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琼州人聚集.今大多渔民外迁 海南村老化冀方言续传(上篇)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昔日琼州人聚集.今大多渔民外迁 海南村老化冀方言续传(上篇)

海南村内建设新颖的房屋,取代了昔日的亚答屋。
海南村内建设新颖的房屋,取代了昔日的亚答屋。

独家报导/摄影:郭慧姗
地点:邦咯岛大丸
邦咯岛大丸(Sungai Pinang Besar)原为琼州南渡人的聚集地,大部分以海南籍为主的居民都说著海南话、演着海南剧,在该被喻为“海南村”的土地上,带着乡音乡愁重新展开新生活。



而于数十年前随着渔业兴衰,大部分讨海的海南人也因外迁而流失,海南村现仅存只有老一辈岛民的回忆,及一张张说著老故事的旧照片。

《中国报》循着长辈的零稀记忆,与读者走入海南村听故事。

(邦咯岛20日讯)“海南村还在,但人事已非!”



邦咯岛大丸(Sungai Pinang Besar)于约百年前为琼州人的聚集地, 其中约80%为海南人在当地开枝散叶,而当时的居民大部分均以讨海为生,海南话也成了村内的共同语言,该区也因此而得名为“海南村”。

随着岛上的渔业放缓,大部分的海南籍渔民选择举家外迁至外地找生计,目前仅有少数的昔日村民仍居住在村内,年轻一代也选择到城市工作打拼,造成当地人口老化,昔日热闹不再。

邦咯海南会馆会长吴文光,也是海南村的村民,于年幼时与双亲从直落慕洛新村举家迁入该村定居至今,于年轻时挑战各种行业及努力学习木工,并于今日拥有自己的造船厂。

“以前,邦咯岛的渔民在距离岛屿约3海里处就可捕获丰富的海产渔获,而自专门捕捉江鱼仔的江渔船于数十年前开始盛行后,各渔寮都停泊着数十艘的江渔船及大小不一的渔船,渔业一度昌盛。”

吴文光感慨地说,早期村民都以海南话交谈,当时位于海南村路口的琼州公会,更拥有本身的戏剧组及中西乐队,为筹建会馆而四处登台表演海南剧,日常也趁节庆为村民表演,海南戏剧文化曾于岛上风靡一时 。

如今随着当地发展建设了许多房屋及村民人口外流,海南村昔日风光不再,随着其他籍贯的居民陆续入住该村,且说著自己籍贯的语言,造成村内时下大部分小孩甚至是年轻的一辈都不谙海南话。

他呼吁海南人教家中小孩学习讲及明白海南话,传承先贤文化,并促请海南籍的岛民踊跃加入邦咯岛海南会馆,推动海南人的文化事务,延续海南人的根。

坊间传海南人定居数版本

海南人定居在邦咯岛大丸的原因,坊间版本各有各精彩,地方居民指祖先从中国海南岛扬帆而来闯天下,有者为避“山猫”(土匪)横行及政治动荡,网上资料则有者指邦咯岛是当地渔民、商人及海盗的避难好地方。

岁月的洗礼冲淡了岛民记忆中的往事,而不完整的历史记载,也导致大部分的岛民都无法追溯历先贤当时的生活及文化。

陈文琳是邦咯岛上土生土长的海南人,他指其公公于生前是从中国海南岛南渡经商,随后在邦咯岛定居。

“公公曾在岛上经营面包厂、洋酒买卖及渔寮等生意,是非常勤奋的人士,而父亲则好烹饪而选择厨师为终身职业。”

此外,《渔火浪花》作者蔡有辉,也于其遗著中分享其从海南省南渡至邦咯岛的经历,并于书中坦言指其母亲因1938年时海南岛人面对日本军舰的威胁,而托人将其南渡。

另也有历史记载着海南回民,是较海南汉人更早就入驻邦咯岛大丸。

据悉,约百年前的当地马来人都能讲海南话及阅读中文报纸,这些人平日身穿“沙龙”及头戴红色“宋谷”,自称来自“三亚”的海南人,但今时已不见其踪迹。

戏剧组乐队筹建海南会馆

昔日的琼州公会,今日的海南会馆。

邦咯岛海南会馆前陈文琳(2001年至2006年)告知,琼州公会于早期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会所,而是通过一班数十名会员组成为筹建会馆而义演海南剧的戏剧组及中西乐队,于空间时相约练习演唱,继而四处登台表演筹款,并于1959年买地建设属于公会的会馆。

“当时四处义演的男女花旦、西乐队及幕后工作人员,为会馆筹获当时所需约8万4200令吉的建设费用,因为他们的努力及无私奉献,才让后人拥有今日的海南会馆规模。”

陈文琳分享说,当年的戏剧组曾为民众带来多套耳熟能详的民谣,如祝英台十八相送及时装剧,都以海南话演绎,但随着各自发展后及青黄不接的情况,戏剧组也随之解散。

“感恩昔日戏剧组及中西乐队的付出,希望海南人的后代能多了解自身的籍贯文化及语言,肩负传承延续文化的使命。”

盼社团传承文化
★陈世英(78岁,花旦李连达遗孀)

丈夫当年除了工作,业余时间都与其他花旦练戏,并四处义演为当时的琼州会馆而努力。

当年的海南戏剧文化没有保存至今天,昔日的戏剧组及中西乐队解散后,会员各奔东西,希望地方上的社团能加强传承及延续海南文化,让后代认识更多的海南文化。

年少入戏剧组
★陈尧英(82岁,花旦)

戏剧组及中西乐队于当年甚受民众欢迎,当年少女时加入戏剧组后,一有空闲即与其他花旦勤练戏剧,早期还没有经费,都是身穿日常服装就上即表演,随着戏剧闯出名气后,才逐渐置装打扮。

不过,在当时的琼州会馆建竣后,随着戏剧组及中西乐队成员各自婚嫁及外迁,成员越来越少,继而解散,大部分昔日的“戏”友如今也无法联络上。

接手母亲生意
★林梦蔚(50岁,海南村面摊小贩)

自小在这里长大,母亲年轻时以扁担挑着小面摊四处兜卖自制叻沙(laksa),而被取名为“laksa婆”至今,近10年来才于海南村内的空置戏台内摆摊。

退休的母亲仍会到摊子帮忙,虽然已接手面摊,但民众还是习惯以“laksa婆”称呼母亲。

面摊由始至今都是以自制的laksa条来烹煮马来叻沙,一直以来都深受客的青睐,随后也陆续售卖一般的面食,让食客有更多选择。

海南村内的饮文化有待加强,现在村内住满各籍贯的村民,海南人的饮食文化已被普及化,海南小吃都已消声匿迹。

以海南话演绎
★曾秀金(74岁,花旦)

当年16岁加入戏剧组及中西乐队,是为建设当时的琼州会馆为目标,众人都以此方向前进,于约10年的时间四处义演只为筹建会馆。

当时所演出的戏剧包括历史、家庭剧及传奇故事等,都是以海南话演绎。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