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32度的天氣“熱死”建築客工,43歲男子來自零下7度的中國河北,首日在太陽底下勞作約7小時後中暑,額頭“比發燒還燙”,送院後當天不治!
《聯合晚報》報導,這起事故發生在去年12月21日,地點是位於裕廊本茱魯巷(Penjuru Lane)的建築工地。
驗屍官馬文德昨天發表死因研訊結論,裁定這是一起“不幸的工業意外”。
死者裴英俊(譯音)來自中國河北省東北部的秦皇島,去年12月14日抵達新加坡後,先休息一天,第3天去接受身體檢查,之後上課兩天,19日開工後先在有遮蓋的環境中工作兩天。
事發當天,死者首次到建築工地開工,負責與另外13名工友搭建鷹架。他在早上7時30分開工,工作4小時後休息,下午1時30分復工。
下午4時30分,死者離開工作崗位,身邊的工友以為他是上廁所或去取水喝,但一直不見他回到工地。
管工到宿舍找到死者,看見他動也不動地躺在床上,床邊有兩颱風扇吹向他的頭部和雙腿。
管工上見查看,死者睜開雙眼,但也沒有說話;管工摸了他的額頭,發現“非常燙,比發燒還燙”。
死者之後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時,體溫高達攝氏40.9度,當天傍晚6時48分宣告死亡。
法醫診斷客工的死因是因為中暑,導致身體器官功能失調、心臟驟停,他身上沒有任何可疑的傷勢。
調查顯示,被告是在冬天離開河北,當地溫度介於攝氏3度至零下7度之間;事發時,新加坡氣溫為攝氏32度左右。
遺孀告訴調查人員,丈夫向來身體健康,很少生病,出發到新加坡前也沒有身體不適。
驗屍官指出,僱主沒有按照條例,讓新報到的客工有14天適應新加坡的炎熱氣候。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條例,僱主必須遵守“管理職場溫度”的守則,包括讓來自其他氣候的國家的新員工,有系統和逐漸適應新加坡的炎熱天氣。
條例指出,新來的外籍員工必須接受長達14天的氣溫適應性(heat acclimatisation)訓練,逐步提升他們忍耐炎熱天氣的適應能力,
驗屍官表示,死者的僱主並沒有給死者這方面的培訓,協助他長時間在炎熱天氣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