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偉:還期待英雄嗎?
伊斯蘭黨主席哈迪阿旺在國會提呈相關伊刑法修正案的私人法案,再次掀波。
哈迪不是第一次提呈,只是過去因為是私人法案,都成了壓倉石般,怎么輪都輪不到它搬上檯面。
這一回獲得巫統部長之助,一下子挪到前頭,然后哈迪也很配合地把這個私人法案留到下屆國會再重新提呈。
巫伊合作這一出手,劍指的是補選,也是大選。
宗教與種族課題,一直都是選舉時最容易操弄的課題,也是最容易製造敵我意識的課題。
顯然,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候,各黨各族都是。
巫伊合作,伊刑法,這兩個課題不是今天才開始成為輿論焦點,只是當老調一再重彈時,人們也會彈性疲乏。
今天巫統拋出的這“震撼彈”,果然重新激起各造極大反應。
英雄難做只好說理
巫統在面對內憂外患時,一需要安內攘外,二需要轉移視線。拋出這一個課題,在自己族群裡變成馬來人大團結,共同為族群與宗教奮鬥。
伊黨同樣也面對心腹之患,黨內基層紛擾不安時,哈迪的宗教牌能讓他強化領導的威信,又能逼迫誠信黨在這宗教課題上陷入尷尬局面,必須選邊站或失去基本盤。
國陣各個非伊斯蘭的成員黨,也紛紛開炮,對巫統做法是批評及要求釐清,對伊黨做法是炮轟及反對到底,自各也在自家族群裡獲得支持力挺。
國陣這裡很忙,希望聯盟也不閒著,火箭持續炮轟馬華與民政,馬華與民政又持續還擊,雙方都在做英雄,倒是公正黨跟誠信黨就不容易,英雄難做,只好說理,但市場反應不像做英雄這么好。
沒甚麼好期待
看著各個政黨在做英雄,究其實英雄效應能有多大?多久?
黃創夏曾引述《時代》的一篇文章,叫《英雄不再》,即民眾其實對政治領袖已經徹底不信任了。
向來,我們的政治氛圍是很期待英雄,尤其政治英雄,一個敢怒敢言,敢捍衛權益的政治英雄。
但是當政治英雄在檯面上的實際的作為,讓民眾覺得跟期望落差太大了,加上各種弊案醜聞不斷,英雄個人光環退色,反而讓民眾越來越覺得,英雄秀的味道太重,對英雄的期許更加低落,甚至不抱希望了。
更何況,當大家都爭做英雄,且都覺得是英雄時,這個英雄的“值”就更低了。
這樣的英雄,還有什么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