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瓊州人聚集.今大多漁民外遷 海南村老化冀方言續傳(上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昔日瓊州人聚集.今大多漁民外遷 海南村老化冀方言續傳(上篇)

海南村內建設新穎的房屋,取代了昔日的亞答屋。
海南村內建設新穎的房屋,取代了昔日的亞答屋。

獨家報導/攝影:郭慧姍
地點:邦咯島大丸
邦咯島大丸(Sungai Pinang Besar)原為瓊州南渡人的聚集地,大部分以海南籍為主的居民都說著海南話、演著海南劇,在該被喻為“海南村”的土地上,帶著鄉音鄉愁重新展開新生活。



而于數十年前隨著漁業興衰,大部分討海的海南人也因外遷而流失,海南村現僅存只有老一輩島民的回憶,及一張張說著老故事的舊照片。

《中國報》循著長輩的零稀記憶,與讀者走入海南村聽故事。

(邦咯島20日訊)“海南村還在,但人事已非!”



邦咯島大丸(Sungai Pinang Besar)于約百年前為瓊州人的聚集地, 其中約80%為海南人在當地開枝散葉,而當時的居民大部分均以討海為生,海南話也成了村內的共同語言,該區也因此而得名為“海南村”。

隨著島上的漁業放緩,大部分的海南籍漁民選擇舉家外遷至外地找生計,目前僅有少數的昔日村民仍居住在村內,年輕一代也選擇到城市工作打拼,造成當地人口老化,昔日熱鬧不再。

邦咯海南會館會長吳文光,也是海南村的村民,于年幼時與雙親從直落慕洛新村舉家遷入該村定居至今,于年輕時挑戰各種行業及努力學習木工,並于今日擁有自己的造船廠。

“以前,邦咯島的漁民在距離島嶼約3海里處就可捕獲丰富的海產漁獲,而自專門捕捉江魚仔的江漁船于數十年前開始盛行后,各漁寮都停泊著數十艘的江漁船及大小不一的漁船,漁業一度昌盛。”

吳文光感慨地說,早期村民都以海南話交談,當時位于海南村路口的瓊州公會,更擁有本身的戲劇組及中西樂隊,為籌建會館而四處登台表演海南劇,日常也趁節慶為村民表演,海南戲劇文化曾于島上風靡一時 。

如今隨著當地發展建設了許多房屋及村民人口外流,海南村昔日風光不再,隨著其他籍貫的居民陸續入住該村,且說著自己籍貫的語言,造成村內時下大部分小孩甚至是年輕的一輩都不諳海南話。

他呼籲海南人教家中小孩學習講及明白海南話,傳承先賢文化,並促請海南籍的島民踴躍加入邦咯島海南會館,推動海南人的文化事務,延續海南人的根。

坊間傳海南人定居數版本

海南人定居在邦咯島大丸的原因,坊間版本各有各精彩,地方居民指祖先從中國海南島揚帆而來闖天下,有者為避“山貓”(土匪)橫行及政治動盪,網上資料則有者指邦咯島是當地漁民、商人及海盜的避難好地方。

歲月的洗禮沖淡了島民記憶中的往事,而不完整的歷史記載,也導致大部分的島民都無法追溯歷先賢當時的生活及文化。

陳文琳是邦咯島上土生土長的海南人,他指其公公于生前是從中國海南島南渡經商,隨后在邦咯島定居。

“公公曾在島上經營面包廠、洋酒買賣及漁寮等生意,是非常勤奮的人士,而父親則好烹飪而選擇廚師為終身職業。”

此外,《漁火浪花》作者蔡有輝,也于其遺著中分享其從海南省南渡至邦咯島的經歷,並于書中坦言指其母親因1938年時海南島人面對日本軍艦的威脅,而托人將其南渡。

另也有歷史記載著海南回民,是較海南漢人更早就入駐邦咯島大丸。

據悉,約百年前的當地馬來人都能講海南話及閱讀中文報紙,這些人平日身穿“沙龍”及頭戴紅色“宋谷”,自稱來自“三亞”的海南人,但今時已不見其蹤跡。

戲劇組樂隊籌建海南會館

昔日的瓊州公會,今日的海南會館。

邦咯島海南會館前陳文琳(2001年至2006年)告知,瓊州公會于早期並沒有屬于自己的會所,而是通過一班數十名會員組成為籌建會館而義演海南劇的戲劇組及中西樂隊,于空間時相約練習演唱,繼而四處登台表演籌款,並于1959年買地建設屬于公會的會館。

“當時四處義演的男女花旦、西樂隊及幕后工作人員,為會館籌獲當時所需約8萬4200令吉的建設費用,因為他們的努力及無私奉獻,才讓后人擁有今日的海南會館規模。”

陳文琳分享說,當年的戲劇組曾為民眾帶來多套耳熟能詳的民謠,如祝英台十八相送及時裝劇,都以海南話演繹,但隨著各自發展后及青黃不接的情況,戲劇組也隨之解散。

“感恩昔日戲劇組及中西樂隊的付出,希望海南人的后代能多瞭解自身的籍貫文化及語言,肩負傳承延續文化的使命。”

盼社團傳承文化
★陳世英(78歲,花旦李連達遺孀)

丈夫當年除了工作,業餘時間都與其他花旦練戲,並四處義演為當時的瓊州會館而努力。

當年的海南戲劇文化沒有保存至今天,昔日的戲劇組及中西樂隊解散后,會員各奔東西,希望地方上的社團能加強傳承及延續海南文化,讓后代認識更多的海南文化。

年少入戲劇組
★陳堯英(82歲,花旦)

戲劇組及中西樂隊于當年甚受民眾歡迎,當年少女時加入戲劇組后,一有空閒即與其他花旦勤練戲劇,早期還沒有經費,都是身穿日常服裝就上即表演,隨著戲劇闖出名氣后,才逐漸置裝打扮。

不過,在當時的瓊州會館建竣后,隨著戲劇組及中西樂隊成員各自婚嫁及外遷,成員越來越少,繼而解散,大部分昔日的“戲”友如今也無法聯絡上。

接手母親生意
★林夢蔚(50歲,海南村面攤小販)

自小在這里長大,母親年輕時以扁擔挑著小面攤四處兜賣自製叻沙(laksa),而被取名為“laksa婆”至今,近10年來才于海南村內的空置戲台內擺攤。

退休的母親仍會到攤子幫忙,雖然已接手面攤,但民眾還是習慣以“laksa婆”稱呼母親。

面攤由始至今都是以自製的laksa條來烹煮馬來叻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的青睞,隨后也陸續售賣一般的面食,讓食客有更多選擇。

海南村內的飲文化有待加強,現在村內住滿各籍貫的村民,海南人的飲食文化已被普及化,海南小吃都已消聲匿跡。

以海南話演繹
★曾秀金(74歲,花旦)

當年16歲加入戲劇組及中西樂隊,是為建設當時的瓊州會館為目標,眾人都以此方向前進,于約10年的時間四處義演只為籌建會館。

當時所演出的戲劇包括歷史、家庭劇及傳奇故事等,都是以海南話演繹。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