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走在米鄉土地上 田埂舞禾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主題故事.走在米鄉土地上 田埂舞禾風

張吉安(左起)與何乃健夫人吳惜蘭、摯友彭發球,整理出何老師始于60年代研究吉打稻米的資料、手稿、照片、書籍、詩詞。
張吉安(左起)與何乃健夫人吳惜蘭、摯友彭發球,整理出何老師始于60年代研究吉打稻米的資料、手稿、照片、書籍、詩詞。

報導、攝影:譚絡瑜(部分圖由張吉安提供)



一口飯,稻地人。每一天勺起的一口飯,是吉打稻地人的一世辛勞。鋤禾日當空,我國米鄉吉打的稻地上,將會首次舉行別開生面的“稻地節”,讓國人真正認識這片供養著我們的土地。

從吉隆坡開車北上,進入吉打州之后,高速公路兩旁就開始出現寬廣稻田,寬廣的意思是:一、望、無、際!

看著稻田,身心就會豁然開朗,很有療癒效果。而與近年來成為旅游熱點的雪州適耕莊稻田不一樣,吉打州稻田多了一份原生態的純樸。田原上有椰樹、馬來高腳屋,廿、三十年前還能看到農夫穿紗籠戴斗笠勞動,水牛犁田,稻草人立在田中央。

自從稻田種植機械化之後,數十年來馬來西亞稻田風景慢慢改變,但不變的事實是:吉打一直是全馬稻米產量最高的州府,是真正的米鄉。吉打首府“米都”亞羅士打古老建埠歷史與稻米脫離不了關係,在此生活數百年的暹羅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傳承的生計,都與稻米息息相關。



藝文工作者下田秧歌

3月份天氣酷熱,攝氏37度高溫,陽光烘得稻田里收割過後的土地干裂。這個季節是北馬稻農休息期,還沒準備耕種第一季稻米,大家都在等候慕達水壩放水,好開始犁田翻土。而今年這個時候,第一屆吉打稻地節正在“瘋狂”醞釀中……

吉打的稻地上,從2016年4月22日至9月17日,首次彙集超過100位各族藝文工作者和稻地人,一起下田插秧、採集鄉音、演繹稻藝、集體吃飯;呵護一株秧苗,長成稻穀、米粒,直到勺起一口飯。

《吉打稻地節2016》是由吉打稻米專家兼馬華作家何乃健老師以及鄉音考古工作者張吉安于2014年發起。為完成已故何老師的遺願,在稻地節期間,藝文歌舞將融匯何老師的《稻地詩》,抖落在每一畝豐沃稻地,在田埂上唱舞禾風!

田園尚在,張吉安回鄉搞活動

張吉安本身是道地吉打人,老家就在稻地上,家后一片稻田,隨著季節景色變化,童年時在稻田地奔跑玩樂,什麼稻地玩意兒都玩過。他在吉華幼兒園、吉華小學、吉華國中就讀,後來到檳城理大求學,畢業后南下吉隆坡工作生活至今。

雖然已經算是半個家安在都門,但他心中對于家鄉吉打仍有深深牽掛,甚至想過以后退休就回老家當農夫種田吧!不料未到退休時,他就當真捲起袖子動手,風風火火地搞起一場《吉打稻地節》。

多個月前,他在面子書上透露將會回老家下田,大家還當他真的提早退休返鄉種田去,原來是回鄉搞活動。

“我想我是瘋了。”在亞羅士打會合后,吉安帶著記者前往日得拉某個甘榜訪問老農民時,在車上這麼說。召集150個人集體下田插秧,另外把許多藝術界朋友從吉隆坡請上來在稻田里表演,還有許多道地傳統演出、玩意兒,甚至建一間“稻田厝”辦稻米展覽……而且,這並不只是兩三天的嘉年華,而是長達一整季的 “稻米演季”,未必是絕后,但也算是空前了吧!

