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現狀,未來和沒有——回應黃錦樹(下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現狀,未來和沒有——回應黃錦樹(下篇)

台灣或許是很好的參照和學習對象,台灣出版業產值雖然5年來掉了一半,但還有220億台幣,如果除以三,我們現在的華文出版產值有7億令吉嗎?如果駱以軍一本長篇小說可以賣3000本,黃錦樹一本書可以在馬來西亞賣到1000本嗎?馬來西亞680萬華人當中,中產階級其實很多,我以為我們還有很多尚未開發的巿場和潛力。



我苦思許久,試整理我可以想到的實際作為如下:

1、我們應該成立一個出版社和書業工會,如果沒有,作協應該要能提供一個討論平台。

2、請所有作者在馬來西亞出版你的書,(不代表你不能同時在別的國家出版),擴大馬來西亞的華文出版規模。



3、我們要拉低出版門檻,鼓勵創作,出版更多種類書籍。一定有人會擔心,這樣會拉低創作的素質,那這就是我們需要文學/書評論的時候。

4、我們需要更多獨立書店,我們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地賣書、辦講座、分享會,什麼活動都好。我們需要更在意更關心,本地讀者的反應和評價。

5、我們需要更常走進校園,一個人閱不閱讀,大多數在中學時已決定,大學才鼓勵已太遲。我們也要努力爭取各華文中學的支持。

6、在國外出版的重要馬華文學作品,應該要重新在馬來西亞出版。我一直覺得馬來西亞讀者要以進口書的價格,去買優秀的馬華文學書是很不合理的。以在台馬華為例,應該要有馬來西亞出版社向台灣出版社,將李有成、黃錦樹、張貴興、陳大為、鍾怡雯等人重要作品的版權買下再出一次(這也是回饋台灣出版界對馬華文學長年支持的方式,也會讓台灣出版社以后更願意出版馬華文學相關的書,以達成一種互利的關係)。

7、我們嚴重缺乏有人文素養,喜歡文學但又很懂經濟的巿場行銷人才,無論是學院體制內或產業裡,我們都應該更注重這方面的人才養成。文科生不一定要當老師和做學者,但文科生如果要做相關產業不能不懂經濟,只以文科本位出發來看事情。

如果我們可以建立一定程度的規模經濟,則以后文科畢業生,就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好的待遇,更不受現實影響,最終有更多好作品。

如果還是依賴大財團的資本辦文學獎,馬華文學的燈才能亮,臉才不黑,那我們還是在飲鴆止渴而已。不甘于現狀,為未來努力,那我們才有避免“欠缺,或沒有”的可能。

林韋地在新加坡當醫生、“草根書室”董事,曾獲花蹤文學獎、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藝文部落格獎。出版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于是》、《兩醫之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