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水灾一年半 灾后民房 4成没建
(吉隆坡18日讯)2014年12月侵袭全国的大水灾转眼已过1年半,但政府原定兴建的1395所永久房屋(RKB)中,仍有557所(40%)未有着落,造成这些灾民至今仍需借宿临时收容所,甚至露营过活!
《2015年总审计司报告》系列1披露,政府原定为1395所全毁的房屋重新兴建永久房屋,并为5544损坏房屋进行修复,截至4月18日,其中5435所房屋(98%)已完成修复,但只有838个(60%)永久房屋完成兴建。
“兴建永久房屋的整体表现欠缺满意,造成557户受害者仍住在临时收容所和露营;主要因素是州政府土地发放程序、灾民的土地拥有权事宜,和难以找到承包商。”
报告说,数个RKB计划搁置和延迟完工,也是基于承包商内部和财务问题、灾区偏远难以抵达、天气因素、难以获得建材,和缺乏劳力。
永久房屋方面,吉兰丹已完成兴建646所(59%)、彭亨134所(73%)、霹雳42所(45%),登嘉楼的16所则已全数完成(100%)。
至于修复房屋工程,登嘉楼、彭亨、霹雳和沙巴已100%完成,只有吉兰丹仍有109个房屋(7%)待修复。
此外,报告指出,国家安全理事会已批准2亿4673万令吉,兴建永久房屋和修复损坏房屋,但审计局截至1月8日调查发现,相关单位在这2个计划,只花费7595万令吉(31%)。
审计局批评,政府欲帮助水灾灾民尽速重新回到原本生活的目标,并未能实现。
“兴建永久房屋计划缺乏效率,是在落实机构的掌控范围外,像是土地索取程序、前往灾区工地面对阻碍等。
446灾民姓名与身分证不符
报告说,灾民的姓名和身分证号码是确认资料准确的重要事项,但审计局发现5名永久房屋灾民,和441个修复房屋灾民姓名,与ePASCA系统中的身分证号码不相符。
“这项出入显示国家灾难管理机构没整理有关系统。”
国家灾难管理机构则回应,这是因为国家安全理事会上传名单至该系统时,出现失误;该机构正在重新整理和更新有关名单,预料7月31日前会完成。
报告也发现,在该电子系统中,98名永久房屋居民,和44名修复房屋居民的资料,没获得国民登记局核准。
审计局对此认为,当局必须与国民登记局检查和确认资料准确性,若资料库没更新整理,就无法精明援助水灾灾民。
3房屋没依设计标准兴建
报告指出,3所永久房屋并没有根据设计标准兴建,另外已完成兴建的永久房屋中,有41%比原定期限延迟竣工。
审计局在去年10月14日到吉兰丹丹那美拉视察,发现3个永久房屋原定设计是宽800平方尺,但建成后只有600平方尺。
“此情况是因为当局无法有效监督承包商工程,造成工程没有依据合约规格完成,房屋空间比原定的还小。”
此外,公共工程局、原住民发展局(JAKOA)和国家安全理事会,分别定下11、16和7个星期兴建永久房屋的竣工期限。
“审计局抽样调查422个永久房屋时,发现171个(41%)比原定期限,拖延1至3个月才完工。”
31户家全毁没获援助
报告显示,仍有31名灾民在水灾后住所已全毁或损坏,却没有接获任何兴建永久房屋或修复房屋的援助。
报告说,在吉兰丹瓜拉吉赖有21户、话望生有4户灾民房屋全毁,但没有获得兴建永久房屋援助;另外在瓜拉吉赖、丹拿美拉和话望生则有6个住户房屋未获修复。
“此事发生是因为官员无法对所有灾民进行鉴定程序,且资格定义和援助程序因特别情况没清楚传达,造成当局没有全面提供援助,这造成仍有数个灾民仍住在营地和临时收容所。”
报告指出,缺乏效率的援助管理,是因为在鉴定灾民资格程序中缺乏标准作业程序。
国家灾难管理机构在4月20日回应指,国家安全理事会没有接获有关申请,乡村委员会也没有承认该住户。
电子系统一团糟
灾民没注册获援助
水灾善后行动电子系统(ePASCA)问题一箩筐,其中出现部分灾民没注册系统、获得修复房屋的部分灾民不获500令吉水灾援助金、灾民身分证号码与姓名不符等。
报告显示,截至4月19日,共有17万2834名灾民在该电子系统下注册,但已接获永久房屋的116名灾民,和155名获得修复房屋的灾民,没有注册。
此外,每户灾民的屋主原本可获得500令吉水灾援助金,但调查发现,竟然有164名永久房屋灾民和490名获修复房屋的灾民,没有获得该援助金,造成审计局无法确认这些灾民是不是真的受害者。
但国家灾难管理机构(APBN)解释,这些人没有获得援助金,可能是因为没有亲自领取援助金,其中4万5018人没出席援助金颁发仪式,另也可能是社会福利局或县局输入错误资料。
沙希淡卡欣愿配合传召
(吉隆坡18日讯)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沙希淡卡欣说,若公账会将针对审计报告传召他出席听证会,他也愿意配合出席。
他说,2014年发生东海岸水灾后,政府已拨出足够款项来援助灾民,房屋重建乡村及区域发展部负责,而国家灾难管理机构在处理灾民民生问题。
他今日在国会走廊受询时,归咎地方政府不配合所致,才会衍生许多问题。
“如果公账会要传召我,我也愿意给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