吃飯的人莫忘懷 稻花香裡悼詩魂

這場很有意思的《吉打稻地節》起源自一本書,那是吉安中學時讀到,吉華學長何乃健所著的散文集《稻花香里說豐年》。后來,吉安當電台DJ時曾訪問過何乃健,結為朋友,兩人幾年前就曾談過辦一場關于稻米活動的想法。

2014年7月30日,吉安約見吉打稻米研發專家何乃健老師,擬了初步概念,議決發起《吉打稻地節2016》。天意弄人,9月3日,何老師癌症病逝。

吉安決定在今年內把這個活動不止辦成,還要辦得更有意義和深度。為了辦“稻地節”,過去數月來,他幾乎每個星期都回鄉一次,找贊助商、與主辦單位開會、和工作小組協調、拜訪稻農、采集鄉音故事。

“光靠我一個人單槍匹馬,是辦不成稻地節的。”他特別感謝當地米較公會、學校、學長和贊助商們全力配合,以及藝術界朋友支持,促成這次的稻地節。整個活動花了許多心思構成,勞師動眾,有人說很瘋狂、很變態,他覺得這樣才好玩,而且不純粹好玩,更重要是讓不同的人知道吉打人與稻米的故事。

吉安與何乃健夫人、摯友彭發球,整理出何老師始于60年代研究吉打稻米的資料、手稿、照片、書籍、詩詞。《吉打稻地節2016》將何乃健老師一生為國家稻米研究的心血,扶助貧農的故事,在田埂上的Rumah Padi展出,供每個吃飯的人緬懷。

《吉打稻地節》活動海報在吉安老家屋后的稻田拍攝。(攝影:Zoomix Gallery Studio)
《吉打稻地節》活動海報在吉安老家屋后的稻田拍攝。(攝影:Zoomix Gallery Studio)

見證稻禾的嘉年華會

稻地節活動公開讓各族公眾人士參與,屆時暹羅族老師傅將表演傳統皮影戲、三屆世界冠軍吉打弘德體育會龍獅團在田埂上舞獅、馬來農民放風箏、學生們在田里演戲劇、打鼓,集體插秧時有華樂團在現場伴奏等,都是這輩子難得一見的場面。

稻地節活動開放日,還有各種傳統童玩,以及古早農耕社會平時的消遣如捉魚、捉鴨子,讓公眾體驗。自小在城里長大的大人孩子,可以脫掉鞋子、捲起褲管,第一次踩入田地里,與泥土做親密接觸,看看稻米到底長什麼樣子。

吉安和工作小組在選擇活動日期時,也花了不少心思。3、4月干旱季節結束后,吉打稻農開始準備新一季稻米耕種,是以定在5月1日勞動節當天,大家一起來勞動下田插秧。經過104天后,稻米成熟,將會在8月12日收割。9月15日是中秋節,邀請大家“回鄉”到田里度中秋節慶團圓,9月16日馬來西亞日,大家不分種族和諧在一起欣賞藝術文化大匯演。9月17日,把稻谷處理成白米煮成飯后,大家坐在田里一起吃飯,共享勞動成果。整個播種、插秧、收割的過程,都是大家以汗水與心血集成,其內在意義超過了一場嘉年華。

活動長達半年,擇季進行

根據吉安介紹,整個《吉打稻地節》長達6個月,主要大型活動分別在4月杪與9月中進行,歡迎公眾來體驗豐富精彩的稻地節。

1. 插秧Padi(4月30日~5月1日)

吉打稻地人,依循著祖輩傳授的古早農耕舊俗,引領著舞蹈家、音樂家、文化人、畫家、學生和一頭水牛,捲起褲腳,踩進一畝稻地泥濘,彎著身子,播種翻土,一株一株秧苗植入心田。

2. 鄉音Tradisi(1月~8月)

採集吉打各民族農民的事跡、歌謠、祭田舊俗、老照片和文獻,重塑世代米鄉的故事,採集後的成果將以展覽呈現。

3. 稻藝Seni(4月30日~9月16日)

各領域的藝術家,將以稻田農耕作為素材,各自創作出畫、音、舞、劇,4大主題的藝術呈現。

4. 吃飯Nasi(9月17日)

