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韦地:真医生假文青──关于马来西亚本地书价(上篇)——回应曾翎龙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林韦地:真医生假文青──关于马来西亚本地书价(上篇)——回应曾翎龙

有人出版社总编辑曾翎龙3月17日于面子书发表《谈谈本地书定价》一文,文中说“文学书又是如何定价呢?近期逛了逛书展,有了个新奇的发现:定价不是太低便是太高。”文末又问:“文学书难卖,读者是小众中的小众。既然买书的都是这一小群人,销量上不去,不如卖贵一点,厚利少销来维持出版。”──这是现今文学出版的思维吗?我们要迎向高价阅读时代了吗?



正巧曾总编辑于此文中刚好提到两本我的书,大将出版的《真医生假文青》(196页22令吉)和三三出版的《消失了你我的国》(174页30令吉),作为其“传统出版社”定价太低和“新近出版社”定价太高之对比。

在此针对马来西亚本地书价提出我个人看法。

首先,这两本书的定位完全不同,《真医生假文青》是专栏文章结集而成,本来就比较“大众”,出版社也预计会卖得比较多;《消失了你我的国》是比较私密的(伪)“纯文学”,不过印500本而已,而且我很坚持只印这个数目,因为我不觉得可卖超过500本,而且封面大头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印刷成本也较高。事实上,《两医之间》订价20令吉,我觉得也颇低,但结果卖得好,二刷也就还可行。



我的中心思想是,即使是做文学出版,出版社也还是要赚得到钱(吸收资本)才行。

赚钱是一种美德。

以有人出版社为例,一本书244页,成本一万令吉左右,一本书10令吉,定价28令吉,利润不过65%,以定价50%批给总代理,一本实收14令吉,利润剩不到30%,要卖出七成五的成品才能回本,剩下的两成五才是出版社的利润。而更大问题如曾总编辑所说,在于纯文学书在马来西亚的通路,绝大多数时候根本卖不到750本。

卖不到750本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也不用太悲观,台湾文学盛地,骆以军长篇小说大概销售两三千本吧?现在台湾文学书一刷大概也一两千本,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少于台湾的三分之一,两相参照,所以黄锦树可能有点压力,理论上要卖到700到1000本(其实学院体制内的在马马华大咖,应该都有这个数),其他人只卖三四百本很合理。

林韦地在新加坡当医生、“草根书室”董事,曾获花踪文学奖、大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艺文部落格奖。出版文集《在第一本书之前》、《不可一世》、《于是》、《两医之间》。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