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繼承爺爺遺願棄志願選工程系 不醫人改醫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行我業.繼承爺爺遺願棄志願選工程系 不醫人改醫船

技術人員准備移走船尾軸,以便檢查和送往怡保修船廠修理。
技術人員准備移走船尾軸,以便檢查和送往怡保修船廠修理。

獨家報導:余佩妮
獨家攝影:侯愛玲、受訪者提供
(怡保12日訊)醫人不成,變“醫船”!



34歲的船業機器修理工程師陳融陞為繼承爺爺遺願,放棄成為醫生的志願,選修機器工程系,把爺爺的機器修理公司發揚光大至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船業機器修理公司。

陳融陞當年在澳洲留學,工作1年後獲得澳洲公民身分,但父親一直遊說他返馬發展,融陞憶起最敬重的爺爺,毅然放棄國外一切,回馬打拚。

目前,陳融陞除了維修大型漁船,國防部的船艦也由其公司技術人員負責修理引擎和零件部分。



10歲隨爺爺去工廠

陳融陞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娓娓道出本身如何從傳統家族汽車引擎修理生意,擴展至修船工程的心路歷程。

陳融陞說,他在10歲開始隨著爺爺和父親到機器修理工廠,耳濡目染下,也對修理機器有心得。

但是,陳融陞不因此把機器修理工程系放在升讀大學首要選修系列表內,而是希望成為醫生。

陳融陞中五畢業後,從怡保到吉隆坡某間私立學院升讀大學先修班,1年後,他飛往澳洲升學,其爺爺在這期間開始身體不適和病重。

在考量一切情況和爺爺影響下,陳融陞決定不修讀醫科,轉而選讀機器工程系;而爺爺在他未完成學業前去世。

他指出,雖然最後還是選擇了與家族生意息息相關的科系,卻沒有深入至船業修理機器方面的知識。

他解釋,機器工程系涵括各個不同領域工程,他升讀此科系時並沒有“船業機器修理”這一科;他是在入行後自修獲取相關知識。

陳融陞披露,其爺爺在1965年開始營業汽車引擎維修生意,後來由父親接手公司繼續營運,父親與伯父一直合作支撐公司運作。

他說,在父輩執業期間,其父親和伯父接觸到船業機器修理業,開始修理船隻艉軸(Tailshaft)部分,這是家族接觸船業機器修理的開端。

維修逾40艘國防部船艦

陳融陞的修船廠位於霹州怡保萬里望,大型機器都置於廠內,進行修理船艦或漁船引擎、風扇及研磨等工作。

本報記者到訪時,技術人員正在修理國防部船艦的船柱,這些部分皆從船艦停泊處取下,再運送到廠進行局部維修。

陳融陞指出,他與船廠合作及配合,共涉及維修40餘艘國防部的船艦,他一般會先到船艦停泊處檢查,再作出維修決定。

“如果可以在船艦現場處理的,我和技術人員都會當場解決,如果不能才把需要維修的部分運到維修廠處理。”

根據觀察,維修船廠內主要是維修引擎和進行研磨工作,完成將運返船艦或漁船停泊處重新安裝或接駁。

父屢赴墨爾本勸兒回國

陳融陞的父親為了令兒子返國繼承祖業,不惜多次飛往澳洲墨爾本苦勸孩子回國,最終令兒子改變主意,決定返馬發展。

陳融陞披露,其爺爺傳下來的公司後來轉為有限公司,而他的父親指公司人手不足,希望兒子可以返馬幫忙。

“父親甚至不惜多次飛到澳洲墨爾本找我,他不強迫我,但我知父親很希望我能繼承祖業。”

他坦言,當時確實三心兩意,不知是否要回馬,但想到爺爺臨終前遺言是希望家人繼續做好機械修理生意,他就決定要回馬在該領域發展了。

“我曾在父親的公司工作一段日子,後來父親出資讓我自組新公司,正式專門發展船業機器修理領域;我的弟妹皆曾在澳洲升讀工商管理,兩人畢業後陸續返馬協助我。

堅持培訓本地員工免技術外流

陳融陞指出,其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是修理國防部船艦和大型漁船,並認為我國有很好資源和人力發展船業機器修理業,有能力在國際上與他國競爭。

他說,我國雖然有很好的資源,但很多硬體設備過於殘舊,讓外國投資者止步。

“曾有很多外國投資者來到,如日本和台灣的投資者參觀時,覺得很多廠地很舊,繼而對大馬沒有信心。”

陳融陞因此而決定改革,以更顯示馬來西亞船業機器修理的專業;目前,全國的船業機器修理公司不超過10間。

同時,他也堅持聘用和培訓本地投術人員,以免本地技術外流;其公司現共有11名各族技術人員,分別3人在紅土坎及8人在怡保。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