《稻地節》收割後的稻穀,去殼成米,稻地農夫煮成飯,邀請各方坐稻地,來吃飯,配Ulam。

王泉興米較老闆王孫泰以55做為品牌,是為了紀念祖父拼搏創業的精神。
王泉興米較老闆王孫泰以55做為品牌,是為了紀念祖父拼搏創業的精神。

身在業中知辛勞 催谷稻地文化

如果你親身參與稻閮西米頞漯犖t變過程,日后一定更珍惜粒粒皆辛苦的盤中餐,對于腳踩的這片祖國土地與人,更存感恩之心。

我們每天吃飯,卻不一定知道“稻谷變白飯”的故事,更不知道每一口飯,不僅是農夫勞動結晶,也是米較工人、米商的心血成品。

王泉興米較有限公司董事經理王孫泰抱著讓更多大馬人了解吉打、稻米與華人先輩貢獻的心態,大力支持由張吉安發起策劃的《吉打稻地節2016》。

王先生也是吉玻米較公會主席,很高興可以辦這麼大型的活動,借此讓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勿遺忘及感恩農民的付出。吉打華巫米較公會是《吉打稻地節2016》的聯辦單位,主席陳燕翔表示,希望這個系列活動讓人重新認識米較及先輩們過去的奮鬥史,並通過文字、照片把故事記錄下來傳給下一代,讓未來子孫不會忘記歷史,珍惜祖先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米都亞羅士亞因為稻米業而興旺,70、80年代是米較業最賺錢的年代。后來在政府政策影響,及州內發展重工業、電子業,華人米較逐漸消失。不少華人米較業主對未來並不看好,並積極開拓其他生意,也不鼓勵下一代接手這個“夕陽行業”。

田地都是租來的!

王孫泰帶記者,連同吉安與從吉隆坡上來的藝術家到米較考察將進行插秧演季的地點。那是一塊位于米較旁邊的稻田,面積大約10英畝,差不多5萬平方公尺。

很多人不了解,米較經營者不一定擁有稻田。在北馬,許多稻田屬于馬來人或土著暹羅人所擁有,華人米較把從稻農收來的稻谷加工碾成白米,包裝后批發給米商零售。王先生雖擁有中型規模,每年生產超過一萬500吨白米的米較,但並沒有本身的稻田。

這次他特地向米較旁邊的馬來稻農租用一片稻田,做為《吉打稻地節》的活動地點。5月1日進行集體插秧活動后,將由稻農協助打理,一直到9月收割為止,租用期長達一整季。另外,他的米較也將于活動日開放給公眾參觀,他親自導覽解說白米加工生產過程。

苦過來,創立自家品牌

王孫泰的祖父王成自從福建南安來南洋,在吉打落腳后,最早挑著擔子賣雞和雞蛋。1955年注冊寶號泉興,開始在巴剎賣雞,后來成為兼賣米糧雜貨的雜貨商。王成自有9男3女,王孫泰的父親王亞池排行第三,他的伯父經營米店,是家族中最早做米生意者。

王孫泰有5個兄弟姐妹,排行第4。他小時家境窮,在甘榜長大,從小就在亞答芭捉打架魚,下田捉田雞煮粥,自家種菜吃。十多歲開始在伯父店里幫忙,1977年拿到米商執照,1995年創業開設第一間米較,以祖父寶號泉興為名,並用“55”做為白米品牌。

他解釋,“55”是他的幸運號碼,一來是祖父寶號創立年份(1955),第二是因為當年祖父經營雜貨生意時,都用555小簿子記賬,所以他對55這號碼特別有感情。

什麼是“米較”?

