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任平:城市交通秩序:巨變在即

前些時候,一位馬來籍教授在城市發展研討會上提出一項建議,為了改善日益惡化的吉隆坡交通狀況,她建議管制車子入城的數量。方法之一將泊車費大幅調高到每小時RM43,如此一來,除非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辦,一般車主都不會開進吉隆坡市中心,這就解決了城市道路不敷應用、嚴重堵車的問題。

鄰國新加坡面積700平方里,卻擁110萬部的車輛,在上下班時間,車子仍能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新加坡政府對交通管制甚嚴。只有競標到購車証(COE)的居民才可以買車,駕車執照通常要考好幾次才拿到。

新加坡還劃分了34個限行地區,車子要駛進這些繁忙地段,必須有通行證(ALS),並且面對數目不菲的電子公路收費(ERP)。過去新加坡允許每年擁車証增長率為3%,現在已調低至1.5%,原因是一切以人為本,新的交通設施一旦趕不上車輛的增加,車子的數量便得減少,以免城市被車子癱瘓掉,堵塞住,卡死。吉隆坡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向新加坡模式借鏡,OK,但是這篇短文要談的不是鄰國的和諧交通建設,而是有些匪夷所思的“未來城市的交通秩序”。

將來的城市,電動車輛無需司機駕駛,年輕的一代不必去考駕駛執照,他們可以坐著電能驅動的車子去他的目的地,在車子裡處理大小事務,他們根據車程付款。不存在“司機是劫匪”的恐懼。

工業革命來勢洶洶

城市的車輛減少90%,空出來的泊車場改造成公園,成了花園綠肺,城市變成一個令人充滿喜悅的地方。當然汽車工業會一蹶不振,連帶的汽車保險業將跌至谷底。目前的交通意外率是10萬公里一宗,未來的交通傷亡率是1000萬公里一起,車險或被廢除或象征性收費。

電腦驅動的“自主性車輛”(autonomous cars)會在2018年在歐美先進國家出現,兩年后(2020)自主性車輛開始打擊到現有的汽車工業。每年都有一兩百萬人死于交通意外,自主性車輛讓這種意外死亡減少只賸不足1%,這當然是社會的福祉。可是城市在蛻變的過程中必然面對科技陣痛,許多行業會自動壽終正寢。奔馳、BMW、豐田、福士、奧迪的工程師面對Tesla、Apple、Google的挑戰,可謂膽戰心驚,他們尤其忌諱來勢洶洶的Tesla。在2016年的今天,大家如果仍懵懵然不知不覺,全無未雨綢謬的打算,相信會有不少人在這一輪的工業革命狂潮裡沉淪沒頂。

過去我們對歐美日發達國家的“進步”,比較不擔心。第三世界經常落后先進國家十年八年。即使傳播蔓延速度最快的時尚、服裝,大馬落后香港3年,落后日本5年是常有的現象。今時不同往昔,全球化的影響使時差縮短。我們有幸(或不幸)搭上了“加速時代”(the age of exponentiality)的列車。

2020年的歐美日先進國家的城市交通運作,在兩三年內即全面影響/改變世界其他大都會的交通形態,吉隆坡當然也在這名單內。首相納吉在5月8日宣佈,吉隆坡與周邊地區在2020年人口將增至1000萬。我們當前的交通體系與規劃,能吞吐這么大的人口所攜來的車潮嗎?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