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欣:手机变聪明了,我们呢?
当手机只能用来收发短讯,而照片需要通过一封50仙的MMS发送的年代,上网并不是那么方便的事。
后来,智能手机诞生,不用扛着笨重的手提电脑,大家都能轻松上网了。
拍了照,可立刻上传至面子书或Instagram,也可以通过各通讯类的手机应用程序,发送给其他人。
网络世界资讯太多,我们生活中的空闲时间也不少,于是,我们一天内多次上网,频密查看面子书、检查工作或朋友圈群组的讯息等。
“低头族”出现,一些国家也设立“手机人行道”,让人们放心边走边滑手机。
新闻上也出现了“某某忙着滑手机而不慎掉入水中溺毙”等,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一机在手,我们需要什么,下载就是。
手机应用程序应有尽有,无论是手电筒、录音机、笔记本、相机、画纸、钢琴,你都可以轻易将这些身分赋予手机,让它十八般武艺集于一身。
到异国旅行,下载需要的手机应用模式,即可知道搭什么线的地铁、要怎么走到目的地。
身为记者,要将稿件传回报馆,人不必回到,只要连接网络,稿件即可在你按下传送的那一刻,发送给主管。
用手机录了视频,也可上传至报馆面子书,让读者能立刻一睹为快。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前我们会善用一封短信所提供的字数限制,尽量将讯息键入一封短讯中,因为一封短讯要花费5仙至15仙,所以我们不乱发寥寥数字的短讯。
如今,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发送每句话都没额外收费,于是一个句子可以分成多个词发出。
如果你在上班,这些重要或不重要的各类讯息,一一在送达你手机时响起,干扰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开始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在入睡时切断网络,以防某个夜猫子在深夜发出的讯息,成为惊醒你的闹钟。
手机变智能了,我们也要当个聪明的主人,好好驾驭它,别反过来成了它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