米較也叫米廠,或稻米加工廠。米較是把福建話mika寫成的非規範中文字,正確叫法應該是碾米廠。

北馬米較業擁有超過70年歷史,曾經是當地最古老,也是全馬第一大工業。最初,幾乎所有米較都由華人經營,后來政府津貼資助之下,開始有了馬來人米較。在政策之下,華人米較經營之路越來越艱苦。吉玻米較公會于1950年創建時,當地有約45間華人米較,目前只剩下15間。成立得較晚的吉打華巫米較公會會員,從最初的約50間,到現在不及20間。

旱天未必不利種稻…

王孫泰帶領我們參觀米較,解釋白米生產過程。首先,農夫收割后把稻米送到米較,經過烘干后存放在米倉里面,堆成高高的米山,稻谷可以存放最久6個月。烘干的稻谷必須經過脫殼、磨光、挑選、冷卻等程序,才包裝成一袋袋的糙米和白米。他的55品牌米主要批發到北馬、檳城、吉隆坡、馬六甲、柔佛。

王先生的米較20年前開始現代化,如今全部用先進機器生產,但仍留有一批跟了他30年的老工人。他說,以前一間大米較有至少50至60個工人,工人們住在宿舍里包吃住,每天早餐有米粥配花生、咸魚和酸蔥頭。但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做勞力工作,很難請人,唯他仍堅持請當地馬來人、暹羅人和印度人,盡量不請外勞。

米較入口展示一些傳統的種稻工具,這些是王先生特地從甘榜稻農家里收集來的珍藏。20年前,吉打水稻種植機械化以來,傳統古法已被遺忘,這些古董成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這次稻米節特地請設計師打造以兩個貨櫃建成的稻米屋,屋內展示吉打稻田的歷史故事,稻米屋的天台可以一覽稻田景色。王先生歡迎當地人、外州人、外國人都來參與,認識北馬豐富的稻米文化。

最近天氣酷熱,令人擔心會不會影響稻田種植季節?王先生卻說了個“小秘密”,原來稻農並不一定不喜歡干旱天氣。因為旱熱天氣會把土地曬得很干,殺死害菌,干土翻起來夠平,反而有利于水稻生長,旱季長出來的稻米特別香。

他的話不禁讓人想到,稻米生長像馬來西亞華人的打拼精神,環境越艱苦,收成越芬芳。以后每吃一口米飯,我都會特別感恩。

越晶亮的米,反失去營養

稻穀的最外一層表殼叫穀殼,質的粗糙也叫粗糠。去除穀殼的稻米叫糙米,糙米表面有一層淺黃色的表皮,表皮下有一層胚芽層,把糙米表皮與胚芽層去除,就是我們吃的白米。

白米碾製完成后,白米表面還是會有一些胚芽粉末,所以當我們洗米時會有白色的洗米水,洗米水的顏色越白表示胚芽粉層越多。

為何要把胚芽層完全去除?因為胚芽層容易氧化變質,很多蟲蛋常附在上面,當環境適合,蟲蛋就會孵出成蟲(所以米罐長蟲,蟲是從米長出來的,不是外來的)。一般會長米蟲的米,在種植過程是比較沒有農藥的。

我們都知道,稻米的營養大部分都在糙米胚芽層,但若碾米時胚芽層保留太多,米就不漂亮與透明,且味道會有一點缺乏米香與酸澀(煮過就不會),消費者比較不能接受。然而,當我們一味地追求漂亮與美觀,吃到的只是稻穀一半養分而已。

機器設備越好,米越碾越精細,連洗都不用洗,我們是吃得比較精華的營養,還是吃剩下的熱量?現代人怕吃飯,因為怕發胖。老闆王孫泰指出,其實選對米吃就沒有問題。越是磨得閃閃發亮的白米,因為把最有營養的表皮和胚芽層磨掉,剩下多為碳水化合物,熱量高多吃就容易發胖。有些人吃糙米會難消化,他解釋,那是因為有些糙米在挑選時不夠嚴謹,混入未熟透的米,煮熟了后會引起胃脹風。

老闆王孫泰說他喜歡吃胚芽米,胚芽米與一般米不一樣,保有自然米香,淡中知真味,而且富含營養,多吃也不怕發胖。

稻谷如何變白米?

