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视障男生互相扶持 黑暗世界见真友情 | 中国报 China Press

2视障男生互相扶持 黑暗世界见真友情

杜镇延对槟城快捷通的一些司机,会免费让他搭巴士,让他感受人间温情。
杜镇延对槟城快捷通的一些司机,会免费让他搭巴士,让他感受人间温情。

独家报导:刘可欣
(槟城5日讯)2名患上后天性视障的男子,虽活在朦胧及黑暗世界,但从不放弃学习机会,除继续升学,也乐观看待人生,比一般普通人更坚强。



来自麻坡的杜镇延(21岁)和来自槟城的李咏彬(26岁),是在槟城圣尼古拉盲人院上课时认识,之后一起到学院就读,“互相扶持”。

他们于上月尾刚从立达学院领取商业科技文凭课程后,杜镇延继续在该学院修读国际商业管理学士学位,李咏彬则在该学院修读会计金融学士学位。

杜镇延是在中三那年,视力开始减弱,自动了眼部手术,患青光眼的左眼已全盲,右眼则有白内障和视角膜问题,视线模糊,只能隐约看见物件的影子。



李咏彬也是在约6年前到加拿大修读精算学前,进行体检时发现有脑瘤,之后动手术切除脑瘤后,失去视觉。

失去“光明”的他们,逐渐坠入黑白或漆黑一片的世界,但他们不曾感到生命绝望,反而继续摸索前进,学习过另一种人生。

杜镇延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18岁那年考完大马教育文凭,在老师建议下,他到圣尼古拉盲人之家学习电脑课程。

担心不能适应

“当时告诉父母亲,想继续学习,生活起居应该可以自理,最终说服他们,让他们放心。”

他说,当年失明后,出门买东西或缴电话费都需家人载送,相当麻烦;他也不主动找朋友,但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他回乡时,会主动来找他。

“视觉仍正常时,喜爱打羽球、排球及篮球,自视障后只和父亲打羽球。”

此外,李咏彬说,开始到立达学院唸书时,担心不能适应,也担心他人异样眼光,但渐渐认识同学们后,人也比较乐观。

他说,上课时,主要是用听的,一些不明白的,就在下课后请教讲师。

杜李两人靠着读屏软件和调大电脑荧幕学习,在学院苦读2年半后,以B等成绩顺利毕业,如今继续升学,报读更高层次的课程。

看不清楚 依靠听觉

杜镇延说,尽管目前他的右眼能看到物件模糊的轮廓,但不太清楚,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需依靠听觉。

他说,他是使用约20号的字体阅读及打字,同时将需阅读的文字,调成“黑底白字”或“白底亮字”。

他说,目前还有定期买药治疗双眼,尽管他也需前往新加坡进行复诊,但身在槟城的他,因时间上无法配合,也无法前往复诊。

他说,在阴天时候,视觉最好,若是夜晚时段,只要有灯光,他也能稍微看见方向,不会害怕。

他说,希望毕业后,能投入商业领域,并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工作。

另一方面,李咏彬在电脑安装免费的NVDA软件,该软件能让他通过语音,使用电脑打字、阅读课程内容及上网等。

不放弃治疗机会

李咏彬仍抱着有一天能恢复视觉的希望,因此不放弃任何治疗机会。

李咏彬说,他是在英迪学院完成学业后,在出国前体检时发现有27毫米脑瘤,但他依旧去加拿大修读精算学。

他说,只修读了2个月多,便察觉晚上视线不太清楚,头部也开始疼痛,加拿大的医生说其脑瘤已有35毫米,便动手术切除脑瘤。

他说,他动手术后,失去视觉,一个月后,他回槟城,并用尽所有方式,看西医、中医,针灸、拔罐也试过,但都没有起色。

“我也曾去新加坡看著名眼科,至今还是无法恢复视觉,但我不会放弃”

到学院有巴士载送

李咏彬说,一开始除了拄著拐杖,也戴上墨镜,不过后来没再戴墨镜。

他和杜镇延一样,目前都居住在立达学院设于漆木街的宿舍,每天早上7时30分及8时30分,院方都会安排各一趟巴士,载送宿舍的学生到学院;下午2时到傍晚6时30分之间,客货车则有4趟载送学生回宿舍。

因此,就算两人的课是在下午时段,也必须在早上时段就到学院。

杜镇延说,从前在圣尼古拉盲人之家居住时,偶尔也会自行乘搭巴士出门,但却曾因错过应下车的站,引起麻烦,后来他已少去不熟悉的地点。

“如果是去光大还好,因为很多人会在那边下车,不会错过下站。”

搭巴士有时获免费

杜镇延说,槟城快捷通的一些司机,会免费让他搭巴士,让他感受人间有温情。

他说,由于持有福利局发出的身心障碍者卡,巴士票收费有50%折扣,原本1令吉40仙的收费,只需缴付70仙,但有时司机会挥挥手说不用付。

他说,只能在巴士停站时,才能看巴士的川行路线号码,或者上巴士后,再和司机确认。

他说,他前往新加坡动手术时,都是独自乘搭巴士及轻快铁,完全没问题。

他提及,因为视障,让他无法自行出门,也因而减少社交活动。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