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去(下篇) 該闖 該留?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衝出去(下篇) 該闖 該留?

2010年第1屆金視獎,謝佳見憑《美食廚師男》,一舉拿下“最佳男主角”和“最受歡迎男演員”兩項大獎。但獎項的肯定,並沒有為他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0年第1屆金視獎,謝佳見憑《美食廚師男》,一舉拿下“最佳男主角”和“最受歡迎男演員”兩項大獎。但獎項的肯定,並沒有為他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撰文:林彩蓮
攝影:陳梓健
圖片: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誰不知道“家是舒服”這道理,然而,大馬演員不斷向外涌,急著尋找海外市場,證明大馬電視圈有缺陷。

到底大馬市場出現什麼問題?而大馬演員應該繼續留在國內,為大馬的娛樂事業努力?抑或暫時放棄本地市場,衝出海外?

拿了獎又怎樣?



製片掌控整部劇的預算,如何把菜炒得香噴噴,大廚很重要。要如何平衡收支,同時又把菜炒好,要兩者俱備,在大馬這環境,難度非常高。

在大馬,製作公司的電視劇預算靠電視台,資金有限,若要做到讓觀眾覺得這部是“大製作”,就得靠製作公司如何處理預算。“電視台給的預算千篇一律,所以不管是什么題材,都拿一樣的價錢。但為何有些公司可以做大製作呢?因為他們寧願不賺錢、虧著錢去做,為打響品牌、為觀眾和市場。”

但是,在觀眾、市場看完電視劇后,不管該作品如何成功,收視率多高,拿了多少獎項,依然沒看到廣告的植入、價錢有所增長。電視台想盡辦法,沒有廣告也堅持製作,但兩者環環相扣,兩方都面對很大的問題。

袁再顯說:“我們做了《女頭家》和《香火》,口碑和收視率都很不錯,但老闆問了句:‘為何沒賺錢?’市場上看到的表面風光,但無以為繼的是,因為沒有廣告、投資。袁再顯以過來人身分談:廣告和市場沒增長,電視台預算不夠,這是最大的問題。簡單來說,要有素質就不能賺錢,為了生存要賺錢,就唯有降低素質。

當沒有好素質的作品時,製作公司要拿什么和國外商家談合作計劃?又如何吸引海外演員來拍劇呢?

凡此種種,牽扯到的,正是整個大環境。“大馬演員不能因為得獎了,或者演技被肯定而提高片酬。當生活有壓力的時候,一定想往外發展。”

謝佳見2010年在大馬《金視獎》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殊榮,但是獎項對他的演藝事業,并無多大的改變。“拿獎后確實給了我很大的肯定,但坦白說改變并不大,不管是製作公司或觀眾,對于獎項并沒多大‘興趣’,所以就算拿了獎又怎樣呢?我的酬勞沒有因為獎項而提高,或機會變多。”謝佳見一針見血道出,若今日還留在大馬,對自己的演藝生涯改變確實不大。

外闖 從頭做起

袁再顯表示,一個優秀、會為未來鋪路的演員,大概可以算出本地有多少製作公司會找上門,有多少家電視台會找你拍劇。而在大馬,以目前的情況,只會少不會多。演員面對瓶頸會找出路,但電視台沒有和海外電視台合作的機制,只是兼顧本地製作,因此大馬演員很難推出去,只能用新人的姿態到海外重新來過,不會管你是“視帝”或“視后”,有沒拍過片。如果本地有電視台願意把演員推出海外,讓演員從二三線開始做起,或許人家看到他了,觀眾喜歡,自然會找該演員當主角。“沒有這個機制的話,單打獨鬥,一定有難度。”

懂得回來更重要

在香港闖蕩過的吳天瑜以自身經歷坦言,能夠衝出海外是好事,也只有好像這個“方程式”,才能讓藝人穩固他未來的路,哪怕只有短短幾年,或者當紅幾年,但當其履歷表有了這些經驗,就顯得和其他人不一樣。“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演員能夠吸收更多國外的視野和成長,不管是演技或是環境。有些東西不是有錢就能學到的,比如文化的差異,如果沒去到那個地方,你要怎樣跟別人說你的經驗?”

