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一个成功的演出 顾好每一环节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主题故事.一个成功的演出 顾好每一环节

20160605theme02



报导:谭络瑜
图:手集团提、张文辉(部分图由红姐姐工作室提供)、张智玟(部分图由TEAM聚团提供)、受访者提供

每次看手集团演出,从第一声鼓声响起,到最后全体表演者与总监鞠躬谢幕,都有满满感动,精湛鼓声令人折服,专业和诚意更动人心。
(左)■吴圣雄(艺术总监)希望用自己一点绵力影响年轻人,让他们相信表演艺术团体可以永续经营。 (中)■李慕义(国际专案经理) (右)■李慧慧(行销经理)(图:手集团提)
(左)■吴圣雄(艺术总监)希望用自己一点绵力影响年轻人,让他们相信表演艺术团体可以永续经营。
(中)■李慕义(国际专案经理)
(右)■李慧慧(行销经理)(图:手集团提)

手集团,1997年在吉隆坡组团,是马来西亚著名打击乐团,致力于发展传统南方狮鼓打击文化,其突破性和创新的表演,得到国内外民众重视和赞赏。

一如每年,手集团表演行程排得紧凑,刚过去的4月到印尼峇厘岛演出,5月在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举行两场《千手.牵手》募款演奏会,紧接着到新加坡演出,出国之前还到了适耕庄稻田舞台演出。整个6月参加比利时和法国三个国际艺术节,接下来7月份在吉隆坡与法国艺术家合作呈献《罂粟花》演出,9月份将首次踏入马来西亚国油双塔楼演奏厅演出,同时举办《鼓宴4-节奏国度》国际鼓艺节。



第二场《千手.牵手》募款演奏会结束,手集团艺术总监吴圣雄带领鼓手谢幕时,把行政团队伙伴也请上台一起向观众鞠躬。面对观众热烈掌声,通常身居幕后的他们,脸上有些腼腆和藏不住的喜悦感动。

团队默契 细心招待

以规模来说,手集团不算很小、也不大,全职鼓手有十人,创办人兼艺术总监吴圣雄领导的行政团队只有四人:李慕义(国际专案经理)、李慧慧(行销经理)、陈宣(行政经理)、黄伊贤(专案助理)。其他幕后工作人员如前台、票务、公关媒体、灯光、音响、舞台设计师、造型设计、发型设计、服装设计、海报设计、文案撰稿、摄影师、录影师都是专案聘请,演出前台工作人员均为志工。

要让观众有“值得花钱买票入场”的感觉,台上精彩演出固然重要,前台周到细心招待,甚至延伸到整个愉悦的观赏经验也很重要。看过手集团演出的观众,可以从各种细节处,感受到他们的诚意和用心经营的氛围。

步入演出地点,前台工作人员即笑脸相迎,取票过程快速顺利,然后可以趁进场之前,逛一下现场摆卖手集团演出DVD和纪念品的柜台,看电视播放下一档演出宣传预告片,或到手集团会员柜台办理申请会员卡,反正不会无聊发慌。入场时,检票人员总会礼貌微笑说一声:Enjoy the show。带位工作人员确保观众找到位子,对于迟来观众的入场安排也尽量不影响演出。演出完毕,刚谢完幕的表演者和行政团队在大厅列队送客,向离场观众致谢。所有看似理所当然的标准程序,其实是整个团队长期合作培养出来的默契及专业精神。

会承担才会成长

不知不觉,手集团迈入第19个年头 ,明年就是这支专业鼓团创立20周年纪念。“一直以来和团员努力经营这个团,我们靠大家的力量才走到今天,手集团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它是属于大家,属于每一个马来西亚人。”手集团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团体,而是肩负著社会责任,努力推动马来西亚艺术文化。

“我希望用自己一点绵力影响年轻人,让他们相信表演艺术团体可以永续经营。”

从鼓手成为创办者和艺术总监,他专注在艺术创作,同时也必须了解巿场和团内财务管理。兼顾、兼容是他坚持的信念,手集团里面有创团时期的团员,也有合作很久的朋友,和后来加入的新朋友,结合每个人的专长,不断创新成长。

他一直向团员灌输谦卑感恩的心态,鼓手、表演者若不能明白后台的用心,永远会以为自己是diva。踏实、努力,手集团的精神体现在表演风格和团员个人魅力上。

今年景气差,表演艺术团体面临很大挑战,但他不埋怨,反而特别感恩,越是辛苦,越是体会到,太安逸的环境可能不利于艺术创作,因为有话想说,于是借艺术说故事,观众也能透过观赏艺术得以抒发郁闷心情。

