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垃圾分類明開跑‧高樓管委會軟硬兼施 電眼盯到你分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北馬頭條】垃圾分類明開跑‧高樓管委會軟硬兼施 電眼盯到你分類

兩名自願者在壟尾松林公寓的回收廢品集結站,細分再循環廢物。
兩名自願者在壟尾松林公寓的回收廢品集結站,細分再循環廢物。

報導/攝影:陳日翔
地點:湖內山莊第二期公寓
(檳城30日訊)“源頭垃圾分類”計劃開跑,高樓管理委員會和共管機構“軟硬”兼施,在進行家訪教育居民同時,利用閉路電視監視追蹤“沒有將垃圾分類者”,然后再找對方進行再教育。



率先實行該計劃的湖內山莊第二期公寓共管機構主席林益強,及壟尾松林公寓管理委員會主席張舜慶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源頭垃圾分類”計劃不應著重于廢物回收量,反之需專注于垃圾分類的教育。

林益強說,由于該公寓長期推行廢物回收,相信居民在響應垃圾分類的計劃,並不難。

“不過有部分居民尚未掌握如何垃圾分類,因此教育工作很重要。”



他說,該公寓自4月份推介該計劃后,在分類垃圾桶發現仍有少量未經分類的垃圾包。

“有部分居民則在每層樓的垃圾房分類廢物,由清潔員將廢物帶至垃圾分類收集站。”

湖內山莊第二期公寓共管機構秘書林達(Linda)補充,為確保該計劃有良好績效,該機構會在設有閉路電視地方放置分類垃圾桶,以“揪”出沒分類垃圾的居民,并向他們講解遵守垃圾分類條例。

湖內山莊第二期公寓有5棟高樓共840個單位,每日每棟垃圾量可裝滿3個大型青色垃圾桶。

另外,張舜慶說,他已成立垃圾分類專案小組,共5名成員。

“該專案小組將在完成草擬問卷調查后進行家訪,掌握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了解程度,包括研究居民不參與垃圾分類的因素,並舉辦說明會。”

他強調,“我們要的就是居民響應源頭垃圾分類。”

他也將把一份有關高樓執行“源頭垃圾分類”方案的計劃書,提交給檳州政府,協助州政府如何有效在高樓執行該項計劃。

依5步驟分類

張舜慶說,高樓實行源頭垃圾分類有5大步驟,即:

步驟一:需知住家垃圾分為可再循環乾燥廢品、不可再循環乾燥垃圾物及廚余。

步驟二:若住宅範圍大,可在特定地點安置小型分類垃圾桶,方便居民丟。

步驟三:由非政府組織或清潔員將小型分類垃圾桶,移送至大垃圾槽。

步驟四:由非政府組織或清潔員對回收物進行細分。

步驟五:聯絡二手回收商變賣廢物。

他也將上述步驟,撰寫一份詳細計劃書供其他高樓管理層參考。

A4紙回收價較高

垃圾分類小訣竅。

張舜慶指出,每個類別回收物可再進行細分,如紙類回收物可細分為A4紙張、書本、紙皮紙箱、廣告紙及報紙。

“每個紙類有不同的價格,若沒有細分,回收商家僅以統一費率(Flat rate)計算。”

他補充,上述紙類回收物,A4紙變賣價格最高。

至于塑料回收物變賣價,以礦泉水罐或透明(無色)罐為最高價。

未收到分類垃圾桶

回收分類垃圾桶市價高,管理層只能將有缺陷的二手垃圾桶作為“回收桶”應急。

林益強說,湖內山莊第二期公寓有向檳島市政廳多申請分類垃圾桶,以負荷回收物量,惟目前尚未收到分類垃圾桶。

“在等待新垃圾回收桶之際,我們把公寓15個有缺陷的垃圾桶,在每座公寓底樓放置3個垃圾桶,方便居民進行廢品分類。”

另外,行動黨壟尾區州議員楊順興助理紀日升建議,面對分類垃圾桶不足的高樓,高樓管理層可暫時以麻袋自製回收桶,收集回收物。

他說,基于“源頭垃圾分類”計劃將在全國各州執行,因此,他相信分類垃圾桶供應商面對貨源不足的問題。

至少30%收入捐慈善

垃圾變黃金!

