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地名(第53篇).吳仲達:峇吉里十英里曾是戰場 火鳳凰太猛改名十二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玩玩地名(第53篇).吳仲達:峇吉里十英里曾是戰場 火鳳凰太猛改名十二碑

牙吃十八村”入口處告示牌。
牙吃十八村”入口處告示牌。

柔州麻坡縣的“峇吉裡十英里”(Batu Sa-Puloh Jalan Bakri)在日軍侵馬期間,曾發生過一場慘烈的戰爭。1942年1月18日,日本近衛師三路圍攻防守峇吉裡路約10英里處的澳印軍隊,遇上澳軍的反坦克炮兵,發生激戰,十輛日軍坦克遭擊毀。接著發生肉搏戰,英印軍第45旅司令鄧肯准將(Brigadier H.C. Duncan)遭日軍打死。



戰后,澳洲人在原址用鐵條豎立一個紀念碑,紀念這場戰爭。但這個紀念碑后來給村民鋸掉當廢鐵賣了。(注一)

在麻坡實廊附近有一個重組村叫著“十支新村”,村裡有一間香火極盛的天聖宮,供奉張公聖君。

地名有“十一”字的不多,雪州烏魯冷岳縣的“蕉賴十一英里新村”(Batu Sebelas Cheras),這是坐落在加影,無拉港與蕉賴的交叉地點,有很多的美食,大小間的餐館,從海鮮到肉骨茶,從甘榜雞到麵粉糕,樣樣齊全。



接下來講“十二”字的,下霹靂縣美羅路的“十二碑新村”(Batu Dua Belas),村子的原名為“火鳳凰”,由于三年內發生三次大火,村民覺得村名不利,遂改名“十二碑新村”,因距離安順12英里,故名之該村華人占80.1%,以潮州人為主。村民主要是依靠油棕園為生,此外,有20多家村民種植了近百畝的木瓜,成為木瓜重要產地。(注二)

“十三”字的地名,有一個是在下霹靂縣“半港”(Hutan Melintang)峇眼那督路的“十三碑”,這個一條街的小鎮在去年10月6日發生大火,把街上的十間老店屋夷為平地,重演17年前的那場火災。

呀吃十四英里吃魚雞

名字有“十四”字的有雪州烏魯冷岳縣的“呀吃十四英里新村”(Batu Empat Belas Hulu Langat),距離吉隆坡14公里,在緊急狀態時代建村,這是一個傳統的客家村,近年來以山水魚及走地雞聞名,成為當地美食。當地也盛產蜜糖尖不辣,果肉豐厚鮮甜無比,成為遊客的最愛。

雪州的“蒲種14里新村”(Puchong Batu 14),這裡有幾家著名的釀豆腐餐館,可口的豬腸粉,碗菜糕等美食。新村的附近都發展成為現代化的住宅區了。

地名有“十七”字的只有下霹靂縣的“十七碑”(Sungai Sumun),這是一個小鎮。柔州豐盛港縣的“加亨十七支發展村”(Kampong Kemajuan),是一個新的村子,在70年代,一批來自麻坡的福建人遷來這裡,購地建屋成為一個村落。

“十八字”的有“呀吃十八英里”(Batu Lapan Belas Hulu langat),距吉隆坡18英里,這也是緊急狀態時代成立的新村,全村有1500人,90%是華人,客家話是當地的通用語。在70年代,這裡曾是全馬最大的香骨生產地。

1990年香骨業沒落,私人地主收回土地,全村遷往“牙吃十四英里”位于雙溪馬交(Sungai Makau)附近建立家園,但“牙吃十八英里”的地名依舊不變,官方名字改為Kampung Kenangan。

注一:鄭昭賢著:探尋二戰遺跡(二)。

注二:拉曼大學華人新村社項目報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