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虚与实‧陈慧文:零起点
作为大学选修课(另有一种是副修课),中文课每个学期大约有十班第一级,大概有一两班会有一两个华裔,通常华裔生至少会持续学到第二级,有些也会学到第三级或最高的第四级(人数不足五位就无法开班)。
目前第三级和第四级也是以华裔生居多,因为我们的课程是教导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华裔生在汉字的接受度方面有先天优势,哪怕有些人全然不会说中文。
不少华裔生只是来学认字,他们当中的学习背景也有好几种,中文程度也不全然一样。中文零起点的华裔几乎是稀有动物,我对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当好奇。
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工程师学生,是真正的零起点,但他的会话能力让人觉得,他也许会讲方言,因为没有声调的问题。他的成长环境是全然的英文背景,家里也没有人会方言,他的中文语感是凭著在车上收听中文电台节目而建立起来的,尽管他未必能听懂节目,但他只想建立语感,在这方面,他学得满好。
他发现中文的音节有限,所以,他知道唯有学汉字才能走得更远。他学中文的动机,来自他在职场的经验:四十岁以下的华裔同事,私底下都在讲中文,唯有在会议上才使用英文。他觉得,现在的马来西亚华裔年轻人,普遍上都懂中文,所以他也开始学中文。
他曾是我同事的学生,同事说:“你会喜欢他的,他是好学生。”大考前,他还来了封电邮说:“老师,我这学期都在忙着处理新办公室的事情,没花太多时间复习,所以可能会考得不太好。”他开了家新公司,可惜这位好学生没再继续第三级了,因为忙着新公司的事情。不过,工作当儿还可以抽时间学语言,而且学得不错,确实是相当难得。
另有一位戏剧系的小女生,来自砂拉越,父亲是华人,母亲是Bidayuh人,家里只讲英文。她也学得不错,会说一点中文。有个网站叫Arch Chinese,有笔顺演示,非常方便(但是这学期学生告诉我,现在笔顺演示要付费才能看到了),而且也可当作字典来用,许多功能都是针对非母语学习者而设计,例如查生词,可以不必输入声调,所以她很喜欢。她的写字簿还有自己抄写的笔顺,算是用功的学生。套我同事的话说:“她是我喜欢的‘好学生’。”她学到第三级,不过,这学期因忙着毕业班的《小王子》巡回演出,就没继续第四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