创团19年,未来仍有无限可能,他分享心得:“要做就要承担,会承担才会成长。不要怕吃亏或做太多,吃苦当做训练自己的能耐,能力会增长。”

有我们当后盾 鼓手专心拼技艺

他的身分很奥妙,从台前走入幕后,从表演者转成行政人员,要学习和适应的事情很多。李慕义10年前加入手集团,从手二团升入一团,当全职鼓手和教练,2014年他离团去了英国伦敦唸纯美术,去年毕业回马后又回到手集团,直接走入幕后。

他的工作内容包括负责手集团国外演出、申请参加外国艺术节,接待外国艺术家来马,也担任制作经理、与技术团队和彩排团队沟通。

转到幕后 重新学习

以前当表演者很单纯,完全专注在练习演出,走入幕后才发现行政人员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才可以让表演者专心演出。行政人员每天处理很多琐碎的事,各种细节都必须照顾,否则小细节疏失,比如迟了去拿饭盒,都会影响整个团队。

身分对调,从刚开始的重新学习,到细节越做越专,李慕义认为调整心态很重要,曾经是台上表演者,有助他以另一个角度学习。去年手集团邀请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来马巡回表演,他看到了台湾专业执行团队如何沟通安排,让表演者完全不用担心专注演出。随团参加外国艺术节,他观察主办单位的行政方式,以艺术家身分感受哪些不舒服的安排,提醒自己以后不可犯错,对于未来办手集团的国际鼓艺节有很大帮助。过往每次演出是在台上向观众呈献最好的一面,现在每次演出都是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虽然不打鼓了,他依然延续艺术创作,除了正在筹备着个展,也将为手集团7月份演出《罂粟花》创作装置艺术结合鼓手表演。

当天演出现场坐镇会员俱乐部柜台的是前鼓手及教练唐勇豪,他已经离团,却还是回来帮忙。手集团就是有一种神奇魔法,让人聚在一起,像老朋友的感觉,一起走过19年从无到有的岁月,团员和观众更珍惜这份感动。

亲力亲为减成本

李慧慧本来是独中行政人员和教师,2010年在独中教廿四节令鼓的吴圣雄,问她有没有兴趣加入手集团担任文化教育推广工作,因而成为手集团团队的一份子。她负责巿场行销,工作内容包括找赞助商、演出宣传和票务、联系媒体和学校、策划教育推广活动如《随鼓唱游》、《大手牵小手,走进艺术殿堂》等。

负责行销,就得不断努力与很多人拉上关系,长期保持良好互动。她工作上最大的挑战是,刚开始去找赞助商时,很难开口向别人要钱,害怕被拒绝。但累积了几年经验,现在她反而觉得,主动去问才会有贵人出现,被拒绝多次之后或许就会有一次成功。找钱的人对预算抓得很紧,行政团队必须想办法控制预算、减低成本,团员们常常亲力亲为自己动手做,这是考验和挑战,也是好玩的地方。

努力介绍手集团

只有四个人的行政团队,每人都有多重身分,一人身兼多个角色,在外国专业表演艺术团看来不可思议,也很羡慕,因为这让他们想起最初创团时辛苦但甜美日子。

虽然手集团在国内外声名都获得佳评,但慧慧还是很用力地介绍手集团,她觉得表演艺术观众在大马仍属小众,希望让更多人认识手集团,让朋友带更多朋友过来看表演。

她觉得,当前最大挑战是在不景气环境里,更要坚持把教育做好,并整合现有的资源,创造表演艺术文化的附加价值。今年,艺术总监安排课程让鼓手们不断自我充实增值,出国参加艺术节提升演出水平。

行政团队和表演团队是互相支援的关系,行政人员打点舞台上的一切,让表演者能够专心训练演出。慧慧说:“表演者看不到我们在办公室忙写计划书、发email、打电话,相对的,我们也无法理解他们在台上演出必须完美无误的压力。”

■洪绣晴(红姐姐工作室创办人及制作人)、■曾颖慧(舞台道具设计)、■爱美丽亚(编剧、导演、灯光及造型设计、音乐总监)、■陈志坚(执行制作人、宣传、演员)、■林文杰(布景道具执行人员、剧务)(摄影:张文辉(部分图由红姐姐工作室提供))
■洪绣晴(红姐姐工作室创办人及制作人)、■曾颖慧(舞台道具设计)、■爱美丽亚(编剧、导演、灯光及造型设计、音乐总监)、■陈志坚(执行制作人、宣传、演员)、■林文杰(布景道具执行人员、剧务)(摄影:张文辉(部分图由红姐姐工作室提供))

