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 游學比利時 心眼開闊閱歷增多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 游學比利時 心眼開闊閱歷增多

嘉慜第一次與接待父母Ben Van Duyse,Tinneke Bleys見面時的合照。
嘉慜第一次與接待父母Ben Van Duyse,Tinneke Bleys見面時的合照。

文:戴嘉慜
整理:方俊心
圖:受訪者提供



十八歲女生戴嘉慜嚮往異國生活,認為人如果長期固守既定生活圈子、生活方式,是毫無意義的。她放棄了大專院校的獎學金,踏上為期一年的比利時交換學生之旅。

我們只在電郵書信中會面,點開嘉慜的照片,是一位笑容燦爛、自信的女生,圓臉蛋使她看起來和藹可親。“萬分感謝,謝謝你願意為我分享,”她在電郵末端寫道。

四年前,有一批AFS(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AFS跨文化計劃)歷屆交換生到嘉慜的母校,芙蓉振華中學進行分享活動,他們的經驗打動了嘉慜,她下定決心,中五畢業之后也要當交換生。

異國的文化與生活對她具有莫名的吸引力,而且,“我覺得年輕就應該多去體驗,多去嘗試,因為我們有犯錯的資本。”



在父親反對,母親幫忙說服父親的情況下,嘉慜出發了。當時嘉慜的SPM成績很好,許多學校願意提供她獎學金,但如果她當交換生,這些獎學金將化為烏有。另外,交流一年將使她升學比同級生慢,這些都是她父親起初不贊成她當交換生的原因。“但是我覺得這不會給我帶來什麼影響,我覺得比別人慢不一定代表吃虧。”

就這樣,這位有主見、有想法的女生踏上了她人生的奇幻之旅,至今已在比利時生活了八個月。

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
◆請介紹妳自己……

我爸爸是個商人,媽媽是位小學教師,爸爸工作比較忙,教育孩子基本都是我媽媽的責任。我家裡有四個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從懂事開始,媽媽就對我們要求比較嚴厲,也正是這種嚴厲的要求,才使得我在成長求學的道路上,嚴格要求自己,也使得我變得更加獨立和律己。

隨心而無畏懼
◆為什麼要當交換生?

還記得我中三那年,學校請來了通過AFS到國外交換的學生,來到我們學校分享他們的交換經驗和感想。當時聽了之后,對歐洲國家的文化十分感興趣,一直以來也非常嚮往異國生活,就暗下決心,中五畢業之后,也要當交換生。

我覺得年輕就該多去體驗,多去嘗試,因為我們有犯錯的資本。並不一定每個人的軌跡就是高中畢業之后就上大學,大學之后工作,到最后結婚。在我看來,一個人如果長期在一個特定環境裡生活、接觸特定的人群,機械式的循環,這樣的生活對我毫無意義,就是這樣的一個心態,促使了我想當交換生的願望,總之一句話“follow your heart, nothing to fear”(跟循內心,無所畏懼)。

去年秋天,嘉慜與比利時根特區的交換生相聚于迪南(Dinant)。
去年秋天,嘉慜與比利時根特區的交換生相聚于迪南(Dinant)。

在異地重新思考自己
◆當交換學生的過程裡,妳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在這裡的生活可說有起有落。“落”可以說是佔了百分之七十。一開始,語言不通,學校同學也不太敢用英語溝通,所以當時要在學校找一個能聊得來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第一個星期,我在學校都獨來獨往,下課一個人吃飯,心情非常低落,甚至感到很洩氣、沮喪、想放棄。但經過接待媽媽的開導之后,我才慢慢學會鼓起勇氣與別人溝通。

此外,剛到這裡時,我感覺自己融入不了接待家庭,總覺得彼此之間有面陌生的牆。有一位學姐就跟我說:“If you want something from the others, be the first one to do it.”(若有求于人,請先付出。)她問我接待父母有沒有在每一天睡覺之前給我goodnight kiss和擁抱,要是沒有的話,就要我先主動給他們。一開始挺尷尬的,但到后來換成他們主動擁抱我,給我good night kiss,到現在如果我們沒有good night kiss,甚至會覺得不習慣。通過這個簡單的舉動,我感受到我們的關係拉近了,不像以前那般陌生。

另外,逢年過節都會特別想家。這裡的食物與馬來西亞很不一樣,所以難免會有思鄉病。想家時,只能安慰自己或與其他交換生互相鼓勵,及成為彼此的精神支柱。每每與接待父母之間發生矛盾或衝突,我們都會互相傾訴,一起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

記得有一次,在上荷蘭語課的時候,同學爭論著一個食品是麵包還是甜餅。當下我發現,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多麼神奇,例如,我們亞洲人認為牛角麵包便是麵包,但比利時人、意大利人會堅決說那只是一種甜餅。這些文化差異,讓我增加不少知識。

最后,來到這裡才讓我發現,家人是不可能被其他人取代。自家人無論你做錯了什麼,他們都會無條件原諒你,過了半天就會完全忘記,但當你在外人面前做錯事,使對方生氣或不高興,他們始終會因這件事而耿耿于懷,久久記在心裡。我也提醒自己,以后要更孝順爸媽,把他們給我的,雙倍報答他們。

有驚喜也有難忘的事
◆最讓妳印象深刻、難忘的事情又是什麼?

