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漢屢敗屢試終嚐成果 種出葫蘆“福祿”滿滿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中年漢屢敗屢試終嚐成果 種出葫蘆“福祿”滿滿

賴目瞳向《中國報》展示他一手種植的小葫蘆。
賴目瞳向《中國報》展示他一手種植的小葫蘆。

「頭大身小」的葫蘆失去葫蘆原本的造型,將被淘汰。
「頭大身小」的葫蘆失去葫蘆原本的造型,將被淘汰。



獨家報導/攝影:簡文健
(亞羅牙也19日訊)中年漢在神廟旁“暗中摸索”,屢試屢敗,在皇天不負有心人的情況下,終栽培出完美無瑕的葫蘆樹,以葫蘆會友廣結善緣。

來自馬接峇魯的賴目瞳,是當地通靈宮廟執委之一,他利用該廟側旁空地,透過本身種植的葫蘆,分文不收,贈送給有緣前來該宮膜拜的善信。

賴氏向《中國報》指出,在民間的傳統中,葫蘆具有多重的吉祥象徵意義,主要是因為葫蘆與“福祿”的諧音相同,以及它是一種綿延伸展的蔓藤植物而有了多子多孫、長久不絕的引寓。



多數用於供奉神明

“葫蘆長久以來便一直被視為吉祥物,而廣泛被使用于民間習俗中,在許多喜慶場所或民間住處,皆可見以葫蘆形象的裝飾和祝福,葫蘆儼然與中國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葫蘆文化在民俗傳統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他說,剛開始種植時,從種子發芽直到葫蘆樹開始攀藤,直到結出葫蘆果,興高采烈,等待收割之日,卻遇到害蟲的侵蝕,幾天內全數“翻盤”,讓他猶如從高處跌至谷底,鬥志全失。

賴目瞳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葫蘆樹全數“翻盤”后再次出發,在拿捏到當中的技巧,如今得心應手,讓他成就感滿滿。

另一方面,葫蘆樹喜愛水分充足的土壤,在缺水情況下,不僅是葫蘆結果不成,還會導致葫蘆樹脫水枯乾。

葫蘆在本地多數用于供奉神明,鮮少用來食用,尤其是現代人更使用葫蘆充作容器,在古代期間,葫蘆可說是如今的水壺,據瞭解在國外一些地區,葫蘆可是烹飪美食的食材之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