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低迷非坏事 买卖方各寻新契机
文:胡绮芳
(吉隆坡8日讯)房地产领域过去经历了一个很好的黄金十年,目前这个房地产业者眼中的淡市,却正是消费者寻宝的市场,因为现在的房市已蜕变成由买家所主导的市场。如今买家更谨慎,发展商也更迎合市场需求,房产供需开始更匹配。
国内房市去年开始放缓,官方数据显示,去年房产交易量和涉及总值都下跌,这是近5年来没发生过的。这个市况,有人认为是危机,但也有人认为是商机。
配合6月10日至12日,由《南洋商报》、《中国报》和《家》联办的“南洋产业展”,《南洋商报》特邀来房地产各领域专家,一起探讨房市新契机。
列席专家包括房地产发展商协会前主席拿督黄腾亮、资深城市土地运用兼交通规划师吴木炎、马来西亚产业投资协会副会长潘荣德、房地产代理协会副主席林文彬,及Oregeon房产顾问董事经理黄玟杰。
综合多位专家看法,比较过去,目前市场上的房产供应更趋向消费者需求,其中可负担房产更是炙手可热。
重新规划提高吸引力
其他房产也因为竞争、地理位置等的关系,在发展商花心思重新规划提高吸引力后,也让消费者更能负担。
换言之,目前房市的低迷期,是房产业者也是消费者的新契机。
国家银行多年前的“打房”措施明显冲击房市买气,房地产代理协会副主席林文彬说,这导致一些发展商被逼重新调整项目的组合和价格,在房屋面积方面也改变了策略。
例如同是三房式的公寓单位,从以前的1200平方尺,缩小至600平方尺,公寓价格也可相对“调低”。
他指出,发展商的改变也意味着,现在不再是“你建你想要卖的房子”,而是演变成“你建市场真正需要买的房子”。
消费者不进场并非没钱
资深城市土地运用兼交通规划师吴木炎指出,10年前,房产领域经历了黄金十年,当时无论什么类型的房产,卖家一定赚得盘满钵满,买家也一定能翻个几番,不管什么配套都受到欢迎。
但他说,任何市场都不可能一直维持在上升状态,走过了10年,现在房市正处于“纠正期”,撇除投机者,这次的纠正期敲响了警钟,唤醒了发展商,也警惕了买家。
健康的盘整
“以前的高档房子,发展商不怕没人买,现在发展商则需自行减价至一个市场可承担和维持的价码。”
“同时,今天的买家在交易中都变得非常谨慎。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健康。”
吴木炎认为,这些年来,无论是银行、发展商和买家都有足够的敏感度,比如国行在过热时打房,所以才能使今天的房市不至于崩溃,这是一种健康的盘整。
“这个时候的市场需求仍不俗,消费者不进场并非没钱,而是他们处在冷静期。”
城市乡村化
策略和规划取胜
发展商从城市转向郊区,必须懂得以策略和规划取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吴木炎直言,一个住宅区的规划很重要,一个好的规划能让死角变成策略地点;相反的,规划不好,即使只是将双向道改成单向道的一个小失策,就足以让一个策略地点变成死城。现在发展商要懂得以“策略”取胜,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举例,我们看到不少发展商开发至士毛月,有些新项目甚至在地图上找不到,更没有像样的道路,可是单位却被一扫而空,因为发展商把它衔接到大道。把项目地点策略性,是致胜条件。”
由此也带出 “城市乡村化”的概念。现在市中心的地段已见少买少,所以发展商都被逼往外移,到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地方兴建房产项目,可是这个也可以是卖点之一。
所谓“城市乡村化”,就是说居住在郊区的买家,一方面能享受乡区环境的宁静,另一方面则可方便衔接主要大道抵达繁华的城市,把原本或许被人嫌弃的郊外房产项目,顿时被包装成时尚的生活方式。
吴木炎说,要让“城市乡村化”的概念成功,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新的城镇一定要有其他城镇不具备的特质,若新城镇只能复制其他城镇的话,则必定失败。举个例子,有一个新城镇就打着‘健康生活’的主题,所以整个城镇规划的脚车道就有100公里长。”
买气淡发展商改策略
买气淡、房子难销,发展商只好沉着改变策略应战。
Oregeon房产顾问董事经理黄玟杰指出,住宅房产买气减弱,反而看到不少发展商发挥创意以脱颖而出。除了在设计和房子面积上重新规划,以把房价调整到一个消费者能负担的价位之外,他们也在设施上“下手”。
他举例说,有者在同样的预算中,增加设施种类,如原本的泳池属奥林匹克尺寸,现在可把尺寸减半,多出来预算可充作新设施用途,以吸引更多买家。
吴木炎也说,发展商要有足够的创意,把原本项目的缺点,改成其他项目无可取代的优势。
“比如要发展的项目旁有一个废矿湖,你可把它改造成独树一帜的休闲湖,配搭不同设施,连风景和风格都来个大逆转。”
发展郊区可助平衡房市
房产项目往郊区推移
对很多人来说,拥有一间房子的确是一世人的大业,但房价不断飙升,购屋者在思维上该作出哪些改变?