上下舞台闲不了 分身有术忙不停

演员也是舞台工作人员,这边演完一幕,说完台词走入后台,那边立刻变装成黑衣人,下一幕出场搬道具。每个人不停转换角色、分饰多角,红姐姐剧场就是这么好玩。

《窗边的小麻雀》儿童剧开演前两天,来到白沙罗表演艺术中心(DPAC)与红姐姐剧场幕后工作人员做访问。今天是bump in第二天,工作人员在做舞台布景灯光设置,下午演员练习舞台走位,明天进行彩排,后天开始正式三天演出。

之前来过DPAC看演出,却是首次走入后台,才知道观众看到的舞台只占整个剧院的三分一,布幕后面空间很大,分为后台、化妆间、休息室、洗手间、储藏室、通道等。正值午休时间,制作人、导演、舞台道具设计师、演员在休息吃饭,舞台总监和其他工作人员抓紧时间做别的设置,一切跟着排得密密麻麻的工作时间表进行。

红姐姐工作室固定行政班底共有六人:制作人、行销、公关及宣传、票务及行政、平面设计、组织与教育,行政人员有时也兼当演员,舞台工作人员多为学生志工,导演、灯光音乐、布景道具设计师以外聘方式合作。

观察观众现场反应

■洪绣晴(红姐姐工作室创办人及制作人)

身为制作人,洪绣晴的工作是定下一年的演出内容,找导演、演员和设计师开会讨论方向,让大家明确知道概念并去执行,另一边努力找赞助商谈合作和包场、分配制作费、控制预算、管理行政组。

本地剧场人多数是一人身兼多职,不像外国专业剧团分工很细。演出前舞台设置、彩排,前台活动设计她都亲身参与,但到了演出时,却不一定能专心坐在观众席上看戏,必须打点处理现场各种问题。她说自己剧场演出时,她看观众反应多过看戏,散场后观众的反映和批评必要马上处理。

本地经营剧场都必须充分利用人力与资源,但制作费可不少,一部剧可能投入2万至8万,光是租场地就要一两万,占制作费比重最大的人事费更是省不了。尤其在不景气的今年,寻找赞助商和制作费是一大挑战,同时票价又不能订得太高,如何控制盈亏是制作人最大的责任。

绣晴的想法是,环境越是艰难,更越是要制作更好的作品,让入场观众觉得物有所值。今年找来孙春美老师编导《找到了》、与父女档叶逢仪和叶健一 合作画家系列《窗边的小麻雀》,都是大胆创新尝试,获得许多好评和支持,让她与团队有了走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营造自由想像空间

■曾颖慧(舞台道具设计)

曾颖慧很小就接触红姐姐剧场,因为喜欢戏剧就读新纪元戏剧影像系,后赴台湾深造修读剧场设计,回马发展已有5、6年,从事舞台、灯光、道具设计,也做展场和视觉设计。

她的工作是与导演讨论如何根据剧本,构思舞台空间设计概念,道具的部分有些得亲自制作,有些设计外包交给工厂制作。《窗边的小麻雀》说的是画家叶逢仪和女儿叶健一的故事,主要道具是画框,利用多媒体投影变成一幅幅流动的画。另外,可以做许多变化组合的积木,也是绝妙点子,她表示这是配合画家希望给孩子自由空间的中心思想,与导演讨论出来的设计。

她在设计舞台和道具时,须要考虑换景和人手布置。像《找到了》和《窗边的小麻雀》剧中演员在台上帮忙换景,是导演决定采用的一种方式,把换景变成表演一部分,让戏剧变得更丰富有趣。布景道具尽量再被使用,红姐姐工作室通常都会在演出结束后用来做教学用途。

身兼多职,配合各方

■爱美丽亚(编剧、导演、灯光及造型设计、音乐总监)

爱美丽亚毕业自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戏剧系,因为喜欢光影,特地去新加坡中央戏剧学院学表演艺术技术课程,打稳灯光设计基础。

很多人不知道,灯光在舞台表演是很重要的元素,特别是剧场,不开灯什么都演不了。灯光技术去到另一个层次,灯光本身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角色。她表示,灯光设计师是整个演出最后的创作者,一个剧场演出先定下剧本、演员、布景、道具、造型,灯光最后才进来,打造舞台意境和氛围,令整部剧变得更丰富完美。