林益強指出,湖內山莊第二期公寓將使用回收物變賣所得的30%至50%,作為慈善用途。

“該筆收入將捐給佛義洗腎中心,且計劃捐助老人院和兒童院。”

他說,至于其他款額則會充作提升公寓基設開銷。

林達補充,該公寓面對消防配備包括警鈴失靈、蓄水池漏水等問題,目前已耗資1萬令吉定期維修。

“多數居民相當配合垃圾分類計劃。”

她說,該公寓長期提倡回收計劃,每月回收量可裝滿一輛羅厘。

“過去5年,這些回收物都會捐給慈濟。”

另外,張舜慶說,壟尾松林公寓每戶居民回收物變賣所得50%,作為管理費開銷。

“我們正設計可記錄居民回收量的手機應有程序,預計1個月后推行。”

市議員:民眾仍懵懂
執法初期別太苛刻

地點:雙溪大年

報導/攝影:王凱莉、洪卉嬪

(雙溪大年30日訊)經過9個月的“適應期”,垃圾分類政策將在下月初正式執法,大多數民眾都只是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簡單分類,朝野地方領袖盼執法初期,官員不要太苛刻。

馬華雙溪大年市議員許漢宏指出,隨著資源回收意識的覺醒,已經有越來越多市民早在多年前就開始進行資源回收,而雖然即將步入執法階段,但大多數民眾都是懵懵懂懂在進行分類。

他認為,不只是民眾對分類方式有所混淆,他本身也親眼目睹過有垃圾承包工友直接把分類好的資源,直接丟入垃圾車。

“承包工友也應該明確分辨這些垃圾和資源,或有居民做的不對的時候,可以現場教育,讓市民去逐步習慣這項新措施。”

垃圾分類宣導不足

新文英新村聯邦村長林明諒則認為,從他日常接觸所得,感覺經過了9個月的“適應期”,但他並未感覺居民對垃圾分類措施有明顯的認知。

他認為,若在6月1日起就嚴格執法,初期肯定會出現混亂現象,居民必然也會反彈。

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他也沒有見過有類似覺醒運動讓區內居民參與,因此他和居民一樣,都是憑著報紙和電視等的資訊,去了解當局的垃圾分類政策。

他認為,當局在垃圾分類的教育宣導不足,因此官員執法的時候,應給予機會,不要動輒在民眾第一次犯錯就直接開罰單。

垃圾袋顏色
初期不強制規定

SW Corp吉打州主任法茲拉受詢時指出,在開出罰單之前,官員都會檢查有關垃圾,確定民眾未遵循分類措施。

她說,目前她無法統計州內已經有多少巴仙的民眾,已經懂得正確分類垃圾。

“然而可以確定的,有進行垃圾分類者,一般都能夠正確分類。”

她說,執法初期,當局也不會強制規定垃圾袋顏色,“垃圾”也應該放入青色垃圾桶內。

她說,可回收的資源主要分成3大類,即紙張、塑料及其他,其他項目則包括鋁罐、陶瓷類、衣物、電子廢料及危險廢料。

她說,可以丟入青色垃圾桶的垃圾,包括了廚余、食物殘渣、紙尿片和其他污物。

“至于分類的資源,將由另一輛回收羅厘進入住宅區內收集,收集日子與收集樹葉廢料的時間表是一樣,即每週一次。”..

黃思敏:一開始別太嚴

公正黨峇甲亞蘭區州議員黃思敏指出,至目前為止,他鮮少接獲民眾詢問垃圾分類政策問題,但他個人希望當局不要一下子就嚴格執法。

他說,尤其是一些老人家早已經習慣數十年以原有方式處理垃圾,要一下子讓他們學會,并非易事。

儘管如此,他認同該政策是好的,只是希望當局能夠去更人性化去處理初期執法的問題。

他說,隨著非政府組織和慈善組織長期在社區進行資源分類的教育工作,基本的分類還不至于太難,尤其是紙張類和塑膠瓶罐等,許多民眾都很樂意進行分類并轉贈慈善組織。

“但不能賣錢的垃圾,大多數民眾還是會直接丟入垃圾桶,如電池、食品包裝袋,一個紙袋,這樣會不會被罰款呢?”

市長:市廳僅從旁協助

亞羅士打市長拿督馬諾阿末接受《中國報》電訪時指出,固體廢料管理機構將全權處理垃圾分類的事項,而市政廳只是從旁協助。

他說,市政廳的工作大多在宣傳及推廣垃圾分類,而該機構也是有參與推廣的工作。

他指出,該機構從年初至今,已在各地進行推廣垃圾分類的工作。

他說,雖然我國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我們已遲進行垃圾分類,但是還未太遲,因此他希望,民眾能夠聽從指示,一起來保護地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