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當教師報恩 “誰能許我華教路? ”
獨家報導 / 攝影:蔡耀樑
(安順13日訊)13歲時受過母校援助恩惠的女大學生,大學畢業後不忘回到母校當代課教師“報恩”,更立志要想盡辦法成為教師,回饋華教的“養育之恩”。
現年25歲的陳銀冰可說是喝著華校“奶水”長大,但隨著教育部政策多次變動,包括取消大學畢業生師訓課程(KPLI)、停聘臨教及停辦臨教假期師訓班(KDC),讓她回華校“娘家”執教的心願,一再落空。
去年大學畢業後,她在下霹靂5間華校輾轉當過代課老師,只為等待讓她真正執教的機會出現。目前,她在三民國民型中學當代課教師。
陳銀冰今日告訴《中國報》,中五畢業後為照顧家中尚年幼的6名弟妹,不願到遠處報讀師訓,而選擇直升中六。
她的中六成績中上,雖有申請2項大學教育系但都落選,後來獲博大錄取修讀中文系。
希望一再落空
當年,選修大學教育系的大學生,畢業後可直接擔任教師;但非此系學生需報考大學畢業生師訓課程一年;豈知命運弄人,就在陳銀冰就讀大一時,政府宣佈停辦這項課程。
大學畢業後,她仍抱著一絲希望,想通過當臨教,可申請報讀臨教假期師訓班,仍有機會轉當正式教師。奈何教育部去年宣佈不再聘請臨教,也不再開辦臨教假期師訓班,讓她的希望再次落空。
三民國民型中學董事長陳鴻基對陳銀冰的遭遇只能扼腕嘆息,指這是教育體制與政策的變動,令人無奈。
“希望會有更好政策,能幫到陳銀冰及有心為華教貢獻的年輕人。”
他和校長陳秋梅都很贊賞陳銀冰飲水思源的精神,回饋母校與華教。
代課老師月入僅700餘
儘管當代課老師一個月只有700餘令吉,學校假期時收入更減半或完全沒收入,但陳銀冰仍無悔的苦等當教師的曙光出現。
陳銀冰說,臨教薪水會較高,但州教育局指州內教師過多而已停聘,只能充當代課教師,日薪只有40令吉,週末及學校假期都沒收入。
“若遇學校長假,收入就減半或完全沒收入;有時沒代課的工作,只好失業。”
另一方面,陳鴻基指出,《中國報》在2004年全國封面獨家報導陳銀冰7姐弟幾近斷炊的不幸遭遇後,獲全國人民踴躍捐助,校方董家協成立基金會,每月撥款給陳氏一家,包括教育費用。
“這項基金至今仍操作,繼續援助陳銀冰另4名未成年的弟妹,基金數額還剩一半。”
新聞背景
冒名寫信向校方求救
在安順三民國民型中學就讀的女學生陳銀冰,初中一時父親因癌症去世,母親也因憂鬱症離家,遺下7名嗷嗷待哺的子女,當年最小的男嬰只有6個月大。
身為長女的陳銀冰,毅然冒祖母簽名寫信向校方求救,終獲校方董家協關注,再通過《中國報》於2004年10月28日全國版封面獨家報導,獲全國讀者關注及踴躍捐助。
董家協成立一項“陳銀冰姐弟妹基金”,也配合《中國報》“慈愛人間”每個月撥出款項解決一家8口(包括祖母)生活與教育費用。
“陳銀冰姐弟妹基金”至今仍操作,如今仍援助其未成年弟妹。
陳銀冰從小立志當華文教師,希望能回饋對她與弟妹有“養育之恩”的母校與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