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地名.吴仲达:八丁燕带燕声啾啾 八打灵再也现代化
地名有“八”字的首推“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这个地方早年是英国人的胶园,称为Effingham Estate,占地1200英亩。英国人在1950年开发这个地方成为吉隆坡的卫星市。
燕子后来成群出现
1952年,英国钦差大臣邓普勒中将,也是八打灵县议会主席,把附近地区的800家华人迁居到八打灵,防止他们接济马共,这便是八打灵旧区(Old Town)的来源,邓普勒没有把它列为新村看待。
八打灵接着迅速发展,有了八打灵新都,跟着发展八打灵北区,也就是联邦大道另一边,开发成为商业区、住宅区还有工业区。许多政府部门也陆续迁移到八打灵来,使到这里成为巴生谷的枢纽。八打灵现在已经转型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
雪州瓜雪县的“八丁燕带”(Batang Berjuntai),这个地名开始的时候跟燕子没啥关系,但后来出现成群的燕子,人们动脑筋养燕,终于使到当地出现了70多间燕屋,地名果然和燕子扯上了,真是不可思议。
这个朴实的小镇只有一条大街,街道两旁是商店,街尾是育智华小和一间淡米尔文小学。村民的生活就如这条街道这么简单。
巴力峇九曾有惨案
柔州丰盛港县的庵八港(Sungai Ambat)前文有提到,这里是棕榈园的地区,附近有一家联邦土地发展局的棕油厂。霹州曼绒县的“力桥八英里”的小镇,马来名字是Batu Lapan Lekir)。
地名有“九”字的不多,麻坡县的“巴力峇九”(Parit Bakar)小镇,有过惨痛的历史,1942年3月7日,日军在这里屠杀150名地方侨领,有些甚至全家被杀光,这个惨案至今仍深刻留在当地老一辈人的脑海中。
“九”字的地名还有“九洞”(Jelapang ),前文已提过,这里再补充,它的地名来源,据称是40年代日本占领时期,把九洞作为存粮仓库,因而取名为Jelapang,马来文是粮仓之意。
九洞新村现有民居近两千户,居民约两万人,华人占约90%,以客家人居多。九洞小食首推水果罗惹,用料有黄梨、黄瓜、水蓊、番石榴、沙葛和沙梨等,加上虾饼、鱿鱼干,酱料以另外的碟子供蘸点,吃在口中会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