她也兼当音乐总监,《窗边的小麻雀》除了主题曲是请好友蔡迪伸写,其他配乐是她自己找来,有时必须自己重弹。

身兼多职,她最享受当演员和做灯光造型,但人人都找她当导演。她说,当导演很累,必须整合每个部门,一直在沟通、协调,当演员单纯得多,只需演好角色。

若不是在台上演戏,导演身分的她通常会在观众席上看演出。不做灯光控制的原因是自己太唯美主义,看到表演中灯光有暇疵,会忍不住要去调,索性交给灯光助理去执行。

从事剧场工作约20年,她坦言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养得起自己、供得起汽车、租间屋子,不需要名牌,这样的生活她很满意。

和时间赛跑,免罚款!

■陈志坚(执行制作人、宣传、演员)

陈志坚是红姐姐工作室全职员工,身兼多职,负责宣传联系媒体,同时也是演员,上一回刚演过《找到了》,这一次是《窗边的小麻雀》的执行制作人。

制作人管理行政,对于舞台每一个过程和进度都要很了解。他说自己主要工作是:跟时间赛跑和解决问题,当场地、布景、道具等组遇到问题,要找到解决方案,也要掌控灯光、布景作业时间,确保大家准时完成,因为时间就是金钱,超时会被剧院罚款。

演出进行时,观众看不到的后台其实很忙碌、紧张,有很多事情在发生,有时候遇到突发状况,比如舞台助理找不到道具、不小心跌倒、道具失灵、布景放不稳等等,都得靠急智解决,而且绝对不能让台下观众发现。

身为制作人,在观看每一场演出时,也在记录整个流程,记下所有细节,在演出结束后与所有组员交流检讨。

制作道具富挑战

■林文杰(布景道具执行人员、剧务)

20岁的林文杰,中学时参加过戏剧学会,因为喜欢小朋友,毕业后就到红姐姐工作室培训实习。他在剧组里做过剧务、道具、音响、演员,其中最喜欢做剧务。剧务的工作是打包饭、扫地抹地、清理卫生间,包办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必须刻苦耐劳,兼以喜欢照顾大家的心态服务。
当音响控制必须要有sense,了解整个戏的气氛,而且跟场彩排,每一场戏至少跟15到30次,剧本都记得滚瓜烂熟。

制作道具富有挑战,也很好玩,遇到瓶颈换个方式就可以立马解决。他举例,在《找到了》一剧要求道具蜜蜂翅膀扇动,花了3天找资料,无意中发现加弹簧可以达到效果。年轻就是本钱,不断实验和累积经验,像他这样的剧场幕后新鲜人,未来的挑战多着呢!

■吕俊霖(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张智玟(部分图由TEAM聚团提供)
■吕俊霖(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张智玟(部分图由TEAM聚团提供)
三月份,红姐姐儿童剧《找到了》在KuAsh剧场演出,吕俊霖演主角红姐姐,在台上跳跳唱唱。

5月份,同一个地点,她坐在观众席,看着自己编导、说自家相馆故事的《美丽相馆》演完5场圆满落幕,心情激动。

吕俊霖是全职戏剧教育工作者,本地著名儿童戏剧编导,在TEAM聚团担任儿童戏剧课程及培训主任。编、导、演俱优的她,这一次退居幕后,把舞台留给其他资深和新进演员。台下穿着朴素便服牛仔裤、脸上不施脂粉的导演,与在台上闪亮女主角的形象很不一样,我很好奇,在这两个角色之间,她更喜欢哪一个?

问:《美丽相馆》演完了,你个人有什么感想?

答:刚结束,还在善后,还没来得及沉淀,但是心里是开心的。一个作品从孕育到诞生;却也有少许伤感,除了不舍得之外,再次觉得每个孩子(作品)的命太短了,到场支持的虽然有千人,但还是觉得有些数字上的局限,似乎从力气和付出上来讲,还是不符合该有的经济效益。

问:为什么当初有编导这部剧的想法?

答:毕竟是自己的故事(有70%),也在相馆长大。在公,觉得这行业的作务必须被记录,在科技还有限时,所有都是从手工作务开始,然而科技发达,这行业也渐渐可能被遗忘甚至不需要了。在私,希望通过自己说故事的能力,给父母一份礼物,感谢父母给予我的一切。

问:你对这次演出台前幕后有什么想法?

