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同行‧分期付款籌建會所 峇株小販團結捍衛權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70同行‧分期付款籌建會所 峇株小販團結捍衛權益

馬來西亞販商同業總會會所,現仍是極具紀念意義的象征標誌。
馬來西亞販商同業總會會所,現仍是極具紀念意義的象征標誌。

報導:陳佳敏
為維護同業的權益,以及需要具有代表性的組織參與活動,峇株巴轄的小販們70年前便組織起來,一同走過許多風雨,成就今日的“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



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主席林國福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該會最初創立于1946年,但當時並非一個正式的組織,也沒有所謂的領導層,僅是在峇株巴轄市區的小販聚集在一起舉行活動。

“若要追溯本會的真正的起源,這已無從考究,僅知道當時的小販們已凝聚成為一個群體,一同參與多項活動。”

他說,1950年時以陳來福、陳德義為首的36名小販同業聚集在一起時,參與仁弄街戶型柔佛州誠敬善堂舉行的盂蘭勝會。



他指出,翌年更獲逾70名小販同業參與,因此認為若能以團體名義參與,將更顯隆重和代表性。

“因此他們便到新加坡拜訪當地的小販總會考察和考察,並在1952年成功獲准註冊,並選出第一屆理事會,之后便積極召開招收會員工作。”

會所街道命名“小販街”

林國福指出,當時該會並沒有自置會所,皆租借其他會館如潮州會館會所或店屋作為會所,到了1975年,會員們覺得需要讓該會有個家,因此便決定購置現位于小販街的會所地段,以興建新會所。

“欲興建會所需要龐大資金,除了廠商支持,不少小販同業也希望為此盡一份心力,卻因經濟條件無法一次性拿出一大筆錢,因此本會採取分期付款方式,讓他們繳付捐款。”

經過一番努力個各界的支持,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壯觀的3層樓會所在1979年舉行落成典禮,會所所在街道也順理成章命名為“小販街”(Jalan Penjaja)。

峇株總會大廈成象徵性建築

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擔任馬來西亞販商同業總會主席期間,推動在峇株巴轄興建總會大廈的建議,令該大廈成為總會具有紀念性的象徵性的建築。

在這之前總會並沒有會所,若要召開會議都以當時哪個屬會為當屆主席,便到該屬會會所舉行會議,在1980年舉行的代表大會時通過接納峇株屬會獻地興建總會會所的建議。

峇株巴轄屬會獲授權推動有關興建工程后,以當屆總會會長已故黃漢財為首,以及來自該屬會的主要負責人便立即展開籌備工作。

經過逾2年的時間,耗資超過20萬令吉的4層樓高總會大廈終聳立在峇株巴轄沙曼拉路(俗稱海墘街),並在1983年正式開幕,當時獲全國各地超過200名同業參與開幕禮。

馬來西亞販商同業總會目前共有77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屬會,並在2007年是買下現位于蒲種的總會大廈,日常辦公也在該大廈進行,但在峇株巴轄的販總大廈卻是小販同業齊心合力的見證。

通過報章發聲通知辦活動

中文報章是協助小販發聲的主要管道,通過報章報導能向政府反映小販面對的問題,並督促有關單位協助小販解決,捍衛小販的權益。

林國福指出,該會舉行任何活動,能借助報章刊登有關消息,呼吁民眾參加或支持,若小販們遇到任何問題更能透過該會向報章發佈消息,以引起各界的關注。

“總會和各個屬會與政府機構擁有緊密的聯繫,任何政策上的決定都能首先獲知,全國擁有數以萬計的小販,總會總不能立即告知所有會員及同業,因此通過報章發佈將更快速及廣泛地告知全國的小販。”

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也將在本月24日(星期五)舉行慶祝成立70週年晚宴,有關消息也是透過報章發佈,以呼吁會員及各界人士參與。

《中國報》70週年峇株巴轄的晚宴則落在本月17日,僅相差一星期,可謂同月同歡。

促峇市小販踴躍加入

正所謂團結力量大,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促峇市小販踴躍加入該會,除了能獲知最新消息,更能藉由組織向有關當局申訴面對的問題,以盡快獲得解決方法。

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原名為峇株巴轄小販公會,當時該會屬下的會員皆是在巴剎或小販中心等地,擁有固定擺攤位置的同業,再加上營業執照不同,因此流動小販並非該會會員。

后來因流動小販面對的問題無法獲得解決便求助于該會,因此該會便1998年時決定讓流動小販也加入該會,並正式將組織名字改為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

林國福透露,該會目前擁有778名會員,皆為峇市的小販和流動小販,但峇市的小販不僅這個數目,不少小販尤其是年輕一代仍未加入。

“本會是總會的屬會之一,也與地方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有任何政策上的變動,都能第一時間取得消息及通知會員,有任何問題也能透過本會向總會反映。”

峇株巴轄小販商業公會

成立: 1946年初創
會址: 峇株巴轄小販街(Jalan Penjaja)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