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百姓(第1篇)‧杜传兴:有口气就工作 补鞋生涯不喊停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劳百姓(第1篇)‧杜传兴:有口气就工作 补鞋生涯不喊停

左图:杜师傅缝补已损坏的旧鞋。 右图:杜传兴在小店内修鞋。
左图:杜师傅缝补已损坏的旧鞋。
右图:杜传兴在小店内修鞋。

报导:郑志贤
到了耄耋之年,应是安享晚年或在家中含饴弄孙,过著优游自在的生活,但仍有不少年老者每天仍胝足拼搏出外赚活,活到老、做到老。



有者因年少时,没好好策划未来,以致终身“埋头苦干”,但有者工作,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把赚取的收入,捐作慈善。

且听听高龄80岁以上的老者,叙述本身辛劳的际遇……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一点也不苦!”



“我不是社会的垃圾,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仍要继续工作!”

走过半世纪,终日为人修补鞋子的补鞋匠杜传兴(原名杜亚狮),年轻时为家庭打拼,老来虽然子女事业有成,但从未想过要退休养老,反而继续补鞋生涯。

年届84岁的杜师傅说,虽一把年纪了,却不退休,因他真的怕自己不做工后,头脑会退化,患上老人痴呆症。

工作是精神寄托

“虽然我已白发苍苍,但尚有工作能力,为何要靠人养?其实,我儿甫踏入社会工作时,便要给我生活费,但我拒绝他的好意。”

在槟城海墘路市政厅小贩中心小店,为人补鞋已40余年的杜师傅说,他不赞同有人指年长者工作是苦命的说法。

“工作也是老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有了工作可填补空虚。我喜欢工作,因为让我有机会与更多人接触聊天,嘻哈度日!”

杜师傅出生于槟城丹绒道光,他来自贫穷家庭,8岁就开始学习打杂,赚取零用钱。从小未曾接受正规教育的杜氏,13岁那年被父母安排到光大区前身的利民公市一家鞋店当学徒。

杜师傅说,他在鞋店工作从低做起,当学徒要负责打扫、为员工准备伙食及学制鞋艺,当时的月薪才3令吉。

他说,他在该店待了3年,获得老板赏识,那时月薪调为15令吉。

“在鞋店工作时,尝尽不少苦头。一些鞋匠师傅常欺负我,不但不愿传授我制鞋艺,甚至在用餐时愚弄我,叫我帮忙到外买咖哩加菜。当我返店前,他们已把菜肴吃完,让我吃白饭。

“回想过去,大半生都是劳碌度日,但生活非常充实,磨练了我的意志力。”

盼有生之年吃顿团圆饭

没与子女同住的杜传兴在过去15年已很少返家,他唯一心愿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与妻子、子女和孙儿们吃顿团圆饭。

育有1男2女的杜师傅说,早前他已交代长女好好照顾妻子,他并没与她们同住。

他说,长女与妻女住在麦曼珍一带,他因住不惯该处,才寄宿位于海墘新路的友人木屋。

他说,其居所靠近补鞋的小店,每天来回非常方便。

杜师傅说,他的二女儿多年前已嫁到新加坡,儿子则居住在五条路组屋区,他与儿子也经常保持联络。

“子女们已有各自家庭,我在较早时已尽养育子女之责,如今已不须再担起养家责任,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也是我晚年所向往的。”

挣不多但知足常乐

虽然补鞋所挣的生活费不多,平均一天可能只有30至40余令吉,但杜传兴师傅知足常乐!

“经济不景气,其实补鞋行业的生意会更好,相信会有更多人拿旧鞋来修补。”

他说,平均一天赚取的30至40余令吉生活费,仅须用3小时来修补鞋就可赚到。他修补的各种男女鞋费用介于10余令吉至100令吉。

“许多来找我修鞋的顾客都是熟客,其中有一个熟客从上一代已开始找我修鞋,现在已由孩子来修鞋。”

另一方面,他说,未当补鞋匠前,曾是鞋店及制鞋工厂的鞋匠。

他说,年轻时曾在春满园一带开设售卖男装鞋的摊位,当时生意不错,还增设第二个摊位,扩大生意。

“事业起飞时,却患上肺痨。当时,肺痨是不治之症,以为自时日无多,就把所赚的钱花光,未料最终不但没死,还活到今日!”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