稻谷脫殼后,必須經過多個程序:挑選、打磨,才會變成一粒粒光滑洁白的精白米。每個程序的米都有不同的顏色和質感,仔細看就能看出端倪。

生產白米過程的副產品米碎、米屑也有許多名稱和用途,比如D2做雞飼料,Dedak kasar餵牛,Dedak halus餵豬,Temukut餵雞,Sekam可做牛飼料和香灰。

風起了,吉打稻農趁著休耕空閑時在田地里放親手制作的馬來傳統風箏。
風起了,吉打稻農趁著休耕空閑時在田地里放親手制作的馬來傳統風箏。

從前插秧 全村人出動

稻農生活主調是勞動與汗水,但也有寫意的時候,休息時聞稻香、听哇鳴、捉魚、放風箏,一年復一年,與季節同呼吸,與大自然共生存。

小學課本里讀過中國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寫的是農民在地裡剷除野草已經忙到中午,熱汗滴到苗下泥土裡,人們碗裡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不過,現代稻耕因為有機械代替水牛和農夫,有農藥除草和化肥促成稻米成長,稻農生活已經和過去有很大不同。

發揮團結精神

當我們來到Kampung Paya Pulau Dudur拜訪當地稻農。今年71歲的馬來婦人Hajah Sofiah Bt Abdul Halim生長在農夫家族,18歲起下田幫忙,后來嫁了農夫,種了一輩子的田。前幾年丈夫去世后,兒女勸說之下她才退休。她有3個孩子,14個孫兒,家人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年輕一代沒人種田。勞動了一輩子,她生活有規律,飲食簡單,不吃油膩、甜食和雞肉,多吃魚,身體健康很少生病。

她說以前吉打稻米全部人力耕作,一年才種一季。播種后要等下雨才能插秧,旱季沒雨,農民會去清真寺祈禱求雨。女人播種,用鐵叉翻土,用鋤頭建田埂,男人操作水牛犁田。插秧收割時需要大量人力,都是全村出動,親戚鄰里一起來幫忙。

她回憶,那是最熱鬧也最開心的時候。大家會帶食物如糯米飯、咖哩魚蝦來工作,休息時在田邊吃午飯,分享食物,說說笑笑。

馬來社會gotong-royong的團結精神,就是源自稻田農耕生活。可惜現在農耕方式改變,現代化后拖拉機取代了水牛,一個人就能搞定一塊田,已經不再有全村人一起互相幫忙插秧、收割的情景。她有所感觸:“現在種田輕松很多,但也沒有以前熱鬧。”

閒時釣魚摘野菜

身穿紗籠的Haji Safie今年72歲,家里世代務農,他19歲當農夫,也是種了一輩子田的吉打老稻農。

他的一生就是典型的稻農生活,年少時除了下田耕作,閑時就去田里河邊捉鳥釣魚,餓了摘野菜做生菜,釣條魚煎來配飯吃。他說以前水溝里就有很多打架魚,但自從用農藥后就消失了。

他中年曾在水利局工作,印象最深刻是早期慕達灌溉計劃剛實施時,曾經有稻農因為輪水爭吵打架,嚴重到動刀子刺傷人。不過,現在大家都懂得輪流引水入田,不再有這種事發生。

風向平穩,風箏三天三夜不會掉

Abdul Rahim Bin Awang與其他稻農在休耕時,最愛做的事就是放風箏。他說,許多人不知道吉打也有風箏文化,一年一度的風箏大賽常常有幾百人參加,獎品還很豐富呢。

稻田收割后,空閑下來的農民就開始制做風箏。4月天旱,吹起東風,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與吉蘭丹、登嘉樓有所不同,吉打的馬來傳統風箏雖然也叫Wau,但設計和圖案較為簡單,不那麼花俏。

他和所有農民孩子一樣,從小就自己做風箏玩。以前都用竹子做框架糊上紙,現在紙改為塑料,但框架還是得用竹子。每個工匠做出來的風箏各有特色,放起來感覺也不一樣。

華人小孩賽風箏是鬥割線,把別人的風箏割下來就算贏。馬來人玩風箏卻不來這一套,比誰飛得高、飛得久。據說只要風向保持平穩,放上去的風箏可以飛三天三夜也不會掉下來。有些風箏帶有哨子,放上天空后聲音悅耳,即使在夜里放風箏,看不見也能听見。

