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振:辯論風吹呀吹
(普通組記者)
原本在19日舉行的林冠英和拉曼達蘭“雙雄辯”,最終還是因為已答應直播的電視台決定“聽君一席話”而宣告展延。這樣的結果,相信很多人一早猜中。
警察總長卡立跳出來說話是意料中事,電視台很聽話也不叫人意外;無獨有偶,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周三公佈2016年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大馬自由度分數從46.57跌至43.29,數字會說話。
拉曼達蘭繼碰巧出國無緣辯論後,回國了辯論卻遭腰斬,令主動提出辯論的他成了網友箭靶。
他隨後連發十多條推文洗冤情表達“失望透頂”,還表明此前參加過多場辯論沒在怕。是否真心誠意?留待看官評斷。
反對黨當然緊咬不放,直嗆對方答應了又告吹很不公平,還抨擊相關電視台每晚的新聞時段扭曲林宅風波,現在林冠英卻沒機會為自己辯駁。
這場辯論現階段是暫時無望舉行了,但回過頭來看,辯論的意義是什麼?辯論原本就是各執一詞,但重點是真理須越辯越明,讓大家心中的答案漸漸發光;如果只是毫無交集的平行線,終究還是場無異於推特戰場的口水。
聊到國內的政治辯論,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林冠英和蔡細歷4年前的雙王辯,不過相信沒幾個人記得當時的辯題為“兩線制會否成為兩種族制”,印象,只剩下當天冒出聲嘶力竭的半個檳城人,糾結著檳州晚上10點半能不能拖車。
辯論講求隨機應變
回顧這場辯論的點評,不外乎離題失焦、罵來罵去、自己講自己爽,還有喧賓奪主的情緒化觀眾,缺乏風度水準的發問,也拉低整場辯論的水平。
辯論講求一來一往的隨機應變,而非自吹自擂、互相挑釁的唇槍舌劍,最重要是針對議題,讓人民更接近真相。
接下來還有各一場,有關國足和1MDB課題的辯論,乍看下是掀起了邁向開放民主的良好政治風氣,但政府小心翼翼又諸多限制,這股辯論風氣是否成形,又是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