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彼咯夏鄉節古董展覽 讓古物訴說歷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佛頭條】彼咯夏鄉節古董展覽 讓古物訴說歷史

文化館內的黑膠片唱機和收音機款式,應有盡有。
文化館內的黑膠片唱機和收音機款式,應有盡有。

報導:白寧馨
(昔加末31日訊)為響應夏鄉節古董展覽,彼咯村民齊借出古物,盼喚起祖輩下南洋時代的回憶,提醒年輕一代且看且珍惜。



今年彼咯夏鄉節之甘榜樂,延續去年古董車展覽的概念,將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即6月3日至5日,在大會堂設彼咯古董擺設攤位,由義工們代為保管,展覽村民家中的“寶物”。

彼咯是歷史悠久的鄉村,村內保留不少祖輩時期,所使用的古物,包括熨斗、黑膠片唱機、日本統治時期的警報器、農耕用具等。

村民響應借出古物



在籌委會號召下,不包括尚未列在名單內的古物,已有17戶家庭願提供近50件古物參展,大部分彼咯古董保存至今仍能良好操作。

眾多古物中,最具歷史性是匯錢回唐山的早期銀行牌匾,上面寫著“興成號專收廣西、福建、廣東各內地保家銀信回唐匯兌總理”,證實當地也有機構幫助本地華人,匯錢給中國親人。

另外,該村也仍保留1947年的警報器,而該警報器是在日本統治時期所用,雖然有一定的歷史,但只要轉動手柄,還能發出響亮聲音。

夏鄉節推介禮獲更多響應

其中一名村民還借出平日少見的鐵製中醫藥碾子,是中醫碾藥的用具,只要滾動鐵碾盤在碾槽來回壓碾研磨,就能分解藥材。

該攤負責人方敬發(53歲)告訴《中國報》,他們自農曆新年后開始徵求古物,並在夏鄉節推介禮時獲得更多村民響應。

“我們最初沒有信心能有大收穫,直到示範擺攤時,村民才對此有概念,紛紛自薦貢獻家中長輩使用過的器具,我們也建議村民在當天才交出古物。”

他呼吁有良好古物的村民可聯絡他,讓他們將古物分享給民眾,以用古物訴說彼咯歷史。

蔡進福各地搜羅古物

彼咯民宿業者蔡進福(53歲)在數年前成立私人小型古物館“客家文化館”,平日展出多件古物供遊客觀賞。

蔡進福透露,他從小對收集古物有興趣,現在許多父輩時期的日常用品已漸失傳,因此堅持在各地搜羅各種古物。

“我收集的古物應有盡有,包括嫁娶用品、工作器具、黑膠唱機、古鐘等,當中有不少是父親遺留下來,包括中國南來帶著的鐵箱、稱老虎的秤砣等,都有上百年的歷史。”

他指出,近期他也耗資建造舊時期的爐灶及父親南下時的房間模樣,以還原父親當時生活環境的樣貌。

“由于要維持客家文化館需要龐大經費,今年開始會向遊客象徵式收費。”

見證經歷過的時代

方敬發認為,古物並非一定要以金錢衡量斷定其價值,最重要的是,它們曾陪伴過父母或祖父母,見證一個地方所經歷過的時代。

他說,在這之前,有些村民不知道古董紀念價值,所以等到有買家出價購買,便把身上如古幣、尚可操作手動打印機和三輪車等變賣,如今他們才感到可惜。

“最近數年,一些外地買家來彼咯尋找古物,相信不少古物已外流。”

他透露,這些古董的年份介于40年代至70年代,睹物思親,能勾起當代人的回憶,但年輕人未必認識。

“此展覽宗旨是好的,讓年輕人認識和了解非科技時代生活的艱苦,村民也會從中懂得珍惜長輩流傳下來的物品。”

銀行牌匾意義大
◆陳德豐(40歲,資源回收業者)

我約12年前開始收集古物,收穫最大的是早期銀行的牌匾,這是在當地老店屋拆除工程時,意外尋獲,我衝忙取出牌匾走出來,爾后老屋就倒塌了。

我詢問不少老前輩有關牌匾之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只有一些80歲左右的村民解釋,當時村民在該處匯錢回中國老家,並吩咐要好好保存此牌匾,它對彼咯村意義重大。

另外,也在該處尋獲炒甘密的用具,據悉這行業曾在彼咯盛行一時。

我從兩樣古物了解到,原來早期就已有這些行業,見證了某個年代的彼咯。

警報器還能發聲
◆方敬發(彼咯志願消防隊主席)

警報器收藏在志願消防隊會所內,是該隊顧問先人陳國良交代保管流傳下來。

陳國良在日本佔領馬來亞時期,負責拉響警報器召集村民和后備軍。

那時候村莊各戶距離遠,沒有聯絡的科技,但是整個村莊環境很安靜,召集彼此全靠此警報器,由于保存良好,至今還能發出聲響。

藥碾子百年歷史
◆鄧賜星(44歲,茶室業者)

藥碾子相信是我阿公流傳下來的,因阿公早期曾在昔加末警察總部對面經營藥材店,估計藥碾子已有百年歷史。

這個藥碾子的碾盤和碾槽都是鐵製,十分沉重,約有50公斤,長度約2尺。

最初我們不知藥碾子是何作用,一直放在儲藏室,直到詢問下才得知是碾中醫藥用途。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