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美女授課 幽默如脫口秀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美女授課 幽默如脫口秀

潘葦杭:唯有讓學生充分瞭解自身民族文化,才會產生認同感,引以為榮,繼而喚起傳承的責任感。
潘葦杭:唯有讓學生充分瞭解自身民族文化,才會產生認同感,引以為榮,繼而喚起傳承的責任感。

特約:蘇德洲



“這一門課是為學生量身設計和打造,因此絕非新瓶裝舊酒,而是新瓶裝新酒。”女教授潘葦杭對于《先秦穿越手冊》課程充滿自信……

最近中國福建師範大學以維護歷史,和讓年輕人更能瞭解上古時代,開設一門《先秦穿越手冊》選修課,在教授的領導下,學生“穿越”回到秦代。

這門課成功吸引年輕人的好奇心,結果超過300名學生報讀,雖然大部分學生為了修學分,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出于對課程內容、講課方式感到興趣。

目前這課程已邁入了第三個學期,並由80后女教授潘葦杭授課。她說,這一門課是為學生量身設計和打造,絕非新瓶裝舊酒,而是新瓶裝新酒。



這課是福建師大在前年通過競賽方式,從文科、理科和工科院系各選拔一名老師來培訓,並輸送到省裏參加教學大賽檢驗,獲得不錯的名次后,再由教務處為他量身打造一個教改項目,讓他們為全校開設公選課。

這一門課“面世”后,課堂上多出不少學生,包括國際生。一些外校學生為了上這門課,晚上坐逾一小時的巴士,從周邊縣城跑來聽課,聽完課后再連夜趕回去。他們覺得這門課有點像脫口秀,比較幽默,讓他們感覺輕鬆和好玩,又可以學習和瞭解歷史。

足以證明,獨特的教學方式,對教導歷史課有一定的幫助和吸引力。

了解自身文化,才有認同感

學生在上完這一門公選課后,會有三個層面的收穫,對古代歷史有更深層的認識。

潘葦杭說,開始會先讓學生先瞭解一些本民族歷史知識,包括先秦兩漢時,華夏先民是如何過活。

“我們會著重介紹衣食住行、婚禮和喪事等重大生活領域,引領學生去發現,祖先在遙遠的上古時代,已生活在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裡。

“他們在技術上,活出了精緻,也過得先進;在藝術上,活出優雅,創造出一種東方生活美學;在思想上,總結出許多精妙的生活哲學。”

第二層面是進而讓學生對本身民族文化產生歸屬感。潘教授認為,只有學生充分瞭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會產生民族認同感,感覺“我是炎黃子孫”;當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絢麗偉大,才會產生民族自豪感,感覺“當炎黃子孫挺光榮”。

最后的層面則是,學生有被喚起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她說,學生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會產生傳播它的熱情。他們會做一些橫向傳播,比如把中華文明的美麗,分享給身旁的朋友。

“他們也會做一些縱向的傳播,比如在未來,將這種文化基因傳導給自己的孩子,讓華夏文明的血液,在華人的血管裏,永遠奔騰不息。”

上古服裝,衣袂飄飄,甚有另一種風情。
上古服裝,衣袂飄飄,甚有另一種風情。

禮,塑造上古文明

這門課講授“上古生活史”,時間跨越先秦兩漢和整個華夏文明的發軔期,而“禮”是上古時代最后注重的。

潘葦杭說,中華被稱為“禮儀之邦”,在上古時,不論是衣食住行或各個生活領域,都有一套禮儀規範,而且又多又細,能調整每一個微小的生活細節,使之變得優雅得體。發達的禮制系統,成為華夏先民的驕傲,孔子曾稱讚周代社會“鬱鬱乎文哉”!

她也表示,禮,塑造了輝煌的上古文明,也影響了后世華人社會的生活形態。在內,我們長幼有序,彼此禮敬,有和諧之美;在外,我們尊重友鄰,讓中華文明在世界之林中呈現出一種和平友善的姿態。

想像自己在秦代,如何生活?