然而,不管是她、林宇中或袁再顯都認為,大馬演員在外闖了,要記得“回來”給予貢獻。“很多人問我,既然在中國有機會為何還回來?我覺得當大家都在那邊競爭的時候,這里的這塊石頭,摸一摸會變奇跡。人家越看死我自己的國家,我越要做下去。”吳天瑜自認自己有種使命感,不能放棄本地市場。林宇中也說,“如果沒有舊人出去(海外拍劇),學習新東西,本地哪有新人?舊人學了回來再教。海外發展很好,但懂得回來更重要。”

童冰玉說,觀眾認為在海外拍劇的演員比較吃香,其實是一般“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只要有過類似經驗,大家就會報以不一樣的眼光。然而,以她自身的經歷,她認為,馬新的劇種和故事不會比中港台差,但資源短缺是很重要的因素,畢竟製作是一個“配套”,不管少了哪方面都不行,包括政府資助、拍攝成本、劇本及演員等,環環相扣。

謝佳見也道出極為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一直原地踏步,拿出誠意用心製作,才會進步。”他認為,有些演員不是計較酬勞,但接洽過程卻看不到製作公司的誠意,例如布景、服裝等馬虎、拍劇過程沒系統、沒有好好計劃拍攝過程,預算沒掌控好等。“至少需讓演員覺得製作公司‘珍惜’他的付出,若各個方面都沒準備好,演員也無法專心演戲。”

除了大環境,製作團隊的自強不息和求進步,也是留住人才的至關重要因素之一的啊!

4因素停滯不前

1.政府沒有資助

在海外如新加坡、台灣及中國,政府非常注重文化資產,全力資助國家的影視產業。尤其是新加坡,該國影視能夠突飛猛進,新國政府絕對功不可沒。新國拍劇較自由、步伐慢,因為政府的扶持,電視劇能夠賺錢之余,又不會太商業化。當時新國為了搞好電視劇的水平,請了一班香港影視幕后人員幫忙,也拍了好幾部很經典的電視劇。

2.沒搶廣告現象

在台灣擁有多家電視台,從早期的廣告費高到可以邀請海外著名藝人,到如今創出自己的台劇王國,雖然每家電視台分割了廣告費,但若8點檔戲劇收視率提高的同時,廣告費也會上升,而這是本地市場沒有的文化。大馬沒有要“搶廣告”的現象,因此無法助長這股風氣。

3.缺資金缺Icon

中國電視圈絕對不缺資金,這幾年也漸漸懂得創立屬于個人的“IP”(類似品牌),例如導演或者製作公司創造了屬于自己的IP,所有作品有口碑,即會吸引投資商收購,拉入公司職員當股東,合資創立合作公司。

此外,中國近期也流行“眾籌”。一部電視劇在記者會宣佈要開拍并宣佈“眾籌”,觀眾可以以不同方式“砸錢”投資這部劇,因此開個記者會隔日,就可以籌到到幾百萬資金開拍。

4.演員不能共用

大馬有一家付費電視台,及首要媒體旗下數家電視台,在這么有限的資源下,卻不能共用演員,很多因素無法激增觀眾。就算演員拿獎,酬勞也未能跟著水漲船高,光輝一下就過,這風光背后沒有其他經濟支撐,讓演員開大車、換大屋,把自己包裝成Super Star,無法賺更多的錢。這讓海外商家都難注意到。

童冰玉覺得,本地製作還不足以成熟到讓大馬演員對拍攝環境死心塌地。“我覺得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藝術和商業價值不能夠掛鉤。若現在站在大商業角度看,我們要進步的地方還很多,可能人家認為我們只是初學者。”她認為本地製作有熱忱和實力,但在一些無奈的環境因素、現實問題和有限的資源下,只能做到這種程度。演員要往外跑,吸收更多的視野和角度,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林宇中(中)同樣沒有放棄本地市場,近期的作品有《脈動人心》。他認為,懂得“回來”更重要。
林宇中(中)同樣沒有放棄本地市場,近期的作品有《脈動人心》。他認為,懂得“回來”更重要。

吳天瑜曾與胡軍、佘詩曼、呂良偉、馬浚偉等演員合拍《忽必烈傳奇》,在海外發展成績不俗。但她沒有放棄大馬市場,回流后拍攝《情牽南苑》、《香火》等口碑好的本地劇集,為她帶來多個獎項。
吳天瑜曾與胡軍、佘詩曼、呂良偉、馬浚偉等演員合拍《忽必烈傳奇》,在海外發展成績不俗。但她沒有放棄大馬市場,回流后拍攝《情牽南苑》、《香火》等口碑好的本地劇集,為她帶來多個獎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