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身為職業爵士音樂家(3之1)那些常被問到的問題
特約:鄭澤相
要當一位爵士音樂家,到底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許多上門來學習爵士樂的年輕朋友都會有這個疑問,而我也為了要回答這些問題,思考了不少。當然,喜歡爵士音樂是第一條件,如果不喜歡,還做來幹嘛?記得在大學教課時,我和學生第一次見面時都會問:“你為什麼選擇念爵士音樂?”驚訝地聽到好多答案都是:“念音樂是成績不夠好,沒辦法去念別的科系,父母親說不如念音樂,以後教音樂比較輕鬆。”我往往被這樣的答案嚇得不知所措。
那為什麼選擇進修爵士音樂呢?回答:“哦,那是考音樂入學試,古典修為不夠好,所以校方建議到現代音樂系進修爵士樂。”此時我的嘴已經關不上了。這是怎樣的想法啊?真的以為爵士音樂這麼容易混?不過,這不是這篇文章要講的。
成為爵士音樂家要有什麼樣的訓練?首要條件是聽很多音樂,不管什麼樣的音樂類型——從古典到爵士到中古聖樂,藍調到搖滾,嘻哈到民謠到流行,能夠聽多少就多少。至於吸收與否,我倒覺得不一定就在當下能馬上做結論;盡可能不要馬上就黑白分明分辨這是所謂好的音樂,或者不好的音樂,應該再模糊一點,將我現在喜歡和現在不太喜歡、明白或不明白、有共鳴或沒有共鳴的音樂粗略分類一下。
年輕時沒有的頓悟
像吳念真在一篇文章裡提到的:(讀)聽到不明白的(文章)音樂,是因為我現在還笨笨的,所以不明白,等以後慢慢再明白,而不是馬上反應說這是什麼爛(文章)音樂!
趁年輕的腦袋空空,多裝點東西等以後慢慢用。而且請不要胡亂判斷音樂——這首歌那麼流行一定是爛歌,這首音樂這麼前衛一定是好東西。
什麼樣的市場都有好和爛東西,還是以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好好研究後才下定論,而且這定論未必就是蓋棺論定哦!回想當初,接觸到自己很喜歡的爵士樂後,就拚命搜索各種書籍唱片,這是互聯網出現前的時代,只有透過實體書籍和唱片。如此冷門的興趣,當然比較難找到資料,一旦遇上了,口袋馬上掏空買下來。
有一回到新加坡買了一本《The Guide To Jazz Music》,隨書付贈了一張CD,我開心得不得了。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首曲子就已經是後期的John Coltrane這位前瞻性的樂手,演奏的是Naima。Coltrane在1960年代後期,他去世之前開始探討音樂的框架問題,開始尋找突破,改寫音樂的定義。所以,這首錄音是John Coltrane的Tenor Saxophone在鬼哭神嚎,撕裂爵士樂慣有的華麗外衣,往地獄深淵跳下去一樣。
第一次聽了後,我很失望,啊,這爵士樂好難啃!我真是不夠水準去欣賞。把那首曲子放在一邊兩三年,聆聽了、閱讀了、累積了許多經驗以後,再回來聽,頓時覺悟——啊,真是好東西!在年輕時,經歷過這種寶貴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上了年紀,視野狹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所以,我們常聽到四十歲以上的人,常在感歎以前的音樂多好聽啊!以前的食物多好吃啊!以前人的文章多好啊!以前的女孩子多漂亮啊……
多方吸收各種養分
當然,一些實際上的改變是不可否認,不過也有一半以上的因素,在於年輕時,你像一塊海綿拚命吸收養分。上了年紀後,這塊海綿無法再吸收新東西了,況且上了年紀,世界觀和審美觀也形成了,比較難以改變。所以年輕時,什麼都聽都看,盡量接觸各種不一樣的東西,開闊耳界,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原來有這樣做音樂的方式。參考,可是別太在意專家說的經典。
我還記得,聽到《Kind Of Blue》這張幾乎所有闡述爵士音樂的書籍,都打高分的經典中的經典唱片時,我失望地感覺:這就是終極經典嗎?後來在瞭解了個中精髓後,才真正回味這張專輯的深厚功力。
別小看慢慢用身體感受的音樂,在多年累積後形成的印象堆,這些藏在意識角落、各個抽屜裡的音樂,不知在哪裡各自反應激盪,不知什麼時候會融合,變成你自己的養分,變成你的靈感,變成你的原創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