答:在自己的编剧与导演工作上是满意的,而这次也希望可以平实地呈献生活。灯光和布景迁换可以更好!

重现童年父女情

问: 美丽相馆这部剧中,你个人最喜欢哪一幕?

答:父女情的部分,都是有我参与过的画面。尤其是爸爸告诉我圣诞老人存在的那一段,还有每次不小心睡觉了,爸爸都会把孩子抱上床的那一幕。

问:演出的那几天,你的身心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答:吃不下,每天只能睡一会儿的状态。演出前几天,确实出现过有些无能为力的状态,好在团队不停歇地努力,看着他们,不自觉的也会跟自己对话说,不是倒下来的时候。

问:演出进行时,你会在什么地方看?

答:演出前技术彩排或彩排都会在观众席,演出时都在技术台,最后一场就会坐在观众席看戏最美的那一排,好好地欣赏与告别。

当编导要主动

问:你比较喜欢当台上演员或幕后编导?

答:没特别偏好。但是这个环境下,确实比较缺乏编导,在马来西亚编导是主动者(决定要做演出),演员是被动者(先要有愿意承办与带领,才有演出,接着才有演员)。编导可以把自己脑里的一切讯息变成一部作品,能表达和分享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工作压力与承担,和演员比较起来确实比较大,无比巨大。演员可以变成另一个人,可能和自己的个性是有很大差距的,能如此尝试不同人格,确实会很过瘾,只管把戏演好也是幸福的。

问:如果不受预算限制,你会想要导一部怎样的戏剧?

答:色彩鲜艳的儿童剧。

(左起)■王冠庭(制作人、音乐总监)和■陈凌嫣(秘书、演员)摄影:张智玟(部分图由TEAM聚团提供)
(左起)■王冠庭(制作人、音乐总监)和■陈凌嫣(秘书、演员)摄影:张智玟(部分图由TEAM聚团提供)

制作人不易当 紧盯每个过程

一个空空的舞台,变身为楼上住家、楼下相馆的两层建筑物,演员从楼上演到楼下,场景随年代转换变化,TEAM聚团年度大戏《美丽相馆》精彩的不只是台前演出,后台整个团队付出的心血,更值得给予热烈掌声。

■王冠庭(制作人、音乐总监)

中学时期开始接触戏剧,王冠庭一边学音乐,把两大爱好结合在剧场,担任音乐设计,也是制作人和戏剧导师。

本地剧团制作人都面对经费问题,自从去年GST实行后,找赞助更困难。如何找经费、控制成本和在票房之间取得平衡,是制作人最大的挑战,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演出结束后,他还有许多后续工作,包括处理账目、与赞助商、巿场行销跟进等。

TEAM聚团一年制作两三部戏,投入8万制作费的《美丽相馆》属于大制作。两层布景超大、35人台前幕后团队也很大、23位演员阵容庞大,不少工作人员都轧一角客串。不过,这次冠庭没上台演戏,专心当制作人和设计音乐,为《美丽相馆》作了20首风格温馨的音乐。他坦言行政工作需要进行,但自己最爱的毕竟还是音乐。

制作人的责任是统筹整个演出,每个过程都要参与。剧场演出流程一般如下:1. 剧本创作 2. 选角色 3. 排练 4. 造型定装 5. Bump in 设置舞台 6. 技术彩排 7. 总彩排 8. 演出 9. Bump out 收拾舞台。

台前幕后不同体验

■陈凌嫣(秘书、演员)

中学毕业后加入TEA剧场,陈凌嫣在前台票务、台上演员、后台工作人员等不同岗位累积经验,并与其他团员轮流担任演出制作人。

她喜欢平面设计,毕业自达尔尚艺术学院广告设计系,利用本身专长为剧团做平面设计,兼当秘书负责演出宣传,有时也上台演戏。她在《美丽相馆》里演相馆的马来女工。

台前幕后不同体验,她觉得各有挑战,比较之下做前台很开心,比如儿童剧演出前设计小活动、带小朋友上厕所都很好玩。上台演戏特别是当主角会有压力,当配角压力少些,但要懂得捉节奏。后台工作人员搬布景、做造型换装,时间要抓得很准,不容出错,而且要应付突发状况。

剧场演出讲究一气呵成,别小看剧终谢幕也是演出的一部分,出场顺序、哪里灯亮、怎样鞠躬、上台献花、致谢词等都很重要。全体深深一鞠躬,感谢观众支持,同时也向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伙伴包括自己致敬。

(左起)■Simon Lee(舞台总监)、■陈永兴(灯光设计)■梁依琳(音响师)(图:受访者提供)
(左起)■Simon Lee(舞台总监)、■陈永兴(灯光设计)■梁依琳(音响师)(图:受访者提供)

黑暗中造光 舞台亮起来!