這門“穿越”上古時代的課程,最大的挑戰,莫過于要如何把這麼輝煌悠久的歷史,裝進短短的十四堂課內。

但潘葦杭不刻意引導學生穿古裝來上課,倘若學生穿古裝來上課更是歡迎。

潘教授也表示,教這門課最大趣事是,在她備課過程中,每天都穿梭在歷史中,讓她不務正業,撰寫起長篇穿越小說。

在課堂實踐方面,潘教授也會讓學生撰寫穿越小說,來體現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同時也會參加古典文化社的課外活動,比如協助他們完成傳統成人禮,也就是男生的“冠禮”和女生的“笄禮”。

潘葦杭授課時,經常會設計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幻想自己穿越到上古時代,有時她也會引導學生想像,在當時社會要如何機智地生活。

“在想像過程中,學生為了克服各種障礙,就會渴望瞭解上古生活知識。”這樣一來,就把傳統的“老師要我學”,變成了“學生主動學”。

潘教授認為,這情境創設,有兩個作用,一是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去吸收古代文史知識,二是讓課堂更快樂,使學生能在新奇氛圍裏,輕鬆歡快學習。

影劇有誤秦人入屋是不穿鞋

許多年輕人對秦代印象只停留在戲劇,但古裝劇非嚴肅,且一些有違歷史的印象,比如劇中,秦國宮廷女裝是深V領,貴婦個個酥胸半露,但其實上古服裝的交衽從沒開到如此性感的深度,在外袍裏往往還穿有“中衣”(也叫衷衣),因此不大可能出現半露酥胸的情況。

潘葦杭也說,劇中人在秦宮大殿內也都穿鞋行走,這也不大可能出現在秦代。因為按當時禮法,進屋須先脫鞋,不能穿鞋在室內走。

“觀眾看多了這些古裝劇,難免會在腦海中,形成一些不太準確的歷史印象。”

但她認為,這並非是影視劇的錯,畢竟影視劇是藝術作品,它追求的是藝術真實,完全可以錯位于生活真實。”

她也說,建立正確歷史印象的工作與使命,就得由教育部門或學校去做,因此學校才會開設文史類課程。

“有時在學生群當中,也會出現一部分歷史愛好者,成立興趣社團,深入討論歷史問題,和組織相關活動等。”

古人被殺前,也要理好帽子!

有心瞭解秦代歷史,沒規定要從哪個部分下手,如果本身覺得什麼好玩,就依據自己的興趣下手或瞭解。

比如,喜歡吃,就從瞭解美食開始。瞭解上古先民能吃到什麼,他們用什麼方式來煮飯做菜;出鍋裝在哪些精美的餐具裏;吃飯時講究什麼禮節,這些禮節又包含什麼處世哲學?

倘若喜歡穿,可先華夏衣冠;在上古,先民重視衣裝儀錶,有時勝過重視生命。

“比如孔子有一個學生,就寧願在戰鬥中被敵人殺死,也要重新戴好帽子。”

潘葦杭表示,有些先民甚至還把華夏服飾的存在,看成華夏文明存在的重要標誌。

“孔子盛讚管仲振興中華,說要是沒有他,那我們就要被蠻族征服,被迫按蠻族的樣子打扮,最終淪為蠻族。”

按照后世一些說法,“華夏”這名稱,就體現著先民對服裝之美的驕傲。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因此,潘教授認為,不論先接觸秦代哪個部分歷史,只要能引領咱們走進中華歷史,它就是最好的起步點。

歷史無用之中為「大用」!

潘葦杭說,現在許多人對歷史的重視程度,的確不像傳統社會那麼高,但對于輕視歷史的原因,她個人猜想,是因為它不能快速帶來效益。

她表示,哲人莊子曾說,人們往往能看清有用之用,卻看不到無用之用,而歷史文化知識的作用,大概就屬于這種“無用之用”吧!

“華夏的歷史,是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而世界的終極交流,將來必是幾大文明間的對話。”

潘教授說,她的祖父潘懋鼎,在顛沛流離的抗日戰爭期間,冒著戰火寫下一部學術論著《中國語原及其文化》,專門研究語言文字史。因為祖先認為:這一部悠久的語言文字史,是華夏先民用非凡智慧創造出來的,彰顯中華文明的優秀和偉大。

其祖先也認為,研究和推廣它,讓當時的華人都來瞭解它,讓大家迸發出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讓大家明白,自己獻出生命去捍衛的,到底是多麼值得捍衛的。

因此,歷史是具有一種“無用之用”,而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大一統,連結全世界華人

秦代文化元素,有不少留存至今。物質上,比如著名的兵馬俑。精神上,比如追求大一統的強烈願望。為了實現大一統,秦朝削弱城邦概念,把天下融合為一家。

潘教授說,正因為植下了“大一統”的思想,此后數千年,中華雖屢經戰亂分裂,卻總能凝聚為一體,以大國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

秦朝消除經濟障礙,發行統一的貨幣:半兩錢。今天,我們依然在往這方面努力,不斷破除各種貿易經濟壁壘。

“秦朝拆除文化藩籬,推行統一規範的文字:小篆。今天,全世界華人,依然能通過古老的語言文字之橋,走近彼此的心靈。”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