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栯:准确知道身体状况 定期体检防范疾病
独家报导:薛淑敏
(吉隆坡7日讯)健康管理专家刘宝栯医生建议国人,定期进行详细身体检验,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胆固醇,以免延误就医。
她说,国人必须具自我保卫思想,不要等疾病发生才采取行动,届时可能为时已晚。
“现代人的生活及周遭环境变化大,环境污染、交通繁忙及食物摄取过多营养等因素,无形地增加我们患上非传染性疾病的几率。”
刘宝栯今日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定期健康体检是防范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年龄层介于30至50岁者,1年至少进行1次身体检查、50岁以上者则需1年2次。”
她强调,有关体检必须是系统及专业性的,包括检查心脏、肠胃、肺部、血液等项目,国人才能准确知道自己身体状况。
须系统专业性体检
“医生将根据病人的体检结果,分析病人的健康状况以及需注意的范围。”
刘宝栯也叮咛病患,一旦得知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胆固醇等疾病,必须积极面对病情,及早预防以免病情恶化。
根据2015年全国健康与疾病发病率调查报告显示,逾半数非传染性疾病的18岁以上患者,不知病情的真相。
其中350万名糖尿病患者当中,不知本身病情者多达180万人;610王患上高血压者,其中350人不清楚自己患病,以及960万名胆固醇过高症状患者中,则有780万人不晓得自己患病。
70%猝死者死于心脏病
刘宝栯披露,70%猝死者,死因是心脏病。
她说,心脏病的症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发脾气或用力过度时,病患出现胸部剧痛及呼吸困难的症状。
“若国人发现身体有上述症状,必须马上求医,许多患者在剧烈运动后突然逝世,就是心脏病作祟。”
她说,很多心脏病患不清楚自己有心脏病,他们在进行体检后才发现自己患病,因此定期身体检查很重要。
周世文:年轻人不运动敲警钟
青运总会长周世文指出,18岁至39岁民众,因工作繁忙及“机不离手”,选择放弃运动。
“初踏入社会的年轻民众,忙于工作和睡觉,加上科技迅速发展,大家频密玩手机,通常选择不做运动,往往在健康敲起警钟后,才会运动。”
他希望年轻人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在无形中也是鼓励运动的做法,例如大扫除运动。
周世文周二接受本报电访时,也促请卫生部关注食物含有过多油量问题,因为饮食对保障身体健康也很重要。
“运动和饮食必须并重,我国肥胖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希望政府能关注国人饮食,在家庭及社会推广少油概念。”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苏巴马念早前指出,我国年龄介于18岁至39岁民众的运动量,远比40岁至59岁的民众来的少,后者在面对健康问题后,才积极参与运动。
钟衍耀:长时间用3C产品
不会造成飞蚊症
独家报导:和碧君
眼科专科医生钟衍耀指出,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会造成飞蚊症。
但他忠告,长时间使用3C产品,将会造成近视、眼睛疲劳及干眼症的问题。
钟衍耀也是KPJ医药中心慧眼眼科专科诊所医务主任,他今日接受《中国报》询问时,针对儿童长时间玩手机,使到玻璃体退化,导致飞蚊症的问题,发表上述谈话。
“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会引起飞蚊症。飞蚊症与3C产品无关。”
年轻化个案增
香港媒体报导,玻璃体退化引起飞蚊症,重度近视者容易因退化较快导致视网膜有裂孔,最年幼的裂孔病人仅11岁,这类年轻化个案有增加趋势。
根据资料,眼球玻璃体会随年龄增长而慢慢退化,先由中间位置液化及收缩,再扩展至周边,过程会产生蛋白杂质,引致视物出现黑点,或透明似虫仔、蜘蛛网状的物体,俗称“飞蚊症”。
飞蚊症对人体无害,只要定期让眼科医师追踪检查眼底即可,有些飞蚊时间久了,会慢慢消失或沉淀,不再呈像在视网膜上干扰视觉。
但是,玻璃体在收缩过程会产生拉力,可将紧贴玻璃体的视网膜拉扯出一个裂孔,此时液化物质包括蛋白杂质会走入视网膜,飞蚊症状会突增,若不及时修补,视网膜可能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