我生日當天,接待父母精心為我準備了驚喜,還為我舉辦了一個燒烤會。這是我第一次開派對慶生,對我來說意義非常重大。此外,到學校上課的第一天,週遭的人事物完全陌生、完全聽不懂別人說的話,所有人也向我投來異樣眼光,當時的這種無助感,是我至今都無法忘記的。

還有好幾次,我搭巴士,到站了忘記按鈴,直接坐到了巴士終點站。當時一個人被載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心裡按捺不住恐懼感,在巴士裡大哭,最后由接待媽媽開車來接我回去。

不追趕考試的教育
◆在比利時的上課情形是怎麼樣的?

我的學校叫做Provinciaal Handels-en Taalinstituut Gent,我們都會叫PHTI Gent。

在比利時的高中班上,最多只有20位學生。我覺得也因為這樣,老師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親近,相處起來就像朋友。另外,這裡的高中沒有政府所規定的教學大綱,也沒有類似SPM的大型考試,在這裡的學生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在馬來西亞,我感覺上高中唯一的目標就是考好SPM,幾年的努力就是為了能在SPM裡,考獲標青成績。但在這裡,學生上高中的目的,就是快樂學習及與朋友相處。此外,在這裡的學生都勇于提問,要是遇到不認同老師的觀點時,都會提出來一起討論。

嘉慜在比利時居住的地方根特(Gent)。
嘉慜在比利時居住的地方根特(Gent)。

我的一周這樣過
◆能說說妳在比利時的一天是怎麼過嗎?

我早上7點起床,8點騎腳車出門。8點25分上第一節課。除了星期三和五上課到中午12點,其他天都到下午4點30分。在比利時,學校每星期三都只上課到中午12點。)

有時放學之后,我會參加課外活動。我的課外活動都參加運動項目,因為早前我的接待媽媽介紹我參加了一個運動社團。在這個社團裡,我很慶幸能嘗試很多種從來沒參與過的運動,比如攀巖及韻律操。

有時放學之后,我會邀請一些朋友到家裡彈琴看戲,每逢週五傍晚,我都會與朋友結伴打羽球。週六,我都會到比利時的一些城市一日游,看看比利時的各個角落。這不僅讓我更瞭解比利時的生活,也讓我大開眼界。在週日,比利時多數商店都關門,我一般都會呆在家裡陪接待父母,以增進彼此的感情。在一些特別的節日裡,我和朋友也去了周邊的歐盟國家,感受不一樣的人文地理風情。

留學一年費用兩万餘
◆在比利時,每個月的花費多少?

由于AFS是非政府機構,我參加的這個交換生項目是全程自費,費用大概是2萬6000令吉。該費用涵蓋來回機票、整個交流年的保險金、高中學費、醫藥費等。我在這裡是入住接待家庭裡,該接待家庭會負責我的飲食起居及來往學校的交通費。早餐晚餐我都會在家裡吃,午餐接待媽媽則會給我準備便當,所以我在這裡不需要花很多錢,一個月的花費大概是50歐元,主要支出都是自己外出時的交通費及飲食開銷。

更有信心迎向未來
◆當了交換學生,回國后的學習進度會不會比別人慢一年?

由于我是在2015年的8月才來到這裡,我回去之后,自然不只是比別人慢了一年,而是兩年。但我覺得這不會給我帶來什麼影響,我覺得比別人慢,不一定吃虧。在我看來,我們不僅要強調學習,更要看重生活的閱歷,這些才會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在國外的這一年裡學到很多,拋開課本知識的習得,我對生活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這趟路程讓我能更成熟地面對任何困難,讓我在接下來接受挑戰時,持著不一樣的心態,包括學習與工作。

因為有了這一趟路程,讓我有機會面對種種不是在自己舒適圈能遇到的問題。在面對困難與問題時,我成長了許多。之前覺得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都有辦法解決,讓我變得更有信心及勇氣去迎接問題。我覺得,我更有能力面對接下來在學習與工作上的挑戰。我深信一句話:“Our past equals our future.”(我們的過去等于我們的未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