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平:从资讯不对称的角度论恋爱
一对男女,性别不同、背景不同、爱憎不同、人生观不同……偶尔邂逅,大家很自然的会表现他们最好的一面,迎合对方,俾相处融洽愉快。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男女“买卖双方”都处于“非对称”(asymmetric)状态,都不了解对方。彼此都在听对方的一面之词,卖花赞花香。
这个“非对称资讯理论”是麦可·史宾塞(Michael Spence)与约瑟夫·史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提出的,2001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卖车的人当然了解自己的汽车状况,他要把车子卖掉,他会把车子的种种优点告诉买家,至于车子漏油、下雨车门渗水、每走200公里死火一次……这些缺陷,卖家肯定三缄其口。对方如果照单全收,或了解查核不足,成事之后(结婚),才发觉拖回来的是部“千疮百孔”的破烂,一切都太迟了。这儿用“破烂”二字与非处男与非处女无关,我指的纯粹是“素质”(quality)。
一个含蓄温柔孝顺父母的少女,婚后原来是个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婆,把家翁家姑(不是自己的父母)当作外劳使唤的悍妇。恋爱中体贴的男生,婚后才知道男人最体贴的是12个小时随身携带的手机、最照顾的是他的汽车、最怜惜的是他家宠物狗。
尔虞我诈策略运用
在茫茫人海中把两个人凑合在一起,风险大过往股海捞股。上市公司有年报业绩可以参照,公司经营的生意有无前景、公司的管理是否健全,都有迹可循。男女无爱情指数可参考,学校成绩的表现,充其量反映了当事人的聪明或愚钝,未能反映他(她)的行为、人格、自我(ego),与埋伏在这些后面更深沉原始的“本我”(id)。
从游戏规则来看恋爱,它完全符合尔虞我诈的各种策略运用(像弈棋),把爱情看作单纯的“缘分”,近乎愚𫘤的天真(naive),恋爱是机遇(缘)再加当下情况的算计。正如张爱玲笔下的范柳原与白流苏,两个人都精刮得很,是香港的陷落,使两个精打细算的人,在子弹乱飞的情况,彼此觉得“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见张爱玲《倾城之恋》)。
再谈游戏理论,恋爱永远是一个无破解的迷宫式游戏,一流才智倒进去,每一着棋都算得极其精准:游戏理论家称为perfect play(万全之策),可是双方都不知道游戏的结果。而结果往往出乎意料之外:怨偶偕老,佳偶仳离。造物弄人,莫甚于此。
我每天会客,有30%客人都是感情、婚姻方面出了问题。有些客人坦承他求婚的隔一天就后悔了,或是她接受对方的求婚一个星期之后就萌生悔意。有些说结婚7年,才看清楚他(她)的丑恶,但一切都太迟。还没孩子的,或可快刀斩乱麻。有了孩子,一直要熬到孩子唸大学出来工作,有了经济保障,才提出分手。哑忍了足足30年。
爱情像个钟摆,在幸福与心碎两端摇晃。张爱玲的短篇《封锁》,一个上班族30几岁的男人与一名女老师,因为电车停电搁著,大家偶尔闲聊,谈及工作的空虚、生活的苍白……初识的一对男女谈得十分投契。这么巧两人同时望向窗外,脸庞靠近,男女脸上涌起一团酡红,爱情电光火石般亮起。一刻的璀璨。
当当当……电车修复好了,车子在旧上海奔驰,一切回到正轨。男女双方有些尴尬的把身体挪后,刚才还在热呼呼讨论著的话题就搁在空中。爱情从幸福到心碎,往往是一盏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