他们是在黑暗中掌控舞台一切的神秘黑衣人,通常很少人会注意他们,但是,舞台演出成功,他们功不可没。

■Simon Lee(舞台总监)

近两个星期,本地表演艺术很热闹,戏剧和鼓艺演出一档紧接一档开秀,连续在三个地点看了三场精彩演出,都在剧场碰见熟悉面孔。本地演艺圈不大,幕后团队不少是自由身专才,碰上年中旺季案子接不停,有时还会跨组。

刚看完最后一场《窗边的小麻雀》演出,过几天看《美丽相馆》,舞台总监又是同一人:Simon Lee。她忙完《美丽相馆》,紧接着就要与刚做完上星期手集团演出的音响助理梁依琳,去印尼做佛曲音乐会。

Simon最初在TEA剧团技术组受训,后来在马大唸戏剧系,毕业后成为幕后自由工作者,跨华巫英剧场合作,也接音乐会和商业演出。经验丰富的她担任过许多演出的舞监,如过去与大马乐团合作的音乐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梁祝》、《武则天》、《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近期红姐姐剧场的《找到了》等。

处身剧场大家庭,很温暖

舞台总监(Stage Manager)是负责掌控舞台前后的人,演出前跟排演组排戏、租借音乐道具组需要用到的东西、整理场地、与制作人、导演及其他组沟通协商等。

舞台上发生的事情都在舞监掌控之下,对于制作组、舞台组、排演组进度和所有细节都必须了如指掌。舞监像CCTV一样时刻留意舞台前后每个角落,一有突发状况就得马上处理、灵活变通。

Simon认为,当舞监条件必须有耐性、记性好、善于沟通,因为接洽的人很多,若不懂得说话的艺术,很多事情无法顺利进行。

演出前期设置舞台彩排,她每天早上8点到剧场,忙到凌晨回家。到了正式演出,她通常开秀前30到45分钟就到场坐上控制台(SM desk),通过intercom指挥前后台工作人员,闭路电视可看到后台情况。一on desk后,从通知前台让观众进场、一直到表演结束的两三个小时内,都忙得抽不出时间上厕所。每一场演出结束,工作还没完,舞监得与工作人员开检讨会议,往往凌晨过后才正式收工。隔天提早来到剧场,首先reset还原检查舞台,重复演出流程。整个演出完成后,还有归还租借东西、处理书面文件、做账目等繁琐事情。

剧场演出工作时间很长,忙到没时间好好睡觉。但当整个演出最后一场完成,观众欢喜,终于成功了!那个感觉非常开心。“剧场演出最美妙是台前幕后50个人同心做一件事,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种感觉和商演很不一样。”

只能衬托,不能抢镜!

■陈永兴(灯光设计)

陈永兴是本地资深灯光设计师,18年前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后,与同伴开设了吉隆坡第一家剧场技术公司,承包表演和后台技术支援。

目前担任DPAC技术总监,也与其他表演艺术团体如手集团、ASWARA、共享空间舞团长期合作。他与圣雄是认识十多年的老朋友,彼此熟悉,通常做手集团演出,沟通过后都会让他自由发挥,这份默契和信任是合作无间的基石。

他在教课时常常告诉学生,舞台上灯光很重要,但它只能是衬托,不能抢掉台上的表演,不可喧宾夺主。当灯光设计师,首先本身热爱这份工作和喜欢表演艺术,艺术修为必须有,才能将每个演出重点表现出来。

做为幕后团队一份子,他最期待每次演出都会出现、当台前幕后所有人能量发挥得特别好的magical moment,那一刻就会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确保声音绕全场

■梁依琳(音响师)

梁依琳最初从舞台剧出身,入行担任舞台总监、音响师,多接音乐、舞蹈表演的案子,也常与手集团合作。

音响师必须要了解导演的音乐设计概念,彩排时也要清楚哪个乐手玩什么乐器,需要多少支麦克风。表演开始前准备好麦克风、做sound check、调音,开秀时现场音控很考功夫,麦克风位置不对,或现场音响系统有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演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