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纵贯线.师傅的雕技+学徒的创意 入木三分
报导:蔡爱卿
可以这么说,《入木三分》木雕展与其他展览不同的是,它除了展出木雕作品,也告诉我们传承传统雕刻工艺的另一种方式。传统手工艺不再非得一板一眼地学才叫传承,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下,完全可以结合学徒的个人喜好,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入木三分》就是这样一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成果。一生都以传统方式雕刻木头的木雕老师傅,却能完全包容不走传统路线的徒弟,协助他们创作出风格完全不同的木雕作品。
王真贤与董咏祥都是在槟城古迹信托会推动的传统手工艺授徒计划下,向木雕师傅叶寿溪学艺的学徒。其中王真贤跟着叶师傅最久,已经快要六年了,是叶师傅的第一批学徒。
叶师傅今年已经70岁,面对新时代的学徒,他完全摒弃旧有方式,不强制学徒遵照传统方式学雕刻,反而容许学徒依照自己的喜好,再从旁给予他们指点,将自己的技术教授给学徒,创作新的作品。
先让学徒打杂
叶寿溪受访时说,从来他教学徒都是毫无保留,学徒喜欢刻什么,他都会把自己会的技术教给他们,帮助他们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他说,目前时代已经不同了。以前的手工艺师傅教学徒,首先要考验学徒的耐性,因此会先让学徒做各种打杂的工作,能通过考验的,才有机会学技艺。
“可是这一套在今日已不适用。愿意学手工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如果师傅再用种种方式考验学徒,相信没有人敢来学艺了。”
这是叶师傅教学生6年以来,首次有学徒举办作品展,而师傅也会展出自己的一套作品,就是他最拿手的惠泽尊王像,这是他从事雕刻事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参与展览。
《入木三分》木雕展策展人符芳俊也是叶师傅的学徒之一,他之以决定策办这项展览,也是希望探讨木雕作为一种传统手艺,在保留传统艺术价值之余注入新元素的可能性。
这项展览将从本月21日起至6月12日,在兴巴士公司维修站的冉阿末画廊展出两名学徒共三十多份作品。
董咏祥:期待作品供奉神桌上
咏祥是醉心民间传统文化的学徒。在跟着叶师傅学雕刻之前,他已经非常喜欢各种雕工精细的神像。作品能够被供奉在神桌上,可说是他学雕刻的终极目标。虽然目前的他认为自己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学艺已有两年多的他,主要刻牌匾以及神像。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的作品也趋向传统风格。他希望能够在传统的范畴里雕刻出年轻人也会喜欢的作品。
学艺之后他深感师傅的指点真的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有了想要雕刻的想法,只有经过师傅指点,他们才知道要如何去刻出来。而且,知道怎么刻并不代表马上就能刻出很美的作品,雕刻需要不断实践,作品才会越来越成熟。
坦然看待学徒离去
叶师傅任由学徒发挥,过去6年来共收了20名学徒,但能够持之以恒的也只有目前3个吧了。对于多数人只学了一段时期便离去,叶师傅倒是坦然看待。他认为,即使学徒只学了一点皮毛便离开,也是学过雕刻了。日后如果还有缘分,他还是会继续雕刻的,一切都看个人造化。
而他之所以选择包容学徒,是因为他清楚授徒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手工艺教给年轻人。让学徒雕刻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会更愿意留下来继续学,也才能学到更多雕刻技术。
他不担心学徒是否有打好基础的问题,因为只要学徒有兴趣继续刻,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必须不断学更高的技术,才能刻出想要的作品。只要他们持续地雕刻,技术一定会进步。
槟城古迹信托会最近重新推动传统手工艺授徒计划, 叶师傅也准备再收学徒,不过到现在都还没有新学徒上门。可见即使师傅愿意教,要找人来学也是个大问题。
王真贤:非常乐在其中
王真贤是跟着叶寿溪师傅最久的学徒。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在接近6年后依然在雕刻,是因为他一直都乐在其中,雕刻对他来说就是在玩乐。
他说,每周到师傅家的工作间雕刻4小时,变成他很期待的时光。因为他可以在木头上刻任何自己想刻的东西,只要他问师傅那些东西怎样刻,师傅都会指点他。
但他不一定照着师傅所教的方法去刻,王真贤是完全跳脱传统的学徒,在英国生活了33年的背景,使他的艺术眼界与众不同。在叶师傅的指点下他可以尽情驰骋在自己建构的木雕世界,刻出一件件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