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博愛線上:網絡霸凌(上篇) 網絡霸凌心受傷 尋求輔導者上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博愛線上:網絡霸凌(上篇) 網絡霸凌心受傷 尋求輔導者上升

■博愛輔導中心寬敞等候室空間以放置了許多布偶及小玩具,有助讓上門求助者放鬆身心,更易接受輔導。
■博愛輔導中心寬敞等候室空間以放置了許多布偶及小玩具,有助讓上門求助者放鬆身心,更易接受輔導。

報導:葉芷妤
(新山29日訊)網絡世界使人暢所欲言,同時也衍生網絡霸凌事件一再上演,因遭受語言暴力而在上門尋求輔導的案例,在近期有上升趨勢。



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執行長張小芳博士及資深輔導員潘瑪莉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近期因網絡霸凌而前往該中心尋求輔導的人數,比起往年,有顯著上升現象。

張小芳說,網絡霸凌受害者不分年齡層,從小學生到成年人都有,但以中學生情況尤其嚴重。

她說,中學生如今都習慣上網,一天都離不開網絡,且中學生普遍上都將朋友視之為所有,並嘗試在朋友圈中尋找認同感,若發現自己與其他人格格不入或遭欺負,就猶如他們的世界崩塌了。



“面對網絡上的攻擊,對個人是種巨大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會產生負面心理狀態,或陷入憂鬱中。”

對此,潘瑪麗補充,面對這類的個案時,輔導員首先安撫接受輔導者的情緒,並向對方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及教導如何應對霸凌。

雙薪父母與孩子鮮少溝通

潘瑪麗說,因單靠心理輔導,無法根源性地解決問題,家長與校方應互相合作,找出問題的根源。

她說,現今雙職父母與孩子鮮少溝通,孩子從小寄放在托兒所,也不清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她指出,許多前來輔導的孩子的父母都向她反映,孩子總是吞吞吐吐,不願透露自己的事情,有些父母甚至隨意回應孩子的求救。

“父母不認真對待孩子所面對的問題,他們只告訴孩子不要與那些壞學生打交道或還手。”

為有效地解決類似事件,她建議父母需先聆聽孩子的心聲。接著,再親自到學校與校方或輔導員了解情況,陪伴孩子找出解決方法,一起面對問題。

低頭族恐患焦慮症

新科技社會引發新病態,低頭族恐患“網絡焦慮症”。

頭低低,滑手機,恐患病!在現今社會,無論是男女老少,各個年齡層人士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與網絡密不可分。

張小芳指出,現代人無法脫離沒有手機的生活,只要一天不上網,仿佛與世隔絕。

“社會已經沉迷在手機癮中,難以自拔。”

她也說,她曾經接手一件“網絡焦慮症”的個案。

她透露,個案的事主曾經遭遇網絡霸凌,因此對于網絡非常恐懼,常陷入焦慮的困境,但卻無法阻止自己打開網絡。

“當事人無法控制地一直打開手機上網,但又害怕看見一些不願看見的東西,而這種情況則被稱為‘網絡焦慮症’。”

家暴受害者要向外求助

家暴會隨時間演變得越來越嚴重,受害者必須懂得向外尋求幫助。

張小芳指出,該中心接獲的輔導個案中,屬家庭案件最高,其中家暴事件近年更出現上升現象。

潘瑪莉說,據分析,一旦出現家暴,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她說,輔導員在處理家暴案件中,一般上會告訴受害事主如何保護自己及孩子,是否應驗傷或報警,但離開或留下的問題,決定權則在事主手中。

她說,輔導員會提供事主一些防家暴中心的聯絡方式,讓事主能在必要時尋求保護。

潘瑪莉說,在一些個案中,施暴者的暴力行為與從小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她透露,有些前來輔導的施暴者,從小在暴力的陰霾下長大,因此便將這套不良的家庭習俗延續到自己的家庭裡。

她說,在一些家暴案件,輔導中心會要求施暴者一同進行輔導,而一些個案中,雙方在接受輔導后,家暴情況會漸漸改善。

優秀小學生遭同學抹黑

小學生風頭太勁,爭風吃醋引起網絡霸凌!

潘瑪麗指出,在她處理過的網絡霸凌個案中,發生在小學生上的案件也不為少數。

她舉例,學生A是名優秀生,在各方面都光芒展露,受師長及異性關注。

然而樹大招風,類似情況引起眼紅的學生在網絡上展開抹黑及攻擊,甚至號召一群同學在學校內排擠學生A,造成學生A夜夜噩夢。

“在接受了4至5次的心理輔導后,A的情況漸漸好轉。”

潘瑪麗指出,針對類似個案,輔導員採取的第一步是讓事主本身整理自己的內心情緒,再慢慢地道出事情的來龍去脈。

接著,輔導員會告訴事主在面對類似情況時,該如何求救或保護自己,如當遇到類似情況,首要就是要向父母及師長報告。

應關心孩子交友狀態

父母不應責怪孩子,反而應該多與孩子的朋友做朋友,進一步增進親子關係。

潘瑪麗認為,父母應認識孩子所結交的朋友,通過他們更加了解孩子,而不是阻止孩子交友。

“父母不應把孩子的朋友稱為‘豬朋狗友’,他們應與孩子多談論他們的朋友。”

她說,在成長過程中,青少年將朋友視為第一,因此多與孩子談論朋友可增強彼此的溝通橋樑,孩子會更願意說出心事。

她也鼓勵父母多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玩耍,與他們有進一步的交流。

她認為,每個家庭也該有一套家規,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律。

她指出,父母可在週末為孩子安排節目,培養孩子的嗜好,慢慢地挖掘他們的潛能,也能增進親子關係,可謂一舉兩得。

■專訪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

*受訪者個人資料*

張小芳博士

畢業于美國達拉斯神學院,從事輔導工作已逾10年,目前在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擔任執行長。

潘瑪莉

擁有24年的輔導經驗,加入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已有12年之久,是中心內最資深的輔導員。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