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瑾:愛心教育更管用
“打是疼,罵是愛”,以前小時候聽過的這句話,在e時代已不管用了。
小時候的我們,若不想因為沒做功課或考試“滿江紅”而被爸爸請“吃藤條”,都會在學業上下點苦心。
如今時代已大不同,有人認同適當的體罰,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犯錯及改過,有者則推崇愛的教育,好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
日前一名8歲女童因沒有抄到8題數學功課,被安親班院長兼老師鞭打至少15鞭事件,引起軒然大波。
眾人爭論皆指老師不應該“下重手”,把女童打得遍體鱗傷。此事揭發後,一些家長站出來力挺該老師。
當然,這些家長並不是指該老師沒做錯事,而是認為有關安親班並沒隱藏“鞭打教育”政策,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到該安親班,都會簽下“同意書”,允許學校老師鞭打學生。
既然有家長允許老師鞭打學生,那老師在面對問題學生時,是否會抱著“鞭學生無罪”心態處罰學生呢?
畢竟女童只有8歲,不管學生天生有無學習障礙,抑或懶惰做功課都好,除了鞭打,老師仍可以其他方式教導學生。
小朋友在快樂環境中學習,自然會愛上課,也喜歡與同學一起學習、玩耍。如果家長或老師對學生要求苛刻,學生面對家長、老師及自己的壓力,會對學習感到恐懼。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學生眼裡,除了父母,老師是學生的第2個父母,若把兇巴巴的臉、手上的藤鞭放下,把用心、愛心及帶著親切笑容來教育學生,學生會非常願意親近老師,也可鉤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不管面對任何人,以笑臉迎人勝過用暴力來解決。
甲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