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乡音考古.黑白造音】 南音雅宴,御前清客
特约:张吉安
音乐艺术在形态学上的性质,随语言变迁密不可分,福建闽南话保存了中原古音,虽然语音慢慢迁徙,但在语法结构与思维表述上,仍然在古今变革里,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从乐律学的分析中,泉州闽南话和福建南音,就律制、音高、音阶标准、宫调关系,都有汉唐音乐、声韵的遗迹。
根据语言学者探究发现,中国上古没有舌上音,只有舌头音,故称为“舌音”,到了中古才分化成舌头音和舌上音,而今无论在中国闽南区域,或东南亚福建籍贯的语言习惯,除却舌上音只念舌头音,另沿用上古的重唇读法。中国音乐史上,除了南戏的音乐称为南音,连春秋时期的吴音、越音、楚音等,也叫南音,在诗乐中兼具雅乐之风,乃得列于国风之首。
建于唐垂拱二年的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内拱梁上的飞天乐伎木雕,就有南音横抱的曲项琵琶、三弦、二弦、洞箫(尺八)、拍板和四宝,一再证明这些乐器早在建寺前,已将南音乐器列入乐队规格。
至于时至今日的南音演绎出场时,为何必在堂内竖起题写“御前清客”的凉伞?依照《泉南指谱重编》一书撰述,康熙皇帝钟爱南音,令宰相李光地召集最好的南音艺人入宫,经过挑选,在晋江、惠安和安溪找到五个南音师傅到御苑驻演数天。康熙享乐忘忧,想留他们常驻宫内,恩赐官位,岂知五人回拒了好意,康熙指示宫廷绣娘将“御前清客”四字绣在黄凉伞上,个别让他们带回故里留念,后来举凡南音演出,他们就会将这份“荣耀”在众人前展示。
南音音乐结构由“指”、“谱”和“曲”组成。“指”是指套,夹持了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的完整套曲,等同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如同《都城纪胜》记述的“吹赚动鼓板”颇相似,虽有词,少于唱,多为器乐吹奏。
“谱”既为纯器乐曲,目前存留于世的共有十三套,其中最常见的套谱是《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与《百鸟归巢》。“曲”则是指散曲,形如古代的通俗曲,写景抒怀,才子佳人,深受大众钟情的曲目如《望明月》、《共君断约》、《直入花园》、《三千两斤》、《孤栖闷》、《山险峻》等,保守估计,目前流传民间的数量逾1200首散曲。
《南曲.为伊割》黑胶唱片.1956年
演绎:马香缎、庄亚菲、白丽华等
上世纪50年代的泉州,“马香缎”是南音老圈子里的传奇佳人,出生于南音世家,在13岁那年(1956),应厦门长寿唱片公司的邀约,灌录了《阿娘听娴》、《孤栖闷》、《遥望乡里》、《告大人》等曲目,与其他阿姐级歌者出版成黑胶唱片。年纪虽小,然而唱腔圆润,唇音准确,让她在这唱片面世后,名声传扬到港台以及东南亚一代,不久被招纳为泉州市南音社最年轻的驻团成员,一直到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南音社被贬为“四旧”勒令封查,她时值风华的一生,从此逼入暗房。
《南曲.山险峻》黑胶唱片.1956年
演绎:纪宝治、马香缎、万红玉、周云燕等
〈山险峻〉是南音散曲的户晓名作,由不同宫系统的13个滚门曲牌组成,阐述王昭君出塞和番途中的自叹哀怜,对奸臣毛延寿的怨恨和父母思念。《山险峻》的曲谱与南音所有的曲谱一样,是一种虽然标示有谱字、调门、拍子、节奏记号、琵琶指法、歌词,而实则为琵琶谱的谱子,称“指骨”。
〈山险峻〉歌词选段:
山于险峻,路于斜欹,为著红颜,阮那为著红于颜于即会来到只爹妈,爹妈,恁值处,袂得相见, 阮袂得见妈恁一面,叵耐延于寿做事较不是,骗金不就,不女骗金不于就,起有虎狼于心意。
《南曲.风落梧桐》黑胶唱片.1964年
演绎:蔡小月(台南南声社)
台南南声社创于1915年,是台湾现存最老的南音馆阁团体。台湾南音界的传奇蔡小月,17岁那年与吴道宏老师首次走入录音室录制了〈南曲.风落梧桐〉唱片,在东南亚出版,造就不小的名气。直到1982年,在台湾研究史学的法国学者Kristofer Schipper邀请下,南声社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南音音乐会,现场录音由French Radio(法国国家电台)后制成6张CD唱片,风靡整个欧洲,成为史上第一张最卖座的南音专辑,也因此蔡小月被冠上“南音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