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錦囊.安全氣囊安全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汽車錦囊.安全氣囊安全嗎?

20160417car02_01



報導:黃桂森
圖:互聯網

安全氣囊90年代開始普及,如今已經成為大多數汽車的標準被動式安全裝備之一;安全氣囊的作用是在車輛發生撞擊時在瞬間充氣彈出,達到緩衝,保護司機和乘客的安全。但是,全球汽車市場因氣囊安全問題,迫使車廠接二連三宣布收回的事件卻屢見不鮮,這是令人擔心的……

日本高田氣囊有問題,在2013至2016年頻頻被車廠宣布召回,可說在全球車壇投下了一顆威力極大的震撼彈;但高田氣囊危機只是冰山一角。有分析認為,安全氣囊已經陷入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大的安全危機漩渦,這可從最近又一品牌“大陸汽車系統公司”(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的球汽車安全氣囊有新瑕疵,導致多家車廠須從全球須召修多達500萬輛車反映出來。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大陸集團安全氣囊會被濕氣侵入控制電腦,引發電力供應故障。汽車發生衝撞時,氣囊可能不會彈開來,或是在沒有發生碰撞時氣囊卻自行爆開。



全球汽車安全氣囊市場基本由奧托立夫、高田、TRW三家供應商壟斷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汽車安全系統逐漸走向壟斷趨勢時,氣囊的生產標準卻仍存在一定的界限模糊;氣囊雖符合國際ISO標準,但其組成部分如傳感器、電控單元、氣體發生器、氣囊、續流器等,至今尚無統一標準,這是安全氣囊危機背後更應該引人注意的。

使用得當撞擊力減30%

氣囊(Air-bag,或稱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縮寫:SRS)絕對要配合安全帶使用,兩者相互呼應才能得到最佳的防護效果。根據NHTSA的調查結果,氣囊使用得當,可降低正面撞擊力30%,將司機死亡率減少11%。

氣囊確實可有效地減輕上半身受到傷害的程度和降低死亡率。然而,氣囊在電光火石間膨脹彈出,也會造成眼部的傷害,甚至於有失明的可能。

理論上,氣囊的功用在於藉著充氣而膨脹彈出來的氣囊,在乘客和車上硬物如駕駛盤,儀表板及前擋風玻璃之間形成一個緩衝軟墊,從而減少頭部、頸部、胸部及上肢因撞擊造成的傷害。

十年一次檢修預防故障

通常當車上的感應器,在感受到撞擊造成汽車瞬間減速超過每小時12英里以上,或是當撞擊造成前防撞桿凹陷時,就會發出訊號啟動氣囊裝置,在撞擊後的15毫秒內開始引爆充氣,在50毫秒時達到完全膨脹,100毫秒時開始洩氣。整個充氣過程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00至200英里以上。

要在如此瞬間充氣,一般方式是無法達到。因此,必須採用小爆炸的方式來充氣。起先使用的是化學物來引爆充氣,可能會造成高溫以及化學性的臉部或是眼角膜的灼傷,所以治療時必須評估瞭解這些化學劑的酸鹼值;現時則改良為電子式引爆充氣,大幅減少了化學性的灼傷機會。

重點在於頭部接觸到的,是迅速膨脹中的氣囊,還是已經開始洩氣變軟的氣囊?若是後者,才會發揮保護作用;反之,若撞上的是正在迅速膨脹中的氣囊,就會受到類似於被拳擊手重拳打中一般的傷害!

這種事情會發生嗎?答案是肯定的。可能原因包括:汽車的感應稍為遲鈍、氣囊的引爆啟動較慢、氣囊的充氣時間太長、或是頭部和氣囊的距離過短。

因此,司機或前座乘客的座位如果太靠近前方,當汽車發生碰撞時,身體會因慣性作用而往前衝去,撞上剛好方向相反且快速充氣的氣囊,這容易造成比較嚴重的眼部傷害。

有報告(1993)指出眼部受創程度與頭部和氣囊的距離有關。在眼睛距離氣囊240毫米(約9.5寸)時,因氣囊膨脹撞擊導致的角膜內皮損失最大。汽車氣囊因線路老舊,或者線路故障有瑕疵而無故爆開,這種情形非常少見。盡管如此,專家還是建議車主八到十年去檢修一次,以便將氣囊故障減至最低。

多次發生安全氣囊傷人

過去全球曾發生多起汽車安全氣囊傷人事件;美國至今已發生9起與高田氣囊有關的死亡事件;在大馬,2014年12月在砂拉越詩巫發生的一起事件,使到一名懷孕8個多月的女性,成為美國以外地區的首名死者。

馬來西亞標準使用者協會針對汽車安全氣囊故障問題,在2014年10月30日去函陸路交通局和交通部,要求提供有關政府機構會採取什麼行動應對此問題。兩者表示將會展開調查,經過一年及全球再有數以百萬計的車輛因氣囊問題被召回後,該協會於2015年11月2日跟進此事,被告知政府將開會討論,但陸路交通局至今未能提供這方面的進一步消息。

該協會認為,由於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去監督氣囊不安全的私人汽車的召回行動,並實施強制性的安全措施與標準,當每年有超過50萬輛新車在本地上路之際,無異於許多車主的命運都被車商主宰著,正如大多數東協成員國(新加坡除外)通常面對的情況!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