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菩提馨園老人避風港 賦予重生找回尊嚴機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北馬頭條】菩提馨園老人避風港 賦予重生找回尊嚴機會

菩提馨園的老人眾多,吃飯時間都會分開兩桌,在飯廳和屋外,一起用餐。
菩提馨園的老人眾多,吃飯時間都會分開兩桌,在飯廳和屋外,一起用餐。

報導:吳湘怡
(檳城15日訊)這間家,有13個老人,平均年齡70歲以上,每個身分背景全然不同,個性更是天南地北,卻又能融洽相處在同一屋簷下,成為彼此的家人。



這里就是位于依斯馬吉瑪路的菩提馨園,不僅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地方,更貼近的意義,是賦予老人一個重生,找回尊嚴的避風港。

該園園長陳瑞萬(52歲)是這這裡老人口中的“萬哥”。每日照顧著這群老人家,“萬哥”形容,老人好像幼兒園的小孩,很容易吵架。

曾接逾200個案



“雖然會吃醋,喜歡別人注意,但都很關心我,甚至還會趁我睡覺時,幫我搽藥。”

“有時太累身體酸痛,老人家會在我睡覺時,幫我搽藥。我特地裝睡讓他搽,有次放太多風油,結果辣到屁股也要忍著。”

應付老人很有一手的“萬哥”也是一名社工,曾接過200件以上的老人個案,其中80%都是需要幫老人安排住宿。很多人聽到老人無家可歸,第一時間肯定會責怪子女狠心,拋棄父母。但他並不這么認為。

“我相信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沒有一個孩子會那么殘忍,不要自己的爸爸媽媽。即使老人曾經做錯東西,也必須給老人一個機會。要懂得原諒,用同理心來看待父母。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完全是子女的問題。”

他說,他手中遇過的案例,其實都可以補救。只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出問題,愛在心口難開。

“老人要的東西很簡單。有人問過我,怎樣的老人最可憐,我坦白說,沒有飯吃不可憐、沒有衣穿不可憐、沒有家住不可憐,沒有人關心,才最可憐。”

越是棘手越想接觸

越是棘手的老人,陳瑞萬他越想接觸,并告訴老人:“世界並非想像中那樣黑暗。”

他說,曾有一次到醫院洗腎中心,向一位老人表明自己是社工,想給予援助。沒料到老人的第一句話,是用三字經罵他,不相信真的有人會誠心幫自己。

“這名老人與家人不合,加上金錢糾紛等問題,導致他對世界失去信心,封鎖自己。后來我照顧老人半年,對方一直想認我為乾兒子。老人彌留時,我一直在身邊陪著。最后老人用盡力氣,努力睜大眼看他一眼,才安心離去。”

“我用了6個月時間,把社會虧欠的東西還給他。那段時間,我盡量滿足他的要求,隨傳隨到。”

2法寶打開老人心房

陳瑞萬有兩樣獨家法寶,來打開老人心房。

“一,我喜歡和老人肢體接觸,牽手和摸頭,像疼小孩一樣;第二,我會重複告訴老人自己的名字,把自己刻印在老人心裡,日后他們需要幫忙,就會想起我。”

很多人會大呼住院日子不好過,“萬哥”認為,只要調整心態,與醫護人員打成一片,醫院也能像豪華酒店般舒服。

“很多老人溝通不良,加上脾氣倔強,自然喊護士也不來。”

高峰時期,他還曾在同一時間,去醫院探望8位老人。

“我喜歡帶食物去探望他們。選食物成為我最開心的事情,每天在想要買什么給他們吃。如果那天看到我買麵包,他們就知道我沒錢了,哈哈。”

醫院也有人情一面

醫院也有人情一面!

陳瑞萬說,他6年前開始做義工時,有一次醫院告訴他,一星期后,某某老人就得離開。但沒有妥善的安置地點,但院方不能把他們帶走,更不能把他們放在光大就算。

“開始時我也認為,醫院很絕情,但實際上不是醫院不好,是床位嚴重不足,太多病人了。醫院的責任是醫好病人,不是讓他們留宿。”

留院照顧舅舅成當社工契機

陳瑞萬踏入社工之路的機緣,是8年前舅舅因癌症住院,讓他長期留在醫院照顧。

“那時我發現,幾乎每一天,醫院都在吩咐老人回家。可是有些老人很可憐,不是他們不要回,是他們根本沒地方去。即使有些有孩子,但都沒有來,遲遲也不把父母接回去。”

他說,他實在看不下去,于是那時發願,要把老人都帶走,給他們一個家。

舅舅去世后,他決定加入檳城中央醫院當社工,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心願。

從2010年開始,他用了6年搖身一變,變成“老人專家”。不管是心髒病、洗腎等等的老人病,他全部都瞭如指掌。雖然如此,一個大男人還是有失手的時候。

“有次帶一位精神失常的婦女看病,那時她正值更年期。因馬來語不佳,我心想糟糕,月經不順、荷爾蒙失調,這些要怎么告訴醫生?”

