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蠔死蝦亡 魚翻肚 海中淤泥惡臭透露信息?
地點:浮羅勿洞淺海海域
(檳城8日訊)浮羅勿洞淺海海域疑受污染,養殖場生蠔死、魚翻肚,蝦獲只剩三五隻!
浮羅勿洞漁村生產漁獲尤其大明蝦,平時漁民出海平均有二三十公斤蝦獲,但一個多月前開始,漁民每次只捕獲三五隻大明蝦。
接踵而來是,一海里處紅魚網箱養殖場的兩萬條紅魚一夜之間翻肚,另一個生蠔養殖場也遭殃,估計10萬粒生蠔死亡,業者損失數十萬令吉。
該村漁民紛紛懷疑是海水受污染所致,于是,巫統浮羅勿洞區州議員莫哈末法力昨日傍晚安排兩艘漁船,帶媒體出海“找證據”。
負責打撈污染物“證據”的漁民阿都阿茲,在一海里內海域拋下鐵錨,第一次無所獲,漁船移位后,第二次撈起的鐵錨,沾滿深灰色發出惡臭的淤泥。
阿都阿茲告訴媒體,海底有淤泥很平常,但不會惡臭到這個程度,相信是受污染的緣故。
或受填海計劃影響
莫哈末法力說,很多當地漁民向他反映海水受污染的問題,漁民每次撈起的淤泥呈黑色又發出惡臭。
他透露,根據他向漁民瞭解,海水受污染有兩個可能性,一是漁村一家養蝦場排出污水至海中,二是填海計劃的挖掘工程影響,使到浮羅勿洞3至5海里海域受污染,嚴重打擊漁民生計。
半數紅魚翻肚損失50萬
紅魚和生蠔死亡,業者血本無歸!
紅魚養殖業者張揚碧(55歲)說,4月15日清晨4時許,他發現魚排內一半養殖在網箱的紅魚翻肚,估計損失高達50萬令吉。
“我經營了20年,不曾遇過這種情況,而且完全沒先兆。”
他說,死的都是1公斤以上的紅魚,另一半保住的紅魚都是小條的魚兒。
生蠔養殖業者王建博(54歲)說,今年3月初,養殖場10萬粒生蠔死亡,死亡率高達90%,令他蒙受10萬至20萬令吉損失。
他說,雖然事發后他曾嘗試購買新的生蠔苗繼續養殖,但死亡率還是很高,他現在不敢繼續養殖了。
“一般養殖業,海產的死亡率達30%尚算正常,但這次的死亡率高達90%,懷疑是水質問題所致。”
他的生蠔養殖場面積3000平方米,從1994年經營至今,這是頭一遭面對生蠔大量死亡的問題。
加強州會辯論論點
莫哈末法力說,浮羅勿洞淺海海域疑受污染事情,更加強他在本月檳州議會復會時,提呈“要求取消檳島南部填海造3座人造島”動議的論點。
“我要感謝議長准許此動議進行辯論。”
他強調,浮羅勿洞海水懷疑受污染只是一個起點,要是未來填海4000英畝造島的工程啟動時,情況是否更糟?
他透露,提呈有關動議前,他已獲所有巫統州議員支持。他也相信,如果所有代議士真的為民發聲,將支持他的動議。
“那些畏懼于檳州政府領導者,才不敢支持這場動議。”
以前蝦獲30公斤
如今捕不到10隻
浮羅勿洞華人淺海漁民協會秘書李海春(62歲)說,以前不曾遇過捕不到蝦的情況,但現在漁民歸航真的只有不到十隻的收穫。
他說,漁民們懷疑是海水被污染所致,不過,他說,大明蝦是淺海海產所以受影響,深海的漁獲還有一些,漁民還捕到甘望魚。
該會委員駱榮裕(67歲)透露,已近兩個月,該漁村淺海漁民捕不到蝦。
他說,以往漁民每次出海,少則可捕獲三五公斤大明蝦,多則甚至20至30公斤,現在每次歸航中只有三五隻。
“以前是以公斤計算,現在是以一隻兩隻計算,收穫相差很大,很影響漁民收入。”
他說,該村約有160艘漁船,其中一半漁船是捕蝦的。
莫哈末法力促3造研究
莫哈末法力促請國家水利科學研究所(NAHRIM)、漁業局及環境局3單位,即刻就浮羅勿洞海域疑受污染問題展開研究調查。
他質問,為何這情況會發生,當局須有所行動,親身到訪漁村向漁民瞭解情況。
檳島南區漁民協會主席兼浮羅勿洞漁民協會主任阿薩奧馬(64歲)說,根據他銷售海產的記錄,已一個多月沒有蝦獲供應。
“從浮羅勿洞至浮羅雙溪檳榔港口,完全捕不到蝦獲。有消息說,丹絨道光一帶已展開填海工程,可能是有關工程污染淺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