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健勇:“需要朋友”一種人際關係迷信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江健勇:“需要朋友”一種人際關係迷信

馬來西亞講師協會署理總會長
近期有某節目主持人批評聽眾,認為自己“不需要朋友也過得很好”的言論是有問題,而惹群眾惡批。



這有可能是從小我們就被父母和老師灌輸了“人是需要朋友”的信念,問題是這個模棱兩可的信念灌輸得很囫圇吞棗,成長過程中不少人都是用這個迷信來處世。

所以一聽到有人說他不需要朋友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認為說這種話的人是有問題的。

反之,我見過不少迷信“需要朋友”的人,在社交上往往是有障礙的,特別是很怕自己沒朋友的人。因為他們在結識人的時候,會盡量講迎合對方的話。



這不但不會幫到人家接受他,反而讓人家覺得這個有點刻意。

舉例,我曾經遇過喜歡迎合我的人,剛開始的一兩次互動是沒問題的,但時間一久,一個不斷迎合你的人會讓你不知所措的封鎖對方。

反之,我看到社交能力強的人,他們只是喜歡交朋友,他們不會怕沒有朋友,也不怕失去朋友。在他們的身上,我看不到他們“需要”朋友的地方。

也因為不少人迷信了“需要朋友”,才會認為跟人在一起,不夠外向的話,沒有話題跟人聊,是不好的。

其實,這應該是被灌輸了跟人在一起而沒講話,就是不友善、怪人、不給面子等等的,導致在人前沒話講時,就會焦慮。然后,就把自己的焦慮解釋成是個需要改變的缺點。

喜歡不代表需要

但我要提醒大家,內向或外向都不是問題,而是你是否覺得你非常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同?你是否非常需要朋友?

我跟有同樣興趣的好朋友在一起,當然會有很多話講,但基本上,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社交認識新朋友的時候,如果我不講多話,我不會有任何的焦慮感,因為我沒有“我需要朋友”的信念。所以,就算認識新朋友時話說得少,我也可以很自在的存在著。

反之,就算是外向的人,如果覺得自己很需要朋友,社交時就不會自在了。

我有認識一個性格外向的朋友,能夠很快的和新認識的人有很多話講,他的信念中,是認為人是需要朋友的,朋友要互相幫忙。

某次他酒后吐真言的跟我說:“老江,你要幫我。你幫了我后,我發達了,以后一定會幫你。”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你的這個互相幫忙是有先后條件的,而且還要你發達了才會幫我。”

后來大部分認識他的朋友都證實了,這個人超吝嗇,愛佔便宜。

不要以為朋友多,他們就能幫到你。肯幫你的,不是朋友,而是好朋友。而且交朋友的過程中,抱著有事你會來幫我為目的,通常朋友關係也維持得不久。

我的立場是,我會享受與好朋友的互動,但好朋友不是我的氧氣。我喜歡朋友,但我不需要朋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