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分析.布迪曼勤訪神廟受落 爭取游離票各造需發力
報導:鄧倩惠、劉淑美
(大港11日訊)經過近一週的旋風式拜票和競選活動後,打出“積極服務牌”的大港國會議席補選國陣候選人布迪曼聲勢持續佔優,估計其他2名候選人必須更努力說服選民,投他們一票。
在此場選舉中,游離選民和華裔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左右著大港選區大局,並決定著國陣有沒有可能以大多數票的情況下勝選。
綜合多天的競選活動,國陣候選人布迪曼名聲不斷上升,其華文面子書和採取親民路線起著很大作用,讓不少選民逐漸接受這名打著謙虛和中庸牌的候選人。
除了走訪各選區,以最貼近的方式會見選民,布迪曼一展其誠心的一面,連續多天拜訪選區內的神廟,最高記錄達1天15間,以了解其他種族的文化,觸動不少華裔的心,因少有巫裔代議士會如此積極走訪廟宇。
希盟大打折扣
反觀希望聯盟日前搞出的煽動性廣告牌風波,顯示希盟內部溝通出現問題,即協調性欠佳,此事估計在選民心中已大打折扣。
若欲挽回一些游離選民,可說是難度有所提升,無形中為國陣候選人加分不少,誠信黨必須在下週多加努力,並必須有著更大動作,才可以讓選民遺忘這廣告牌風波。
伊黨「慢熱」沒巨頭助陣
伊黨自從啟動競選模式至今,一直處於“慢熱”的情況,候選人行程表似乎有點混亂,總是最後一分鐘才出爐。
無論是誠信黨還是國陣候選人都擁有許多“重量級領袖”助選,反觀伊黨至今都是“自己人”助選,也只有為報恩的雪州前大臣丹斯里卡立曾為伊黨站台,而贏得少數的選票。
伊黨候選人阿都拉尼雖也打出“親民牌”,積極走入選區,但相比其他2名候選人,他明顯較低調及溫和。
在伊黨旗幟下上上陣的阿都拉尼,一直都被被伊刑法所牽制,成為其最大的“死穴,只能透過宣傳單向選民解釋,化解眾人誤會尤其是非穆斯林對伊刑法的恐懼,以從中挽回本身支持率。
不過,伊黨的定位依然顯得較模糊和模稜兩可,夾在國陣和希望聯盟之間,似乎處於兩頭不對岸的情況,因此只能保守的維持現狀,只求默默耕耘,並望獲得選民的青睞。