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蘿夏:入微──只是似曾相識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亞蘿夏:入微──只是似曾相識

要感謝自稱是我的“粉條”的Y先生,他在專業人員之外是網海撈遺珠高手,但凡見到我陋文裡提及不見了的舊日老歌,就會慷慨的下網海尋覓,更燒成唱片奉上。所以,近日許多童年後久未聽到的歌曲,我得了不少,除了多謝Y粉條,更衷心感激把這些幾乎遺失的珍貴歌曲送上網海與大家同享的好心人。



(Y先生稱是粉條,理由是自己老皮老肉了,不好意思用美媚與小哥們用的粉絲。粉條也含鐵粉之意,難為他的創意。)

近日,我得到以李白詩〈春夜洛城聞笛〉譜曲的歌曲,是邱文苑女士唱的,也是我第一次聽到。歌曲很特別,分為三段,先是西洋鋼琴伴奏,邱女士唱完後,改為笛子獨奏,然後邱女士再清唱一曲。

歌聲、琴音、簫樂自然都是珍品,不過不是我回憶裡的那一首,只是似曾相識。這一首錄音是典型的文藝歌曲,水準自然高,但就免不了有曲高和寡的寂寞了,難怪Y粉條沒有任何讚賞之意。



但昔年學校修士教的同一首〈春夜洛城聞笛〉,自己偶爾低吟也仍然覺得曲調優美,是因為修士教的這一首把太文藝的腔調刪了,與邱女士唱的這首是同樣的曲調,但修士教的改了大約卅巴仙,最合適的說法是不太文藝了,曲調更自然,也容易學,讓兒童唱歌學古詩更容易朗朗上口。

修士在學校教學生唱歌,這樣的改動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修改後的曲調自然,也更顯出其優美,不然自己不會一直念念不忘。修士是中國北方人,可是他流傳下來的這首卻有粵曲韻味。

改動與未改動的兩個曲調各有其優。這樣比喻吧,如果參加文藝歌曲比賽,最好用邱女士這首典型文藝歌曲。但在一般場合高歌一曲娛賓,恐怕人們會給修士教的這首更多掌聲,此謂曲高和寡也。大概也是這首明明很動聽的“詩歌”,未能普遍的原因。

相信修士教的這首,是他年輕時南來前在中國得到的另一個曲譜。也許在他的學生時期,此歌更受學生歡迎了。

小時候,在一本歌書裡見過有作曲家為李清照的〈聲聲慢〉譜曲,整首啊,多長。姐姐說,她從未聽過有人唱過,我不知天高地厚,看簡譜哼一兩段,就立即自知之明放棄這個宏願。

我真的不以為網海能撈到這首〈聲聲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