他笑說,那時很緊急,根本沒時間問人。幸好老天眷顧,來了位華人醫生,才不至于溝通不良。

感激媽媽支持協助

陳瑞萬最感激的人,是家中的得力助手,即81歲的媽媽顏大輝。

“媽媽每天早上最早起床,負責泡飲料,準備早餐。有時我忙不來,她還得幫忙洗衣,打理家裡。

陳媽媽受訪說說,看到兒子做的事情,她自己也非常喜歡,所以也會幫忙他,分擔一些工作。

“這裡沒請工人,都是自己一手包辦,有時會有義工。做到累了,就去睡一下咯。其他的老人,也是我的家人了。”

陳瑞萬還有一名養子,目前在念中學。一家三口和13位老人,同住在一間家。

陳瑞萬扮演多重角色

在菩提馨園,陳瑞萬是老人家的孩子和爸爸,他是老人的司機,也是廚師,更是他們的醫生、護士甚至是傭人。

平日吃喝拉撒,洗澡換衣,只要一聲“萬哥”,他就馬上出現。

“老人其實很會吃醋,喜歡別人注意。家裡有些老人身體衰弱,行動不便,我會比較關心,但看在別的老人眼裡會覺得我偏心,非常孩子氣。”

不過,他笑說,其實老人家很關心他,有時外出至凌晨,他們會問,“為何我不打電話通知。”

談到老人可愛的一面,他說,“有時食物太好吃,老人家就一直吃,結果忘了我還沒吃。有時他們還會因為分不清衣服,而吵架,非常淘氣。

通過耕耘建立信任

菩提馨園于去年10月25日運作至今,是一座兩層樓高,位于角落間的排屋。屋內寬敞涼爽,共有7間房,屋外還有小庭院,主要放置環保回收物品。

陳瑞萬說,開始當社工后,曾到處託人租房子,也曾經看到多間自己很喜歡,理想的房子,但屋主卻不願出租。

“通常他們跟我講,如果有老人在屋子裡往生,那屋子就不值錢。”

不過,他認為,這些並非多年來他開不成老人院的原因,反而是本身那時還未有這個福報,所以才開不成。

后來他領悟到,只有通過耕耘,醫院才會安心把老人交給他、善心人士才會信任他,給予支持與援助。

如今菩提馨園的一切開銷,皆靠善款和回收物品的收入。平日,也有不少大眾報效食物、米糧等物品;有時義工沒來,他還會親自下廚,打理家人們的三餐。

菩提馨園的老人

★綽號“孫中山”的陳福和(63歲)

樣子神似中國國父孫中山。入住菩提馨園時,完全不能自理,就連吃東西也會掉滿地。經過照顧后,現在已能漸漸自理,還希望康復之后能回到社會,當保安人員。

因之前經常夢遊,瑞萬不得不睡在他床邊,看護著他。

陳福和說:“我在這裡很開心,住了兩個月多后,身體變好很多。之前中風住院兩個月,講話也不能,還會小便失禁。現在為自己的健康很高興,也很有成就感。”

★何日華(76歲),氣功大師

時常笑口打開的何日華,善于跑步,體力可比年輕人。無奈3個月前一場車禍,撞到大腿,導致行動不便。目前每天早上都會在門外打太極。

來自彭亨的他,笑容可掬,親切友善,卻鮮少透露自己的過去,就連陳瑞萬也不知道他的身世。

★賴國浩(78歲),雕刻大師

賴國浩不僅懂得雕刻佛像,也懂得修復神像,令其栩栩如生。

“我住這裡很開心,一日四餐,豆腐和苦瓜是我最喜歡的菜餚。”

看到記者的相機,對攝影興趣濃厚的他還娓娓道來,以前自己的攝影經驗,透露使用菲林相片的心得。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