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姗:若干年后…去博物馆赏贝类
当海边不再有鱼虾贝类,那会是个什么样的海边?
数十年前,曼绒沿海一带从力侨、甘榜双溪迪南、巴西班让、新甘光港口、溪隆勿的老旧码头、班台、昔加里至双礼佛等,原拥有丰富的天然海产,多个毗连的大片红树林就孕育著无数的海产种类,使曼绒一度以海鲜闻名。
然而,该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并未获得妥善的保护及延续,来势汹汹的发展洪流狠狠地冲击著沿海一带的海洋生态,鱼虾疑不抵遭污染而变质的毒海水,相继大量死亡,贝类也因近年渔民大肆捕捞供市而生态被破坏,原有的“鸡脚螺”、“竹蛤”、蚬及河蚶等贝类都已绝迹曼绒!
近年,地方上有如雨后春笋的住宅区、商场、工厂、养殖场及新辟农业地,更已逐渐取代原有的红树林、储蓄森林及海岸,伴随而来的就是常被人类视若无睹的污染及自然生态被破坏等问题。
一旦追究责任,各人都各有自己的说法。
养殖业者说排放进大海的污水是干净且无害、而厂家则拍胸口指排入大海的废弃物无毒、小园主则力指所采用农药并未污染河流,而地方政府则说发展是为了地方未来好。
百口莫辩的海洋生态如鱼虾贝类,只好不惜以“死”及“家破人亡”来证明现在的海水有毒,住不下也活不了!
如地方政府继续无视或放任地方发展所造成的污染加剧,相信曼绒海域现有的贝类如蛤蜊、蚌、绿牡蛎、血蚶及海螺等也将走入历史,民众若干年后只有前往博物馆才能一睹各种贝类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