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老家的故事.细说打石街每一户 柯耀搬了心还在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乡思老家的故事.细说打石街每一户 柯耀搬了心还在

■虽然搬走多年,柯耀似乎也没离开过打石街无尾巷。
■虽然搬走多年,柯耀似乎也没离开过打石街无尾巷。

报导:蔡爱卿
受访人:柯耀(46岁)
老家 :打石街、打石街无尾巷
打石街与打石街无尾巷从来都是密不可分,这两条相连的街道鸟瞰是L字形,长的那段是打石街,短的则是无尾巷。这两条街每年有两大重要的神诞活动,一是盂兰盛会,另一是福德正神千秋。



虽然已搬离多年,柯耀现在每周都有一到两次,回到打石街的咖啡店吃东西。他是那里长大的孩子,曾经住在无尾巷21号。对于这条短短的巷子曾经住过的每一户人家,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记得住家隔壁是回收麻袋的,对面则是印度人经营的小茶档,卖Tosai和各种饮料(现在那里变成了印度庙),茶档隔壁那户人家则专做回收电池与轮胎生意。

各种因素没买房子



巷子里还曾经住过一个斋姑,平日帮人算命看三世书,斋姑领养了一个儿子,后来成为卖甘蔗水的小贩。屋租统制法令废除后,继承老屋的儿子将屋子卖掉,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柯家本来住在打铁街巷仔,距离无尾巷也很近,只需穿过一条后巷就到了。在柯耀出世之前,柯爸爸租下了无尾巷21号,从事手袋制造生意。

这种家庭式的工场,每当赶着出货时全家人就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在楼下工场与工人一起赶工,楼上则是住家。无尾巷的多户人家都是如此,楼下是白天做营生的地方,晚上全家人就回到楼上去休息。

他们本来是有机会买下那间屋子的,但是屋子后面有一间废弃多年的屋子,建筑长出附生植物,都成危楼了。而且无尾巷又窄又短,罗厘不能开进去,对于做批发生意的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另外,无尾巷还有淹水以及停车不方便等问题。

考虑到各种因素,他们最后没有买下那间屋子,柯家在2010年正式搬离了无尾巷,但柯耀其实一直没有离开哪里。

一涨潮就淹水

打石街无尾巷主要是华人与印度人居住。曾经,那里的居住环境并不是么完善,常常淹水。以前的乔治市一涨潮就淹水的问题,其中一个严重的地点就是无尾巷。

他说,不管有没有下雨,无尾巷都可能淹水。居民们已经很有经验,晚上一闻到地下水道发出的臭味,就是水又淹上来了,大家急忙出来移走停在巷子里的车子。

他说,如果没有移走车子,水是会淹进车里的。而那里发生过的最严重水灾,水淹到腰部那么高。附近几条巷子也会淹水,但都没有无尾巷那么严重,而与无尾巷相连的打石街,则一向不会淹水。

后来乔治市展开治水计划,情况就改善了很多,涨潮时不再淹水。即使大雨后淹,水位也很快就退了。

一庆神诞闹哄哄

打石街与无尾巷每年一起庆祝神诞,他们演酬神戏时搭的戏台,就在亚齐清真寺对面,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充分体现不同民族和谐共处的精神。

不论是福德正神或是盂兰盛会的大士爷,在这两条街上都没有庙。神明香炉供奉在炉主家里,每年神诞时就请出来。别看街道不长,神诞的热闹景况倒是不减。

柯耀说,每年中元节他们都会请来潮州戏班与歌台表演,搭戏台的地点就在篮球场,也就是清真寺对面。以前的中元节他们还会点一百多支龙香,后来考虑到健康与环保因素,减少到象征式点三支就够了。

他说,虽然许多居民都已搬走,但是每年神诞时,旧的理事与会员都会回来,至今他们的庆赞中元组织依然维持着一百多名会员,已经是很不错了。

手袋制造业一度辉煌

柯耀子承父业,目前仍在从事批发各种手袋的生意。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做生意的形式也与父亲时代不同了。据他所说,槟城的手袋制造业原来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好像他父亲经营的那种手袋工场,在槟城曾经是很多的。

他说,父亲经营工场时,生产的手袋都是批发给新街、槟榔律一带的商店售卖。而他在1988年开始接手后,开始接广告袋生意来做,后来又接工厂、政府部门订单。

他说,槟城曾经有多家手袋制造工场,单在槟岛大大小小的至少有四十多家。那时候,工场除了聘用工人缝制手袋,也外包原料给家庭主妇,让他们下午空闲时在家里车点东西,帮补家用。

他说,很多工场都会外包给家庭主妇车原料,因为这样比聘请工人成本来得低。他们用客货车送裁剪好的原料到不同地区,最远去到浮罗山背。

现在,槟城生产手袋的只剩5家左右了。他说,2000年过后,由于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那些开着货车全马跑透透批发货物的销售员,转为向中国订货,本地工场就渐渐没有生意了。

他说,手袋工场也越来越难请到人工作,因为车衣妹、工厂妹这类工作越来越被看不起,人们宁愿在商场当促销员,也不要当工厂妹。即使本地还有制衣厂,聘请的也全部是外劳。

现在他们还有自己制造手袋,但数量已经很少,大多数都是进口成品来批发了。

青年中心球场记录青春

打石街上有一座青年中心及篮球场,柯耀在那里度过许多少年时光。80年代的青年中心有许多设备,乒乓、羽毛球、健身器材及舞狮等等,附近的青少年都喜欢到那里玩。

他说,这座篮球场也是槟城第一座能打夜球的球场,80年代许多人喜欢到那里打球和练球,对槟州篮运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青年中心全天开放,青少年随时可以去使用。

不过他对青年中心后来的发展很失望,那些青少年的运动设备都没有了,提升后的篮球场还被锁起来。他认为篮球场是公共设施,不应该锁上不让人用。

身为甘榜哥南社委会主席的他,几年前向州议员申请拨款来升级,将旧有篮球场打掉,重建一个新的。本来他们还想建有盖篮球场,后来因为地点位于古蹟区而作罢。

他现在依然很关注青年中心与篮球场的发展,希望这个公共设施能好好被利用。

供奉拿督公保平安

打石街无尾巷的尽头,是一条连接打铁街巷仔的后巷,在乔治市还有很多人居住的时候,这是一条很多人使用的后巷。因为打铁街巷仔的居民,都会行经这条后巷,走路到新街头万山去买菜。

不过到了夜里,没有路灯的后巷就变得阴森恐怖起来。小时候的柯耀,有时晚上走路去打铁街巷仔祖父家,经过后巷时就特别害怕,几乎是狂奔过去的。他听说,以前很多人都在晚上的后巷看过白衣老伯出现,后来人们就在那里供奉了拿督公。

打石街与打铜仔街交界的社区公园,也供奉拿督公,不久前在州立法议会上还成为巫统议员用来攻击州政府的课题。柯耀说,拿督公在他出世之前就存在了,受当地居民祭拜多年,是乔治市文化遗产之一。

据他了解,社区公园以前有游乐场设施,住在附近的人都喜欢带小孩去那里玩。但后来常发生小孩去那里玩时跌倒受伤,或者回家后生病。人们普遍相信小孩在公园玩时犯冲了一些东西,于是供奉拿督公来保平安。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