黄玟杰坦言,市中心已没有土地发展,许多房产发展项目也一直往郊区推移,在吉隆坡工作的人,也被逼跟着越住越远。
在“恶性循环”下,原本住在郊区的人却因为当地房价逐渐飙升,也被逼越住越偏远,那么问题只会一直延伸,未必能解决。
“我觉得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发展郊区,让这些地方蓬勃充满活力,并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此一来,原本在吉隆坡工作的人,可选择在郊区买房居住;原本属于郊区的居民,也因为多了就业机会,生活得以改善,可以继续有经济能力居住在当地,不需再往偏远郊区移。
黄腾亮指出,吉隆坡或雪兰莪一些热门地方,已很难找到便宜的新房子,但是一些交通方便的旧区却有许多旧房子要脱售。
“这些旧房子多数位于策略性地点,价格也合理,唯一不足就是失修,需要大笔的装修费。但现在银行也推出了装修贷款,希望能帮到这群买家。”
冀放宽首购族房贷条件
林文彬指出,今年1月的数据显示,房贷申请仅有38%通过,意味着每10人申请房贷,有6.2人遭拒,无法贷款。
他指出,在2012年之前,房屋拍卖都处于上升趋势,当年有4万6000间房屋被拍卖,同年国行宣布新措施,所有贷款必须以净收入为计算基础,包括房贷。
“从那一年开始,房屋拍卖数量每年减低了20%至30%,总成交量也下滑,惟成交总价值仍上升,证明了尽管打房政策奏效,但市场仍强劲。”
黄腾亮认为,房贷申请被银行拒绝是个大问题。房地产发展商协会曾就此和政府商讨,希望放宽申请给首次购房者。
“首次购房者多数都是年轻人,也是社会新鲜人,若银行借贷条件太高,他们不可能拥有本身的房子。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申请类别,给予不同的房贷配套和条件。”
海内外房产商机处处
过去虽然都有一些大马发展商到海外开发房产,但这现象近年来尤其织热,突显不管是大马还是海外房市,都商机处处。
黄腾亮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商机也是如此。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发展商到伦敦和墨尔本开发市场, 当地的项目推出市场后,很大部分的买家竟然是马来西亚人。”
若以外国人投资角度来看,潘荣德认为,目前大马房地产市场蕴藏着的是商机。
“在大吉隆坡、依斯干达区和马六甲,我们都不难发现一辆辆的巴士,载着外国人考察团涌进。站在外国人的角度,我国房屋比他们的大城市便宜太多,可能只是他们大城市房价的半价或三份一。”
另外,大马政治相对稳定,也是东协通、中国通和西亚通,加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迎来了新一轮海外投资热潮。
潘荣德说,我国的房屋除了价格吸引,其他因素如环境、背景、文化和语言等,都能让外国人感到舒适。
近期的令吉汇率下跌,进一步刺激这些海外投资者,可说是符合天时、地利和人和。很多时候,教育和旅游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激励外国人来马置业。
他认为,除了“引进”外国人来马购买房子,我国发展商也可以考虑和海外发展商合作,“走出”大马迈进全球。
外国人买房比例小
空置不住才是隐忧
越来越多外国人来我国投资房产,这种情况是否出现过热或失衡的现象?
马来西亚产业投资协会副会长潘荣德说,马来西亚在外国人的眼中,是个“潜力股”,但他们只专注在一些热门地点,如武吉免登、马六甲、依斯干达区等。而且,外国人来马置业有一定的条例,政府会限制他们只能购买100万令吉以上的房产单位。
“目前,外国人来马投资的比例仍很小,希望政府不会紧缩条例,调至200万或300万以上的房产。”
吴木炎则认为,一个项目若有太多外国投资者,是件令人担心的事。
“你可以租给外国人,但外国人买了不来住,导致整个项目有过多空置的单位的话,就会失衡,很多问题也会浮现。”
黄腾亮也认同说:“个人认为外来投资是件好事,但一个项目若引来过多‘只买房投资,却空置不住’的外国投资者,就会造成该项目失衡和失去活力,管理方面也会出现问题。”
可负担房产需求旺
展望今年,专家认为房产买气仍在,尤其可负担房产和二手市场。
房产可简单区分为高档房产(每平方尺超过1000令吉)和可负担房产(屋价低于50万令吉)。
房地产发展商协会前主席拿督黄腾亮透露,目前的可负担型房产市场仍供不应求,消费者的购买欲旺盛,且在一些热门地区如巴生、吉隆坡和八打灵再也一带,消费者都在疯狂找可负担型的房产。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热门区的房产价格早已攀升许多,很难找到可负担型的房子。”
黄腾亮认为,沿着轻快铁(LRT)和全新的捷运站(MRT)附近,政府需保留一些地方供可负担型房屋建设,并由政府全权负责,以让这个原本供不应求的市场得以平衡。
二手市场旺
“但这个建议不适用于私人界,因为若是私人发展商如此做,十之八九会亏本。”
林文彬说,尽管油价和令吉暴跌等不利因素笼罩房市,但市场上30万令吉至50万令吉的房产单位仍非常受落,推出这个价位的房产项目都卖得很快,其中一个项目更在3个月内售罄所有单位,发展商进账350万令吉。
“由此可见,要买房子的人还是很多。另外,很大部分的交易,来自二手市场,所以不要因为新楼盘滞销,就误以为房市不佳,因为这可能是个别个案。”
南洋产业展与你有约
日期:10-12/06/2016(星期五至日)
时间:11AM-7PM
地点:KLCC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