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請了一連幾天的假期,一來一回開了逾千公里路,與友人從北馬到南馬去佛光山新馬寺的水陸法會當“游擊式”義工。
義工群中,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一群人中顯得特別引人矚目,她和其他青年義工一般,在齋堂行堂(打菜),派發便當、收拾等等,活力和熱誠十足。
問了一下,小女孩只有9歲,不只是她,哥哥、雙親和祖母都一起前來,在各義工崗位上給予支援。
義工,顧名思義,就是義務工作者,除了宗教組織,社會上處處都有義務工作的機會,如義務消拯隊、志願巡邏隊、救援動物組織等等,難以盡列。
要參與社會福利工作,無需等到大富大貴,如要資助教育團體、慈善組織等,一次過拿不出一大筆錢者,可以透過一個月數令吉樂捐,也是聚少成多的力量。
義工看似必須付出或犧牲,但過程中,義工也有可以享有收穫,如得到一句謝謝、一個微笑、也收穫喜悅心情。
從事義務工作,我們雖無法要求別人能與我們給予同等的付出,但卻可以拿出誠意,打動和影響身邊的人一起參與。
當然,從事義務工作也會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狀況,如治安敗壞時,志願巡邏組織被質疑;火災時,被質疑救災不力等,對于類似情況,義務工作者只要自認問心無愧,都無需太介意口雜是非。
有些人把義務工作者給予協助視為理所當然,還要隨傳即到,卻從未考量這些義工也有本身的家庭和工作等需要兼顧。
若每個人都可以在本身的能力範圍內,盡力盡責,如在治安方面,成為警方耳目,若察覺不妥,馬上透過適合管道或方式通報;如發現住家外消防栓被人破壞偷竊或路上有危險洞口,而通報相關單位等等,這些也算是義舉,且不需要花錢或耗時,卻有助打造安寧和安全的居住環境。
對于成年人,義舉、義行或義務工作對家中小輩而言,就是最好的身教,在青年孩子心裡,種下正義、熱心和愛心的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