他和伙伴們將會在吉打稻地節現場放風箏,讓公眾見識這個稻農消磨時光的傳統玩意,或許,你也可以體驗親手放一回風箏。

一輩子離不開稻田

洪澤霧是吉打已經不多見的華人老稻農,今年86歲。14歲那年跟家人從中國福建南安坐船下南洋到吉打。16歲開始,一直在吉打竹城從事農耕事業,到現在還是維持每天早上走稻田,看顧稻田的習慣。他將會在吉打稻地節的插秧工作坊上,與學員們分享種稻知識,以及他種田幾十年的心得故事。

吉打暹羅族皮影戲師傅Iinum手中的牛皮人偶,已有超過20年歷史。
吉打暹羅族皮影戲師傅Iinum手中的牛皮人偶,已有超過20年歷史。

曾是農民閒時娛樂 皮影戲快成絕響

皮影戲是北馬珍貴的傳統文化,也曾經是吉打稻農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66歲的吉打暹羅族皮影戲師傅Iinum本身也是稻農,20歲那年拜師學皮影戲,迄今超過40年。整個Kampung Lampam只剩下他一個皮影師,因為現下年輕人都不學了。

表演皮影戲必須嚴謹遵守許多禁忌,比如表演前必須先沐浴、虔誠祈禱,表演的人偶不可以被腳踏到或跨過等。

以前農民家里有人生病,去向巫師請教,若被告知祖先要求看戲,就會來請皮影戲去家里演戲求祖先保佑。

皮影戲內容多是師傅口傳的故事,多為暹羅王宮里頭的故事。出場必須順序,先出場的是大王,接著有使者巡禮、女祭司拜神、司儀宣布戲目,然后才開始演。戲里有忠奸角色,也一定少不了搞笑的諧角。

Iinum將會在稻地節現場表演皮影戲,公眾們千萬別錯過難得機會前往觀賞。

犁田機械化,水牛漸少見

從前稻農家家戶戶都養水牛,水牛哥是農夫們種田的好幫手,也是交通工具,60、70年代,鄉下小孩都坐水牛車上學。

水牛對稻田貢獻很大,翻土時農民會把田圍起來,把五六只水牛趕到田地里,讓牠們跑動踏爛泥土。力氣大的水牛在犁田時不可或缺,不過可不是人人都能指揮水牛。水牛靠農民的簡單指令行動,只有老稻農才記得指令,比如:Sok、Sok!(走)、Chi、Chi!(停)

自從機器被引入取代勞力后,水牛就慢慢消失了,現在僅存少數的水牛,主要作為供應肉和奶用途。買少見少的水牛身價可不菲,據說一頭水牛價值7000令吉!

從來沒有看過水牛的你,可以在稻地節活動現場跟水牛近距離接觸。張吉安還會在開幕活動上牽著水牛入場表演。

什麼時候去北馬看稻田?

吉打、玻璃巿的水稻一年種兩季,第一季5月插秧,6、7月可看到綠油油的稻田。8月開始,稻田慢慢轉金黃色,9月中到10月中是收割季節。收割完兩週后,就開始種第二季稻,第二季比較短,12月杪至2月可看到黃金稻浪,通常收割期會碰上農曆新年。

什麼是Jelapang padi?

與稻農聊天,學到很多馬來生字,比如Jelapang padi(中文叫糧倉),指的是搭建在田邊的高腳小亞答屋或小木屋。農民收割后,把稻米暫時收在糧倉里,收集足夠后才運去米較。以前農民會睡在Jelapang padi里面,以防稻米被偷竊。

「種」下難忘回憶

“如果我有一畝田,不如就回家種田算了!”在城巿打拼,偶爾受了委屈,就不禁幻想以上那句話。可惜,我家沒有田……

《吉打稻地節》開放讓人去學下田種稻,還可以體驗親手插秧,待稻米成熟后,收割碾成米、煮成飯。當知道有這麼一個別開面的活動,我就馬上決定要去體驗做個“稻地人”!即使沒有田地,也想在心田里種下一份難得的回憶。你是不是也與我一樣期待呢?趕快翻到下一頁,圈定月曆上的日期,一起北上吉打去種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