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煉銅鑼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高溫煉銅鑼

報導/攝影:盧淑敏

“銅鑼(GONG)”是印尼民間傳統樂器,惟隨著西洋搖滾樂的崛起,年輕人對傳統的甘美朗(gamelan)音樂漸失去興趣,在印尼梭羅製作銅鑼的工坊,也淪為夕陽行業。

銅鑼生產過程繁雜且耗時,長時間的高溫工作環境更考驗製作者的耐性,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銅鑼是經過銅和錫經高溫淬煉,熔成10多公斤重的圓餅後,再由工匠不斷千錘百煉5至6個小時才能完成。

其生產環境酷熱難耐、煙灰漫天、空氣混濁,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工匠們的汗水混合經驗只能換取1天2元美元(8.18令吉),但銅鑼本身卻是價值不菲的純手工藝品。

抽取銅線——銅線是必備的製作原料,工匠細心從回收的電纜中抽出銅線。

  • 抽取銅線——銅線是必備的製作原料,工匠細心從回收的電纜中抽出銅線。

  • 精準秤量——要制出標準的銅鑼,原料方面可謂馬虎不得,全都得經過精準秤量。

  • 清楚指示——為了方便員工調配製作原料,每間工房門板都有標明各種原料重量和方程式,非常嚴謹。

  • 特製火炭——用以燒製銅鑼的火炭,有別一般煮飯燒菜用的木炭,它能燃燒出青藍色的高溫火焰,酷熱非常。

  • 翻轉大鑼——整個燒製過程中,經驗豐富的師傅用兩支“鐵叉”不停的翻轉大鑼,讓兩面均勻受熱,現場火花四濺,蔚為奇觀。

  • 搥打塑型——燒得通體火紅的大鑼快速被其他工匠移到一旁,在溫度下降前反覆快速搥打塑型,這“燒、打”的動作,要持續差不多一天,才能雕塑出完美的造型。

  • 逐漸成形——在極高溫的火焰中燒得發燙的鑼,像是一個發光的夜光杯。

  • 隔熱固定——在雕塑比較細微的部分時,工匠使用香蕉樹幹來隔熱及固定。

  • 電鑽開洞——打磨後的大鑼便可使用電鑽開洞,以穿繩方便懸掛在框架上敲擊。

  • 大功告成——工匠擊打出低沉典雅的“咚咚”聲,已完成的銅鑼是印尼民間傳統宗教儀式及慶典中,重要的樂器之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