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老家的故事.細說打石街每一戶 柯耀搬了心還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鄉思老家的故事.細說打石街每一戶 柯耀搬了心還在

■雖然搬走多年,柯耀似乎也沒離開過打石街無尾巷。
■雖然搬走多年,柯耀似乎也沒離開過打石街無尾巷。

報導:蔡愛卿
受訪人:柯耀(46歲)
老家 :打石街、打石街無尾巷
打石街與打石街無尾巷從來都是密不可分,這兩條相連的街道鳥瞰是L字形,長的那段是打石街,短的則是無尾巷。這兩條街每年有兩大重要的神誕活動,一是盂蘭盛會,另一是福德正神千秋。



雖然已搬離多年,柯耀現在每週都有一到兩次,回到打石街的咖啡店吃東西。他是那裡長大的孩子,曾經住在無尾巷21號。對于這條短短的巷子曾經住過的每一戶人家,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他記得住家隔壁是回收麻袋的,對面則是印度人經營的小茶檔,賣Tosai和各種飲料(現在那裡變成了印度廟),茶檔隔壁那戶人家則專做回收電池與輪胎生意。

各種因素沒買房子



巷子裡還曾經住過一個齋姑,平日幫人算命看三世書,齋姑領養了一個兒子,后來成為賣甘蔗水的小販。屋租統制法令廢除后,繼承老屋的兒子將屋子賣掉,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柯家本來住在打鐵街巷仔,距離無尾巷也很近,只需穿過一條后巷就到了。在柯耀出世之前,柯爸爸租下了無尾巷21號,從事手袋製造生意。

這種家庭式的工場,每當趕著出貨時全家人就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在樓下工場與工人一起趕工,樓上則是住家。無尾巷的多戶人家都是如此,樓下是白天做營生的地方,晚上全家人就回到樓上去休息。

他們本來是有機會買下那間屋子的,但是屋子后面有一間廢棄多年的屋子,建築長出附生植物,都成危樓了。而且無尾巷又窄又短,羅厘不能開進去,對于做批發生意的他們來說,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地點。另外,無尾巷還有淹水以及停車不方便等問題。

考慮到各種因素,他們最后沒有買下那間屋子,柯家在2010年正式搬離了無尾巷,但柯耀其實一直沒有離開哪裡。

一漲潮就淹水

打石街無尾巷主要是華人與印度人居住。曾經,那裡的居住環境並不是么完善,常常淹水。以前的喬治市一漲潮就淹水的問題,其中一個嚴重的地點就是無尾巷。

他說,不管有沒有下雨,無尾巷都可能淹水。居民們已經很有經驗,晚上一聞到地下水道發出的臭味,就是水又淹上來了,大家急忙出來移走停在巷子裡的車子。

他說,如果沒有移走車子,水是會淹進車裡的。而那裡發生過的最嚴重水災,水淹到腰部那么高。附近幾條巷子也會淹水,但都沒有無尾巷那么嚴重,而與無尾巷相連的打石街,則一向不會淹水。

后來喬治市展開治水計劃,情況就改善了很多,漲潮時不再淹水。即使大雨后淹,水位也很快就退了。

一慶神誕鬧哄哄

打石街與無尾巷每年一起慶祝神誕,他們演酬神戲時搭的戲台,就在亞齊清真寺對面,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充分體現不同民族和諧共處的精神。

不論是福德正神或是盂蘭盛會的大士爺,在這兩條街上都沒有廟。神明香爐供奉在爐主家裡,每年神誕時就請出來。別看街道不長,神誕的熱鬧景況倒是不減。

柯耀說,每年中元節他們都會請來潮州戲班與歌台表演,搭戲台的地點就在籃球場,也就是清真寺對面。以前的中元節他們還會點一百多支龍香,后來考慮到健康與環保因素,減少到象徵式點三支就夠了。

他說,雖然許多居民都已搬走,但是每年神誕時,舊的理事與會員都會回來,至今他們的慶讚中元組織依然維持著一百多名會員,已經是很不錯了。

手袋製造業一度輝煌

柯耀子承父業,目前仍在從事批發各種手袋的生意。當然,由于時代不同,做生意的形式也與父親時代不同了。據他所說,檳城的手袋製造業原來有過一段輝煌時期。好像他父親經營的那種手袋工場,在檳城曾經是很多的。

他說,父親經營工場時,生產的手袋都是批發給新街、檳榔律一帶的商店售賣。而他在1988年開始接手后,開始接廣告袋生意來做,后來又接工廠、政府部門訂單。

他說,檳城曾經有多家手袋製造工場,單在檳島大大小小的至少有四十多家。那時候,工場除了聘用工人縫制手袋,也外包原料給家庭主婦,讓他們下午空閒時在家裡車點東西,幫補家用。

他說,很多工場都會外包給家庭主婦車原料,因為這樣比聘請工人成本來得低。他們用客貨車送裁剪好的原料到不同地區,最遠去到浮羅山背。

現在,檳城生產手袋的只剩5家左右了。他說,2000年過后,由于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那些開著貨車全馬跑透透批發貨物的銷售員,轉為向中國訂貨,本地工場就漸漸沒有生意了。

他說,手袋工場也越來越難請到人工作,因為車衣妹、工廠妹這類工作越來越被看不起,人們寧願在商場當促銷員,也不要當工廠妹。即使本地還有製衣廠,聘請的也全部是外勞。

現在他們還有自己製造手袋,但數量已經很少,大多數都是進口成品來批發了。

青年中心球場記錄青春

打石街上有一座青年中心及籃球場,柯耀在那裡度過許多少年時光。80年代的青年中心有許多設備,乒乓、羽毛球、健身器材及舞獅等等,附近的青少年都喜歡到那裡玩。

他說,這座籃球場也是檳城第一座能打夜球的球場,80年代許多人喜歡到那裡打球和練球,對檳州籃運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青年中心全天開放,青少年隨時可以去使用。

不過他對青年中心后來的發展很失望,那些青少年的運動設備都沒有了,提升后的籃球場還被鎖起來。他認為籃球場是公共設施,不應該鎖上不讓人用。

身為甘榜哥南社委會主席的他,幾年前向州議員申請撥款來升級,將舊有籃球場打掉,重建一個新的。本來他們還想建有蓋籃球場,后來因為地點位于古蹟區而作罷。

他現在依然很關注青年中心與籃球場的發展,希望這個公共設施能好好被利用。

供奉拿督公保平安

打石街無尾巷的盡頭,是一條連接打鐵街巷仔的后巷,在喬治市還有很多人居住的時候,這是一條很多人使用的后巷。因為打鐵街巷仔的居民,都會行經這條后巷,走路到新街頭萬山去買菜。

不過到了夜裡,沒有路燈的后巷就變得陰森恐怖起來。小時候的柯耀,有時晚上走路去打鐵街巷仔祖父家,經過后巷時就特別害怕,幾乎是狂奔過去的。他聽說,以前很多人都在晚上的后巷看過白衣老伯出現,后來人們就在那裡供奉了拿督公。

打石街與打銅仔街交界的社區公園,也供奉拿督公,不久前在州立法議會上還成為巫統議員用來攻擊州政府的課題。柯耀說,拿督公在他出世之前就存在了,受當地居民祭拜多年,是喬治市文化遺產之一。

據他了解,社區公園以前有遊樂場設施,住在附近的人都喜歡帶小孩去那裡玩。但后來常發生小孩去那裡玩時跌倒受傷,或者回家后生病。人們普遍相信小孩在公園玩時犯沖了一些東西,于是供奉拿督公來保平安。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