夾在汶萊和沙巴州之間。

20世紀70年代直到90年代初,老越鎮和林夢鎮是臭名遠揚的砂拉越罪惡之城。賣淫、按摩院、低俗酒吧和破舊的汽車旅館在這兩個城鎮林立。

老越雖小卻又有兩個機場,一個是目前用的,一個是澳洲傳教士所建,用來協助住在高原的土著,不過已經在80年代關閉。

新山的Jalan Tebrau,華文叫“地不老路”,天荒地不老,頗有詩意。哥打丁宜縣的Sisik Lama ,華文是“老四色”;同縣的Seluyut Ulu,華文是“老東順”,還有一個叫“老南興”(Penderam)。

吉打居林縣的Kelang Lama,華文叫著“老火較新村”。早年這裡的確有火較。吉隆坡的Jalan Kelang Lama , 華文是“舊巴生路”。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